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內蒙古,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跳板,是如何納入到中國版圖的?

內蒙古,在中國的地理上比較特別。在地理位置上,內蒙古橫貫在中國北方,是中國最狹長的省份,長度達2400公里,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7個省區接壤。蒙古又屬於農耕地區向遊牧地區的過渡地帶,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常常以內蒙古為跳板進攻中原,而中原在強大後據守內蒙古,以防止遊牧民族南下。因此,內蒙古在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

一,內蒙古地理位置的民族分佈

內蒙古,在古代的名字

叫作

“漠南”。古代的蒙古高原主要分為漠北和漠南兩部分,以戈壁灘為界。與漠北相比,漠南的氣候相對溫暖,生存環境也相對優越。同時,黃河,弱水、西遼河從內蒙古一帶流過,形成了有利於耕種的地帶。

其中,內蒙古東部為呼倫貝爾高原和西遼河流域,這裡位於大興安嶺西側。古代的大漠地區,有山的地方,氣候就比較溼潤,是遊牧民族能夠繁衍、壯大的地方。

而大興安嶺,卻是歷史上多個遊牧民族的發祥地。東胡,起源於西遼河;鮮卑,發源於大興安嶺嘎仙洞

。南北朝時期,停留在東北的鮮卑族分為南北兩支,南支是契丹、奚,北支是室韋,後來室韋演變為了蒙古族。因此,大興安嶺是東胡系民族的聖山,而遼河是東胡系民族的母親河。

蒙東地區:東胡民族發源地

內蒙古中部,也就是所謂的河套地區。黃河從這裡流過,形成了河套平原。這裡水草豐美,是古代遊牧民族發展壯大的地方。秦漢之際,匈奴佔領了河套平原,從而發展壯大了;後來的鮮卑、柔然、突厥等都爭相佔據此地。河套平原的北部,是陰山和戈壁灘,兩者為天然的軍事屏障。遊牧民族佔據河套平原,就能夠長驅直入,南下中原;中原王朝佔據河套平原,就能夠以陰山、戈壁灘為界,與漠北的民族對峙。

內蒙古的西北,是阿拉善高原,這裡的自然環境更加惡劣,但是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阿拉善高原靠近河西走廊,擁有商業上的便利。古代的遊牧民族往往會經過阿拉善而佔據河西走廊,切斷中原和西域的交通,並且對關中平原造成直接的威脅,西夏王國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中原王朝也必須要打通河西走廊,控制阿拉善。弱水,是阿拉善地區最寶貴的水源,中原王朝也憑藉這條河流在此紮下了根。

二,古代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爭奪

上古時期,有鬼方、北狄、東胡等民族生活在這一帶。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燕國相繼在北方擴張,並且修建了長城。其中河套平原成為了雙方鬥爭的過渡地帶。趙武靈王在擊敗了林胡、婁煩等民族後,將河套平原納入版圖。隨後,在河套平原駐軍、屯田,和匈奴進行鬥爭。

此後,匈奴和中原王朝在河套進行了幾次反覆的爭奪。最終在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確立了對河套地區的管轄。漢武帝在河套地區設定了朔方刺史部。在中國古文的地理概念中,朔方是北方的意思。而匈奴被漢朝擊敗後,也逐漸內亂,分為了南北兩部。北匈奴盤踞漠北,繼續和漢朝為敵;南匈奴進入漠南,臣服於漢朝,為漢朝守衛邊疆。這一次爭奪,是中原王朝勝利了。

漢朝滅亡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強大的鮮卑族佔領了大漠,他們在西伯利亞寒流的驅使下不斷向長城逼近,生活在漠南的南匈奴也受到了鮮卑的壓力而南遷,最終形成了“五胡入華”的局面。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佔據了漠南,他們在此建立了代國、北魏,虎視中原。439年,北魏統一中原,這一次,遊牧民族勝利了。

不過北魏很快就漢化了。孝文帝將首都從雲城遷徙到了大同,於是在漠南地區設定了六鎮,以抵禦北方新興的遊牧民族——柔然。此後的隋唐也在河套地區設定軍鎮來抵禦北方的突厥。隋文帝時期,突厥內亂而分裂,隋朝開始扶持突利可汗(啟民可汗),在漠南地區建立了東突厥汗國。這件事和漢朝時期扶持南匈奴有異曲同工之妙。

隋唐之際,東突厥乘機強大起來,又開始侵擾內地,並且將整個中原都納入到了勢力範圍之內。唐朝統一後,又聯絡漠北的薛延陀汗國一起攻滅了東突厥。此後,漠南再次成為了中原王朝經營大漠地區的根據地。唐朝在此設定了單于都護府等機構。突厥滅亡後,回鶻興起,漠南地區卻一直掌握在唐朝手中。

三,內蒙古版圖的形成

唐朝之後,北方遊牧民族強盛,契丹、党項、女真、蒙古先後崛起,各地佔領著漠南地區的一部分。這時候的漠南地區已經不是一個整體了,而是支離破碎。不過,蒙古的崛起徹底改變了大漠地區的民族成分,使得整個漠南、漠北的民族都成為了蒙古族,生活在此範圍內的回鶻、突厥、契丹等民族都融入了蒙古族之中。

元朝滅亡後,大量的蒙古族退回了大漠地區,繼續和明朝對抗。經過朱元璋時期的幾次北伐,明朝獲得漠南地區的控制權。在呼倫貝爾地區(捕魚兒海),朱元璋在曾經派遣藍玉擊敗了北元的殘餘勢力,隨後這裡的科爾沁蒙古部隊就臣服於明朝,明朝冊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在河套地區,設定了大寧衛和東勝衛,如此,漠南就納入到了明朝的控制範圍。

然而好景不長,在永樂帝去世後,明朝就無法控制朵顏三衛和河套地區了。隨後大漠地區的瓦剌和韃靼兩大部落相繼崛起。最終,瓦剌發展成為了漠西蒙古,而韃靼發展成為了漠南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就是北元的繼續發展,其大汗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

漠南蒙古的達延汗、俺答汗先後統一了漠南地區,形成了東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臨長城的廣闊疆域,初步奠定了今天內蒙古的版圖。到了林丹汗時代,漠南蒙古已經完全統一,其內部一共有16個大部落,包括科爾沁、札賚特、杜爾伯特、巴林、札嚕特、奈曼、喀爾喀、茂明安、烏拉特、喀喇沁、烏珠穆沁、察哈爾、土默特、鄂爾多斯等,

其疆域“東接盛京、黑龍江,西接伊犁東路,南至長城,北逾絕漠,袤延萬餘里”。

但是林丹汗敗給了清朝。1624年,林丹汗征討科爾沁部,科爾沁部順勢倒向了後金;1626年,皇太極討伐內喀爾喀五部,使得其土崩瓦解;1627年,察哈爾部在後金的軍事壓力下,倒向了皇太極。如此,林丹汗就失去了內蒙古東部地區,被迫西遷。此後,皇太極三次出征林丹汗,到1635年完全吞併了內蒙古地區,從此內蒙古納入到了清朝的版圖。

清朝為了更好地管理漠南蒙古地區,於是參照滿洲八旗制度,建立了盟旗制度。漠南蒙古設定有六盟二十四部五十一旗。其各部長官必須由清朝任命,可以終身制,但是不能世系。清朝又在盟旗之上設定有將軍府,進行有效的軍事和行政控制。從此,蒙古地區就被嚴密地控制起來,難以掀起巨大的風浪了。

民國時期,由於蒙古的獨立勢力企圖建立包括內蒙古在內的“大蒙古國”,因此民國將內蒙古分為了若干省,其核心的河套地區為綏遠省,其他部分分別劃給了熱河省、察哈爾省、寧夏省、黑龍江省等。抗戰期間,日本控制了大部分內蒙古地區,成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機構。抗戰結束後,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於1947年組建了內蒙古自治區。新中國建立後,內蒙古的版圖多次變化,最終還是維持在原漠南版圖的大體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