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古代沒有空調,在夏季是如何降溫的?

在現代社會,只要我們感到熱了就可以隨時隨地開啟空調,享受陣陣冷風。但你知道古代人在炎熱的夏天是靠什麼來降溫的嗎?

樹蔭乘涼

在古代,人們就會在院子周圍種植一些速生闊葉樹木,如槐樹、杏樹、榆樹、白楊、大棗、梨、梧桐等,也是在庭院外搭棚,種絲瓜、苦瓜、南瓜、瓜、冬瓜、扁豆、葡萄等植物遮陽避暑,從而減緩太陽光強,創造適合清涼的環境,同時還能收穫瓜果蔬菜,一舉兩得。

有錢人一般有個大棚子,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結棚避暑》:“長安富家子劉逸、李閒、衛之之地,每到一處,都有一座亭子。安坐,召長安名妓之間坐,遞相延請,是避暑之會。”

古代的人也用蘆蓆、竹簾等遮陽。

清朝時,皇帝喜歡在夏季到承德行宮避暑,凡有皇帝和后妃的地方,都要在夏至之前架設支架,高過殿頂,蓋上葦蓆。皇上、后妃寢宮的門窗都裝上了竹簾,既遮陽又防蟲。

搖扇降溫

上古時代人們大多以扇扇涼風,扇多是竹或蒲葵葉,經濟條件好的人就會買絹帛做的扇子,搖動一下,如果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

假如它是皇帝和貴人,那麼炎熱的天氣就能享受到“人工扇子”帶來的愜意。

清朝皇帝多用手搖扇子。古代也有吹風機,當然,吹風機沒有電動機,其結構也很簡單,只有幾個扇葉、一個轉輪、一個手柄、一個底座。使太監動腦筋,站在扇後,握住手柄,勻速有力的搖動,使扇葉轉動,皇帝則躺在扇子前舒舒服服地享受著清風。

鋪設涼蓆

將竹編好的涼蓆鋪在床榻上,涼快極了,此法至今仍可使用。夏季祛暑功效理想,古代人們稱之為“夏清侯”。許多古代詩歌都提到涼蓆。

元青花的詩作“友封體”中說:“雨送浮涼夏清。北宋辛棄疾《水龍吟·劍南雙溪樓》中有言:“元龍老者,不如高臥,冰壺涼。”有些貴族還用玉,象牙做的涼蓆。

清朝乾隆時期的一件文物,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據瞭解,這套牙墊是在廣州製作的,共有5件,因成本高昂,雍正下令不準重製,以示“勤儉節約”。

冰塊降溫

古時候,人們把冰從河裡取出來,放在冰窖或冰室裡,以備夏季之用。儲藏的冰大部分都是夏天的時候,把冰放在室內,讓它慢慢融化,從而降低室內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