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戰國時期,鐵製工具廣泛的應用於農業生產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是商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戰國時期,鐵製工具廣泛的應用於農業生產,鐵礦的勘探和開採進入了一個高峰。農業技術在這一時期也有了長足發展。首先,戰國時人已經將土地分級,以肥沃程度將九州土地分為九等。由於具備了土壤分辨知識,農業種植就避免了盲目性,對於產量的提高很有幫助。施肥在此時已經普遍實行,“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

此外,鄭,周,齊等國

已經推廣一年兩熟制,產量的提高成為小農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餘糧可以出售以獲得金錢和生活必需品,這就需要依賴糧食貿易和大量的販運商人。 由於手工業紛紛脫離官營,原本靠官府吃飯的手工業者不得不自產自銷或委託中間商代理銷售,以獲得糧食和生活必需品,私營手工業的發展給商業發展帶來了機遇。戰國時期的主要手工業,冶煉、漆器、鹽業、紡織等也都進步明顯。

這時期的青銅冶煉已經趨近工藝品化,刻鏤畫像、金銀錯、薄胎紅銅器、銅鏡等都有一定進步。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器皿已經由公侯王室走入百姓家中,市場的擴大促進了再生產和商業活動。漆器產業在蜀、楚等地發展迅速。名貴的漆器亦為新興貴族們鍾愛。桑蠶絲織業伴隨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也蓬勃發展,高等級的絲織品依然是市場上緊俏的奢侈品。比較粗糙的絲織品和麻織品主要由小農家庭生產,除用於自用外,多數必須出售以獲得繳納賦稅的金錢。

家庭紡織業

成為小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行業如皮革、木工、陶器等多為個體小手工業。煮鹽業是戰國時期最重要,也是利潤最高的行業之一。各主要諸侯國都十分重視鹽業生產,齊國、燕國以海鹽為主,魏國以河東池鹽為主,富鹽沼澤是其主要來源。秦國鹽業主要靠蜀地的井鹽開發。以上諸種,以海鹽產量最高也便於流通,因此,齊燕兩國都以鹽為寶,鹽業成為其主要輸出商品。

冶鐵、煮鹽原本是主要的官營手工業,但私人鹽鐵商廣泛存在,並在國家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逐漸取代了官營,大量利益也由此流入私人手中。 在工農業發展為商業提供了物質基礎的同時,諸侯國間交通的改進也為商業發展提供了便利。前文所述的以鴻溝為中心的水運交通網,溝通了超越國家行政界限的經濟區,水路交通可謂四通八達。

結語:

陸路方面,魏、趙、齊之間有多條“午道”,以宋國首都定陶為中心;從成皋沿黃河到函谷關有“成皋之路”,貫通兩週、韓國經濟中心區和秦國門戶;上黨與河內間的“太行之路”,連線魏、趙、宋、衛、齊等國;韓國有開鑿山嶺而成,貫穿其國土南北二百里的關塞要路“武遂”;楚國有南陽盆地東達中原的“夏路”。中原經濟中心區域已經被數十條商路覆蓋,往來其間的商人可以更快地獲取利潤,一些原本不具備長途販運條件的商品也能流入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