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且看嬴政的地下皇城,秦始皇嬴政之天下一統的奇蹟(6)

蒼生塗塗,天下繚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我是熱愛歷史傳承歷史的縱橫,嬴政還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如何征服死亡,他想和他的帝國一同萬世長存。

中國古代講究事死如事生,生前他的宮殿,他的都城是什麼樣子?那麼在陵園的建設過程中,都是仿照那個去進行的,即便是死後,秦始皇還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被傳誦百世的千古一帝,因此他認為自己的陵墓也應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帝王陵墓。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頂峰時用人達到七十多萬人,對於2000萬人口的秦朝來講,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浩大工程。史書中記載為“鑿三泉”,我們認為它的意思就是挖透了三層地下水,那麼按照這個高度,推測它應該在地下三十多米。

在位於湖南省境內,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同秦始皇陵相似的家族墓地。雖然這座墓地已經非常雄偉壯觀了,但是還是無法與秦始皇陵相提並論。據記載,秦始皇陵有30m深,為了防止地下水流入,工匠們用青銅包圍住四周。不僅如此,墓地的內部裝修也極其奢華,以銅鑄頂,並且佈滿機關,這對工匠而言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

考古學家還在墓地裡發現了為數不少的工匠骸骨。顯然,為了修建這座巨大的皇陵,他們最終淪為了秦始皇的陪葬品。秦始皇陵墓的修建前後總共花了39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秦始皇陵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佈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而最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坑就位於陵園東側1500m處,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換而言之,秦始皇在這裡為自己建造了一個無人能及的地下宮殿。秦始皇陵以陵園為中心向外輻射,範圍很大,它的中心就是它的封土,在封土周邊有一個陵園,我們現在發現它的陵園面積就在2。13平方公里,這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系統。

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園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園之一,每年有近500萬遊客前來參觀這個神秘的陵園,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當屬秦始皇兵馬俑,目前共出土了八千多具真人般大小的陶俑。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這些陶俑千人千面,沒有一個相同。兵馬俑的藝術風格的塑造,曾經有幾句話來總結它,“多”數量非常多,“大”像真人大小,“真”非常非常的寫實,千人千面幾乎每個人他都不一樣,我們認為這個跟他塑造的風格是有關係的。

秦始皇兵馬俑之所以令人震撼,除了他龐大的規模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無可比擬的雕塑水平。那麼在兩千多年前,秦朝究竟是如何製作出如此精美絕倫的兵馬俑呢?考古學家們發現,每個陶俑重達兩百公斤左右,對於工匠而言,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能使這些體型高大的陶俑穩固地站立起來。很快,他們想出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就是先把泥土捲成一條,再把它一圈圈捲上去。只有這樣才能減輕陶俑的重量,可以防止陶俑搖晃或傾斜。工匠們可以透過調整泥條的粗細,製造出不同形態的陶俑。一旦陶俑的軀幹完成後,工匠們便可以在此基礎上雕刻出士兵的鎧甲戰袍等各種服飾裝束。而像手和腳這些比較複雜的部位,工匠們會將他們單獨製作,焙燒、晾乾後再將它與其他部位組合在一起。這些陶俑的臉部表情並非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按照真實的秦軍將士形象塑造出來的。這就是為何每具陶俑的臉都獨一無二,且還擁有獨特的個性。當然陶俑的人物形象也包括關中地區的,還包括有其他地區的,比如說這個東方(函谷關以東),甚至一些巴蜀地區的,或者更西方的一些人種,在秦兵馬俑的面型上,都能夠有所反映。兵馬俑不是憑空造出來的,他都有這個生活中的原型,是根據這個原型來做出來的。

1999

年,在距離秦始皇陵約300m處,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處秦始皇陪葬坑。透過對該陪葬坑進行挖掘,他們發現這次的陶俑無論從姿態、風格,還是服飾裝束等都與兵馬俑截然不同。那麼,這些上身裸露、下身只穿一條短裙的陶俑,其真實的身份到底是什麼呢?透過百戲漢代畫像磚,我們可以找到關於這個問題的蛛絲馬跡。這塊漢畫像磚形象的描繪了秦始皇陵的地下娛樂雜技團。實際上就是在表演節目的一種陶俑,他反映了當時宮廷裡帝王生活的另外一個方面的內容。據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從六國掠來的近萬名宮女招到了自己的宮殿裡,她們能歌善舞,為討皇帝開心,有時她們還要在一些宮廷宴會上獻歌獻舞。而在類似於這樣的宴會上,表演各種雜技的人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把這種宮中的娛樂表演形式稱作為百戲。

它起源於原始社會,盛行於秦漢,是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不僅盛行於宮中,同時他也是普通百姓閒暇之餘最喜歡的娛樂節目之一。這些精彩的雜技表演,原來在兩千兩百年前的秦朝就已經開始盛行了。2001年,在秦始皇陪葬坑中,考古學家們清理出土青銅水禽46件,其中銅鶴六件,天鵝20件,其他為鴻雁等禽類。而在另外一個陪葬坑內,考古學家們又挖掘出大批的石質鎧甲,它的出土填補了秦代考古資料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直到今天,人們對於這個神秘地下宮殿的探索始終沒有停止過。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無比留戀至高無上的皇權和世間的榮華富貴,因此他希望死後能把這一切全部帶入地下。這就不難想象秦始皇為何要建造如此大規模的地下宮殿,秦始皇陵園也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儲存較好、埋藏最為豐富的一座帝王陵園。目前在這裡考古勘探後已經發現的陪葬坑達到一百八十多座,整個秦始皇陵園像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一樣。自1974年第一次發現兵馬俑陪葬坑以來,四十多年來,修復工作從未停止。透過修復,讓這些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地下武士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修復師告訴我們,即便是已經出土的那些兵馬俑,還是需要花費近十年的時間來修復。在現場收集到的這些殘缺陶片,修復師先用手術刀去除覆蓋在陶片上的泥土,然後再用小刷子掃去手術刀刮下來的塵灰。接著,修復師會在陶片上塗抹一層特殊的粘合劑,從秦兵馬俑的足到頭分層進行連線,但這一過程需要其他技術部門的配合一起完成。大部分陶俑碎片都在七八十塊,碎的最厲害的一個多達一百八十餘塊。而每一個陶俑從碎片到復原都經過了修復師雙手千萬次的呵護。正是透過修復師的雙手,讓沉睡地下兩千多年的兵馬俑被再次喚醒。然而此時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秦俑都是灰撲撲的模樣。然而,考古學家在一次發掘中發現,個別陶俑臉上殘存著大面積彩繪,這個意外的發現預示著兵馬俑坑內可能存在大規模彩繪俑軍陣。

這個秦兵馬俑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黃綠紫還有黑色,出土以後,基本上它的彩繪殘存就比較少了,大部分集中在領子脖子這樣隱蔽的部位。

這些就是當時被挖掘出土的彩繪俑。經過兩千多年的洗禮,這些彩繪的顏色已損失殆盡。那麼這些由秦朝工匠們耗時近40年精心打造出來的兵馬俑,其最初的模樣究竟是怎樣的呢?

何以華夏,何以中國,是以傳承,是以輝煌。今天縱橫就帶你們看到這裡,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