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元以寬失天下”,以武興國的元朝,為何會因為“寬”而滅亡?

元朝以武興國,憑藉著強大的戰鬥力崛起,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充斥著血腥與屠戮。所以在很多現代人的心中,對元朝的印象並不好,甚至將其與野蠻、殘暴、黑暗等詞彙畫等號。

但以史實來看,這些都是現代人對元朝的刻板印象。而曾經生活在元朝,並且一手推翻了元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卻說“元以寬失天下”。這個“寬”字是寬仁的意思。

雖然朱元璋和元朝是宿敵,但他都這樣評價元朝了,那這話肯定是非常客觀公正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以武興國的元朝,為何會因為“寬仁”而失去了天下?

01

寬言

我們都知道一個少數民族想要統治漢族,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所以清朝的統治者們,一旦入主了中原,就對百姓實行了嚴格的思想控制,生怕一不留神就管不住手下的漢族人。

然而同樣是少數民族的元朝,就沒有采取類似的措施,反而給予了極大的思想與言論自由。

在元朝,那些諷刺現實的雜劇可以在宮廷上演,那些批評元朝的著作都能流傳下來,那個寫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張養浩依舊受到了重用。

元朝的統治者以為如此的言論自由,會讓百姓感恩戴德,然而他們猜錯了。一些本來就反元的人士,藉著如此寬鬆的環境,大肆煽動民意,詆譭元朝統治者。“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漢族人都懂,而元朝人卻不清楚。因此元朝的民心越來散,給王朝的覆滅留下了很深的隱患。

02

寬刑

在成吉思汗統治時期,蒙古是沒有成文的法律的。某人犯了事之後,官員會比照著以前的例子,加以處罰。由於沒有明文規定,所以怎麼判刑全靠個人意志,以至於在當時無論是說謊、打架還是吃飯噎著了,都可能被判處死刑。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立馬發覺老祖宗的那一套已經無法行得通,於是他開始立法。根據《元史刑法志》記載,元代的刑罰體制沿用唐宋以來的以笞、杖、徒、流、死為主的五刑制度。

其中死刑很少使用,因為忽必烈曾表示“重惜人命,凡有罪者,必命對再三,果實而後罪之。”

元朝一般用“流刑”來代替死刑。《元史》記載流刑“謂不忍刑殺, 宥而竄於邊裔, 使其離別本鄉, 若水流而去也”。

除此之外,元朝還有“恤刑”,比如家中有年邁父母的獨子,即使他犯了死刑,也會被放回去贍養老人。

然而元朝如此寬鬆的刑法,不但漢族人不領情,其威嚴性也遭到了極大的衝擊。

03

寬權

中國的封建王朝存在了幾千年,幾乎每位統治者都在想著如何能夠加強自己手中的權力,同時削弱相權。然而元朝卻恰恰相反,皇權常常處於弱勢的地位。

因為元朝的版圖過於遼闊,想要統治好這些地方,需要極其龐大的政治系統。而身為少數民族的元朝,根本沒有這麼多人力去支撐,於是統治者們只好精簡機構。

忽必烈直接廢除了三省六部,中央只留下一箇中書省。中書省的最高長官,有皇太子擔任,但是他並沒有實權,權力都分給了左、右丞相。

地方設立的行省,是中書省的外派機構。行省政府的財政支出,由中書省統一撥款,無形之中又加大了丞相的權力。後期丞相甚至能夠決定,由誰來繼承皇位。

同時元朝的貴族勢力也非常強大,連皇帝都不敢觸犯他們的權益。

相權凌駕於君權之上,貴族們也很強勢,因此元朝的決策效率大大降低。而當明朝大軍兵臨城下時,元朝的統治者們還在為戰俘的處置問題爭論不休。

結語:如此看來元朝確實是因為寬仁的政策,而一步步導致滅亡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鵬翔歷史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