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茶道起源之地及茶道的演變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寫下《茶譜》《七碗茶詩》的唐朝詩人盧仝。

茶道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意思就是:喝茶,飲茶等茶道被廣泛的推行,風靡一時,王公貴族朝臣沒有不喝茶的人。)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品茗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徑山寺取經,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根據《詩經》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茶藝

但我們今天的茶道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日本的影響,也可以稱之為迴流影響。以至於今天我們的茶道添加了很多的表演在裡面,當然我們叫也是叫的茶藝表演,但這個其中新增的一些表演手法確實有違傳統茶道。

茶藝

而傳統茶道的茶藝在我們今天是很難看到底的,而傳統茶道作為引人入勝的無非就是宋代的點茶既抹茶也叫鬥茶

抹茶

抹茶這一詞兒出自日本,宋代古人及我們今天叫的是鬥茶或者點茶。但我們今天的鬥茶點茶和日本的抹茶又有一點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抹茶確實是出自於宋代的點茶鬥茶,這是毋庸置疑。

現代人的飲茶習慣

我們今天的飲茶習慣形成予明代,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個兒子無心政事更無心皇家的勾心鬥角而跑到深山老林裡面去潛心研究高雅的事情就是所謂的茶道

現代人的即泡即飲

因為明代以前我們古人管飲茶叫吃茶,現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還叫吃茶。而明代以前我們的飲茶習慣是吃茶,就是連湯帶葉吃了所以以前我們管飲茶叫吃茶。而我們今天的飲茶習慣是去渣留湯,用器皿泡一下就飲這是明代傳下來的。

禪茶一味

茶道茶文化是一件雅事,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我們都認為茶是雅是,包括東南亞一些受到儒家文化薰陶的民族或個人都以茶為榮。加上茶有禪意及道義,所以我們衍生出了很多跟茶有關的詞彙及美好的願望

以茶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