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雲 . 遊」揚州個園,都市裡的竹林,一園盡覽四季風情

個園在鹽阜路上,離著瘦西湖並不遠。

不象蘇州的園林多是“大隱隱於市”,不管園內有多錦繡,入園的門總要做得儉樸含蓄,一副低眉順眼裝孫子的樣子。而“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人們,就沒那麼多文化人酸腐的顧及,面闊三間的大門,就那麼敞敞亮亮地迎著你,而四外裡的白院牆上,也不無張揚地鑿出許多花格的漏窗來,毫不吝嗇地讓牆外人一窺園內翠綠翠綠的景緻。

那翠綠翠綠的景緻,對牆裡的人是種炫耀,而對牆外的人是種誘惑,如此的誘惑,或也是揚州風景嫵媚的所在吧。

誘惑你的,是偌大的一片竹林。早知道個園主人愛竹,但想來也不過是,窗前兩三支、道外四五叢地點到為止,我們的園林終是願意講究個“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但個園偏不是,它不用你費心地去做“羚羊掛角”的揣摩,即是愛竹,便將大半個竹林請來,滿園、滿山、滿野實實在在地交給你,隨你在哪裡,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去讀萬竿搖碧,去看翠葉茫茫,去聽風吟竹語。

個園最初的那位主人,是嘉慶年間鹽商兩淮商總黃至筠,他在明時壽芝園的基礎上改築了庭院,並種下了這萬竿竹。他是最愛石濤和尚的那句“月映竹成千個字”的吧?於是便借來大和尚的詼諧,給自己起的字即為個園,稱呼自家的庭院也為“個園”。

東坡先生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食無肉,還有魚舌、鳳腦、燕窩,這自難不倒淮揚菜的廚子們。但愛竹愛到骨子裡,就能隨了蘇子“不俗”之願嗎?明清時期兩淮鹽商富可敵國,修園林養瘦馬,極盡奢靡,個園便是一例。只透過這一片偌大的竹林,卻也難見蘇子清削的文人氣質,倒是讓人一窺了舊時揚州的鉅富豪奢之象。

竹林中,蜿蜒著青石的小徑,徜徉其間,隨心的景緻便流動著擦身而過。走過了碧水相映的水榭,穿過了翠竹遮掩的“幽邃”園門,行到寂寞竹林的至深處,也就找到了豁然開朗的另一片天地,凝縮個園精華的四季園便在此間。揚州卻是不乏可人心的景緻的,比如瘦西湖畔小釣臺內去看春柳煙波畫舫,比如何園水心亭中去品亂石嘉樹崇閣,再比如大明寺裡平山堂上去憑弔流雲古木遺風,但說最愛,還要算在個園中的這裡所邂逅到的四季風情了。

從竹林中彎彎繞繞地轉出來,就便到了宜雨軒後。走得累了,閒坐在一片不大的池塘邊。池塘裡浮著睡蓮,稀疏的幾叢,正是花開時節,粉紅點點。池水並非清澈,綠得有些肥膩,但依舊可見紅魚隱隱,從容遊弋於睡蓮與隔岸的山林、洞壑的倒影間。

那山林,是用雪白而細碎的太湖石構建出的。只你不離開,每五分鐘就會有一個舉著小旗子的美女來到身旁,對你和你身旁她的隊友大講“夏山如雲”。在一遍遍無太大出入的解說詞描繪下,漸漸的,那雪白湖石堆疊出的嶙峋而高聳的山,在你眼中,就便升入到了夏日的天空裡,成為最是瑰麗的雲。

你別說,隨著周遭接力般的吵嚷和精準無誤的灌輸,你真就越發覺得它象了……覺得它便是了……覺得它竟也能凝出雨來了,滋育這池塘,滋育這池塘裡的睡蓮和紅魚,以及這池塘裡多有肥膩的綠。

那夏日的“白雲”上,立一小亭,四角飛簷,舒展輕靈,如一鶴展翅高翔。即便坐在這喧囂塵世中的你,也是能聽到那雲間悽婉的幾聲鶴唳,也是要一羨那“晴空一上”的悠然的,只你“早引”的“詩情”能否上得“碧霄”呢?就看你心,能否與那亭、那鶴一樣的輕靈了,反正那亭就喚做“鶴亭”。

肥綠的池塘上有出水的石,踏著過去,逶迤而入可到山下的洞窟裡。隨著曲折上下,便能上到山上的鶴亭。所謂“夏山宜看”,小坐亭間,可俯瞰滿園的傑樓崇閣、古樹紅花,當然還有那一處處池塘,和那一處處池塘所裝下的水色天光。劉鳳誥在他的《個園記》中說,“……疊石為小山,通泉為平池。綠蘿嫋煙而依回,嘉樹翳晴而蓊匌……”似乎這裡靜心體會,最好。

鶴亭側是抱山樓,樓前有長長的簷廊,簷廊盡頭連著複道,可通達“秋山”。秋山,是由平直硬朗的黃石堆疊出的,黃燦燦的,多有些雄渾的氣勢,有夕陽的日子來看自是更好。山上隨意長出幾株紅楓,滿樹紅彤彤的,在濃郁而繁茂的綠蔭裡,點灑出幾分秋意來。

秋山上亦有一座小亭,名曰“拂雲”,於其間,滿眼盡是山後翠綠翠綠的竹林。

秋山宜登,下山便設計了崎嶇而複雜的隧洞山道。美女導遊們和大家說出了那路的玄妙,所謂“明的不通,暗的通;大的不通,小的通;直的不通,彎的通”。大家唱著口訣,一路歡快走下,卻也增添了幾多興致。

但路亦如人,走路亦如做人,如此兇險坎坷,機關算盡,慢慢想來也讓人不覺冷汗漣漣。而這份愁腸,似也象是人到秋日裡才多有的世事感慨,看來走到這裡,遊興盡了,心便也老了。

山下一半,可通到住秋閣,閣前有一幅楹聯:

秋從夏雨聲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尋。

四季永珍,盡在其間,說得多好。

再有的,還可以坐到透風漏月樓中,隔著花楞窗去看“群獅戲雪”;可以站在宜雨軒的石階前,試著在茂密的竹林間去尋覓雨後的“春筍”……如此,一園便有了一輪迴,一年的輪迴,一世的輪迴。

透過宜雨軒的玻璃窗,可以望到其後隔著水塘、假山,綠樹掩映間的紅漆樓閣,樓閣中央懸著白底黑字的匾額,題寫著遒勁的四個字——壺天自春。

《個園記》中說,“……以其目營心構之所得,不出戶而壺天自春,塵馬皆息……”。什麼生生不息,又永無止境;什麼風起雲湧,又一脈相傳。如此,一壺小風景,卻做得天地大文章。

所以揚州最愛個園的四季園,也便緣於此了。

——————————————

我是雲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