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她在32歲竟和同齡孩子有千萬財富差距,普通父母究竟做對了什麼?

玲玲和夏天是一對從小玩到大的好閨蜜,父母都是普通白領,經濟條件一般,沒有很多社會資源幫助孩子,讓孩子完成了大學學業就算完成了父母的責任。

兩個孩子長相清秀,都挺討人喜歡。剛開始,兩個人沒有什麼差距,玲玲甚至剛畢業時,薪水更低。但在32歲的時候,玲玲和夏天在財富上竟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測算下來玲玲有千萬資產,而夏天卻還在負債,為每個月的信用卡還款發愁。

兩個起點一樣的孩子,差距怎麼會這麼大,玲玲究竟隱藏著什麼秘訣呢?父母做對了什麼?

玲玲是怎樣積累千萬資產的?

在大學的時候

玲玲就夢想著過上收房租、到處旅遊寫作的愜意生活。所以她畢業工作後,對於攢錢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她第一個目標是工作五年攢夠30萬,買一套小房子。

雖然她剛畢業的時候,月薪比夏天還低1000元,只有3500元。但是玲玲不同,她把錢做了三部分規劃,一部分用於租房子,不能高於收入的1/4,第二部分用於生活,每天支出控制在30元,餘下的錢就會每個月存定期,當時她拿著3500元的工資,每個月竟能存下來1500元以上。

為了讓自己實現這個存錢的目標,每一筆支出,她都用電子賬本做好了記賬,除了必要的支出,嚴格控制自己不做任何沒有用的花費。

那五年,她一直過著和別人合租的生活,租金在600-800元這個範圍;衣服、包包、鞋子也從不亂買,每年都控制好這塊的花銷。衣服一年不超過10套,包包就用了2個,鞋子也是夏天、冬天各一雙。飲料、零食她基本沒有碰過,只是偶爾會吃點水果。下館子,基本沒有去過。

就這樣,隨著她第三年工資漲到了6000元,她硬生生地五年存了20萬出頭。到第四年的時候,她看著存款沒到30萬,每個週末還出去做兼職賺錢,把餘下的10萬元給補了上來。

於是,2012年的時候,玲玲再借了點錢如願在深圳購買了第一套房子。到2015年,她又入手在深圳買了第二套房子。2016年,透過朋友的指示,懂得了用錢賺錢,她在深圳又購了第三套房產,2017年還在惠州、東莞用低槓桿買了兩套房子。

就這樣,在2019年的時候,玲玲深圳的房產就賺了接近一千萬,完成了千萬資產的累計。

而夏天一直很鄙視她的生活,還總調侃她是鐵公雞,直到看到玲玲財富自由時,自己還奔波在職場為信用卡發愁時,才傻眼了,對自己以前的行為後悔不已。

玲玲千萬財富的累積,主要是基於這三點,離不開她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父母生活習慣對她的影響。

1、玲玲有著很具體的攢錢目標,視土如金

很多人都會和夏天一樣的觀念,認為賺錢是用來花的。所以剛畢業的前五年,基本沒有孩子能存下來錢,有的甚至還需要父母的支援。

而玲玲不同,她有著強烈的攢錢目標,因為有著這個目標,她即使前五年過得很苦,可她並不覺得苦,相反還非常有成就感。

其實,玲玲用行動告訴我們一個理念,錢除了是賺回來的,真的是省下來的。前面或許會很苦,可後面就可以躺享生活了。

美國研究者對美國身價超過百萬美元的富翁,完成的一項調查,也可以證明不亂花錢,節省錢是富起來的一個鐵律。在這個調查中,他們發現,

“高收入”的人不必然會成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

這些被調查的富翁們很少換屋、很少買新車、很少亂花錢、很少亂買股票,而

他們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長時間內的收入大於支出”。

成功的富翁,很少揮金如土。相反的,他們往往有“視土如金”的傾向。這是和很多人想象的富人不同的形象,但這也正是很多人富不起來的原因。

2、完成基本積累後,玲玲懂得了用錢賺錢的投資理念

在華爾街的投資客中流傳這樣一個說法,最低的境界,是靠體力賺錢;中等的境界,是靠智力賺錢;最高的境界,就是用錢賺錢。

玲玲完成自己第二筆財富積累後,走上了用錢賺錢的道路,這或許有運氣的成分,但其實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30歲以後,一條重要的出路:用錢賺錢。

李嘉誠說:30歲以前要用體力智力賺錢,30歲以後要用“錢”賺錢。

玲玲碰到一個像李嘉誠這樣的導師,領悟了用錢賺錢的這個道理,並用來投資她覺得最安全的資產:房產。這為她帶來了資產翻兩倍的收益。

為什麼我們沒有運氣碰到像玲玲導師那樣的人,指導我們去投資房產呢?其實有兩個很現實的原因,一個是我們沒有像玲玲那樣有資產積累,進入到了那個圈子;第二個就是我們碰到了讓我們投資房產的人,可還掙扎在生活線上的我們,肯定會說那個人傻了,我都沒錢。你們回想下,是不是這樣?

3、源於父母的影響,玲玲對自己的生活是比較吝嗇的

有一句俗語,越有錢的人越吝嗇,越吝嗇的人越有錢。

看看周邊的人,你會發現有錢的人都會小氣,而且很多人還笑話人家吝嗇。但正是這種對用錢的吝嗇,為他們在前期的資產積累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就像玲玲一樣。

眾所周知,李嘉誠非常有錢,可是他很“吝嗇”。

李嘉誠的一套西裝可以穿十年八年;皮鞋壞了他覺得扔掉可惜,補一補接著穿;同員工一樣吃公司的工作餐;身為地產大亨,他住的不是半山豪宅,而是1962年婚前購置的老房子。

其實,吝嗇根本不是金錢的對立面,相反“吝嗇”更恰恰說明了李嘉誠勤儉節約的品格。

玲玲的父母也是這樣,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絕不浪費;出去吃飯,有剩菜也必然打包回來;家裡的牙膏,總是擠了又擠,最後剪掉尾部使用完。正是父母這些日常的節約行為,深深地影響著玲玲,讓她從小也養成了節約不浪費的生活習慣,也為她完成財富積累的第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個資產過千萬的老闆,他對自己也是非常吝嗇的,他至今還是綠色出行,坐地鐵去公司,還戴60元左右的手錶,穿50多的衣褲,而且從不亂花錢。

現在,你們還覺得吝嗇有毒嗎?

玲玲的事情,正是財商起的作用

玲玲與同齡人拉開了千萬財富的距離,正是財商起的作用呢。

所謂財商,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

在1999年4月,美國房地產和小型公司投資人羅伯特·T·清崎和註冊會計師、資深經理和諮詢專家莎倫·L·萊希特兩人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首次提出了財商的概念,轟動了美國和全世界。

在我們的教育道路上,從來沒有“財商”這一課。

我們的父母也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財商”。

這或成為我們和同齡人在生活中決勝的一個關鍵能力。

當大家賺錢能力相差不多,甚至你在劣勢的情況下,你和他的差別就在於“財商“,就像玲玲和夏天一樣。

羅伯特清崎認為:“理財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有多少錢,錢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你的錢能維持幾代。”

所以,

財商不是你賺多少錢,而是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

。隨著年齡的增大,如果你的錢能夠不斷的給你買回更多的自由、人生選擇的話,那麼就意味著你的財商在增加。

再提供一個社會分層的工具給大家作為參考,大家看看自己對應哪個階層,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判斷你是否具有財商的一個工具。

1、普通百姓:

收入直接轉為支出(既無資產,也無負債。)

2、白領階層:

收入先繳納負債,然後全部成為支出(他們無資產)

3、富有階層:

收入扣除支出後,還能繼續投資,積累資產(他們無債務)。

如果大家還不能理解的話,可以再問自己幾個問題,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財商了。

如果你們家不工作,你們家每個月收入有多少錢?

如果答案是0,只能靠老本生活,那麼你們家的財商能力基本為0。

生活的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羅伯特·清琦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財商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讓孩子從小學習財商知識,也是作為父母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呢?

1、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源和背後的含義

我們可以教孩子認識錢幣及其用途。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可以透過遊戲讓孩子認識錢幣的面值。孩子在2歲左右,就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做模擬購物的遊戲,當孩子再大一些,可以帶他去購物,和他討論購買物品的價格,讓他學會對比同一類物品的價格,如何確定購買物品的條件等。在付款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體驗現金付款,及瞭解如何找零錢。

此外,我們還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要讓孩子知道財商裡的“德”。包括節約,包括珍惜金錢,包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

2、讓孩子學習如何賺錢及懂得賺錢的不容易

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洛克菲勒在童年時代,祖父每週給他10美分零用錢,到週末檢查是否增加,迫使小洛克菲勒到街頭賣報,養成勞動賺錢的觀念。

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工作的地方看看,可以教孩子看看周圍努力工作的人,譬如M當勞的哥哥姐姐,還可以嘗試在週末擺攤,讓孩子去賣自己的玩具,或某些特定的物品,讓孩子知道如何賺錢,還有金錢來之不易。

3、明確的告訴孩子什麼是浪費,什麼是節約。

在生活中,父母要教孩子區別出想要的東西和必要的東西,做到合理消費。

有個朋友做得特別棒,她二胎女兒和我兒子一樣大,所以我們經常一起遛娃。有一次,我帶兒子去她家,剛好看到她兒子找她要買個足球,她就讓兒子先打個購買申請。

當時我一聽就愣住了,她看我一臉不解就和我解釋。孩子在寫申請的時候,如果是他非常想要的,寫申請會讓他理清楚思路,說明購買的必要性和目的。不是很想要的,他就懶得寫了。時間長了,那些純粹的衝動的需求,他就會自己否定掉。這會讓孩子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什麼是沒有必要的物慾。

此外,父母也要做一個好榜樣,不要告訴孩子什麼東西買多了是浪費,而自己又在節假日打折的時候進行囤貨,這會造成孩子混淆。

4、除了儲蓄消費,教孩子把錢用在其他方面

中國的儲錢罐,功能非常單一,就是隻有儲蓄一個功能。大多數父母也都只會教育孩子把錢放進儲錢罐,而不會引導孩子把錢用在其他方面。

而在美國的家庭,存錢罐和我們的大不一樣,它會進行分類。常見的存錢罐會分為投資、消費、儲蓄、捐贈四個類別。分類可以讓孩子理解錢的來源和用途,有計劃地掙錢,同時有計劃地花錢。

股神巴菲特6歲開始儲蓄,每月30塊,13歲時,他有了3000塊,買了第一隻股票。而大多數孩子在13歲,估計還沒懂得什麼是股票,這就是財商教育的差距。

還有些明星的孩子,會用自己的壓歲錢去做捐贈、或者購買一些食品送給一些孤寡老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獲得快樂,懂得金錢更深的意義和價值。

5、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日常支出及學會記賬

在生活中,如實告訴孩子家庭的財務情況,在討論家庭財務計劃及制定家庭日常支出時,讓孩子參與進來。在一些大件物品的採購時,還可以讓孩子給建議及協助採購。當孩子參與進來後,他就會慢慢學會體諒父母,並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主人翁意識,把父母的錢也當成自己的錢來看。

每個月,父母還可以給孩子一定金額的零花錢,再給孩子買個賬本,讓孩子每消費一筆,當天就在賬本上記上。

孩子堅持記賬後,每個月還可以和他一起做一個零花錢支出的討論會,傾聽孩子在零花錢支出的想法,引導他做出更合理的消費。

6、在金錢方面給予孩子安全感

有些父母會嚇唬孩子說,家裡沒錢,破產了。還有些父母在孩子要買某個玩具的時候,會和孩子說,玩具太貴,家裡窮,買不起。這些都會給到孩子負面的暗示,讓孩子在成長過中缺乏安全感。

實際上,對孩子來講,金錢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千萬別忽略了。

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要非常堅定地告訴孩子:“在你長大前,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證你上學、生活的費用,你不用擔心。等你長大了,你就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賺錢,去積累自己的財富。”這種承諾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孩子的內心安定了,才能安心地去學習、提升自己。

孩子的財商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的經驗,美國一些學校為學生的財商教育設定了詳細的目標,原則就是財商教育要依據孩子的年齡有計劃地開展。具體如下:

3歲:辨認錢幣,認識幣值、紙幣和硬幣。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

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7歲:能觀看商品價格標籤,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自己的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如賣舊物獲得報酬。

9歲:能夠制訂簡單的一週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懂得每週節約一點錢,留著大筆開銷時使用,比如,買溜冰鞋、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進行股票、債券等投資活動的嘗試,以及打工等賺錢實踐。

13~15歲:可嘗試一些安全的投資工具和服務,知道如何進行預算、儲蓄和初步投資;

16~17歲:要學習一些宏觀經濟基礎知識,學會關注全球市場資訊,瞭解簡單的金融工具之間的相互聯絡。

我是妮可媽咪,有一個2歲的兒子,多平臺原創作者。成為媽媽後,堅持學習育兒知識,堅持分享寶寶的護理技巧及教育知識,與您共同成長,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今日話題:你們會培養孩子的財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