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理財#01

拳王泰森的故事

拳王泰森在最紅的時候,一場拳擊比賽能賺上千萬美金。據粗略統計,泰森在20年的拳擊生涯中,總共賺的錢在3到5億美元左右,等於當時一個普通美國人7000年才能賺得的財富。

然而,由於

不會理財

,加上身邊人的

貪婪索取

,他在職業生涯後期已是勉強維持,到了2004年12月底,泰森的資產只剩下1740萬美元,但是債務卻高達2800萬美元。

此外,還有很多連泰森也不清楚的大量債務源源不斷地襲來,這些最終導致泰森不得不申請破產。

晚年,年邁的泰森在電視採訪中說道:“在我21歲的時候,我就賺得了人生的第一個1億美元,我從來沒見過那麼多錢,所以

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去花

,只能採用最簡單的方式去消費,因為我買得起,

我以為我那麼年輕就可以賺那麼多錢,我會一直富有下去,原來不是……

02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

人的一生,從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各個時期都要用錢。

戀愛結婚時

,約會、吃飯、彩禮、婚禮需要用錢;

買房買車時

,沒有足夠的錢,只能委屈自己降低標準;

贍養父母

,要面對父母時而生病產生的巨大花銷;

撫養子女時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手中要備足各階段的教育金;

然而,如果你學會理財,能夠應對生活中各種風險,上面那些都不叫事兒了。

我們再來看看家庭的三種消費模式,分別是

收大於支、支大於收和收支相抵

,當你的消費模式是收大於支時,也就代表著家庭已經達到了財物安全的目標,可以用儲蓄的一部分進行投資,如果投資的收入超過了家庭的支出,家庭便可以達到財務自由。

在收支相抵的消費模式下,如果這個家庭在開始有一定的投資,那麼投資收入的上升完全依賴於投資收益,如果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投資,那麼達到財務自由是不可能的。

最後,如果你的家庭支出大於了收入,就有可能需要動用家庭原有的財富積累來填補缺口,長此以往,便可能陷入財務危機。

03

不理財的人生會是怎樣的?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開始在暑期考駕照了,確實,駕車已經是21世紀的

生活技能

,而理財,則是21世紀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

生存技能

。考駕照可以讓你前進得更快,理財則讓你走得更穩、更長遠。

貧富是一種選擇,

個人命運終歸也是一種選擇。

不理財就會被困在所處的經濟階層,繼續甘於貧窮,

在這個遍地財富的世界裡與,無法與其他世界上90%的人分享10%的財富。

1)不理財,錢放在那裡,也是逐漸減少的。

你看看10年前的房價就明白了,那時的100萬和今天的100萬數字上是一樣的,但購買力上已經不在一個檔次了,你手裡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

通貨膨脹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透過投資理財

至少跑贏通貨膨脹水平,才能確保你手中的錢沒有貶值。

2)難以擺脫工薪族階層。

如果你只是很努力工作賺錢,即使你的工資很高,如果不去理財,就很難擺脫工薪階層,更是難以實現財務自由。

只有你

把自己積累的財富不斷轉化為能帶來被動收入的資產時

,你才算開始了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才能擺脫生活成本對自己的束縛。

3)無法享受複利的神奇效應。

複利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而複利的關鍵因素是

本金、收益率和投資週期

,理不理財的區別是很大的,理財時間早晚的差距也會導致最終財富積累的不同。

如果我們能把理財規劃的時間提前,重視複利的作用,在同樣的時間條件下,透過複利效應產生的回報和收益則更大。

理財和讀書學習的過程一樣,一天兩天可能變化不大,一年兩年可能也沒有明顯區別,但拉長時間當財富和能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區別非常明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