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不同於《封神榜》,歷史上真實的的紂王和妲己是這樣!

在《封神榜》中,紂王是邪惡的代名詞,妲己是眾所周知的妖后,武王是為民奮鬥的賢君,是正義的使者,大家看的津津樂道。那麼在歷史中,真的是這樣嗎?

紂王是周人的叫法,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諡,意思是“殘又損善”。其實他是叫帝辛。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可與猛虎相鬥。據夏商周斷代工程考證推斷,紂王在位期間大約30年,在位期間頻頻征伐東夷,震懾四方諸國。按傳統史料記載,帝辛殘暴無道,寵愛妲己,聽信婦人之言,嫉賢妒能,最終眾叛親離,亡了國。可是為什麼對於這麼一個帝王會有爭議呢?

有人說紂王是最後一位人皇,其實這麼說有根據。商湯滅夏,想遷夏社,建商社未成,為什麼呢?古人信神,君權神授,君王就是神,夏朝能開國建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禹治水有功,天下遵其為后土神,其子孫為神理所應當。商湯滅夏後為了證明自己上授於天,就把多神安在商王的身上,其子孫名號都是帝某,代表其為天上的神。商朝的君王既是王又是祭司。再加上殷商人眾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所以,關於帝辛就有兩種歷史流傳,一種是周方正史,一種是商人民間史。而西周一直自稱自己是小邦國,附屬於商,雖然實際意義上週已經是天下共主。至於周天子,則是西周之後出現的。

孔子、司馬遷所接觸的史料雖也進行考證,但相比於現代的考古工程還是差點,根據現代出土的殷商遺蹟、甲骨文金文等描述,我們對紂王有個大概輪廓。帝辛時期,國家內部矛盾重重,帝辛有哥哥叫微子啟,因母親出身低微未能繼位。這就是說兄弟相爭,而歷史上的賢者比干、箕子都是支援微子啟的。帝辛輕貴族,重視民間力量,提拔微末出身的惡來、費仲等,引起貴族勢力的不滿。紂王東征西討,雖然勝利連連,但耗損了國力。再有君權勢力強盛,神權弱化,神權集於紂王一身,其他的神棍自然不甘心,勾結外族。種種原因,最後商朝亡了國。

帝辛繼位後的局面,一個內部四分五裂、外部群強環伺的老大帝國。帝辛繼位後的措施,因史料缺乏已以全面描述。但根據現有的簡略記述,綜合起來可勾勒出一個大致輪廓:一是對內部的駕馭。帝辛一方面對四分五裂的內部龐大的反對陣營進行分化、打壓,不惜採取高壓手段,或殺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另一方面,提拔外來逃臣中的飛廉、惡來為將,牢牢掌握軍隊。此二人亦不負帝辛重望,飛廉為伐東夷統帥,商亡後仍堅持戰鬥,直至戰死。而惡來更是戰死於牧野。至於內政,用費仲以對抗諸方勢力。二是以戰功穩局勢,樹威望,凝人心。帝辛即位元年即命九侯、虞侯,邗侯——這與周人歷史命周侯昌為西伯要早五十年,而且原因、目的均不一樣。四年,大搜於黎——即《左傳》所謂‘’帝辛為黎之菟而東夷叛‘’者,在西邊舉行軍事演習以震懾西部諸侯,尤其是周人。九年,伐有蘇,獲妲己。二十二年,大搜於渭,囚西伯昌——現代人認為,帝辛為解除西邊威脅,於此時殺掉了西伯昌。

妲己呢,根據正史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的女兒,在紂王征伐有蘇氏後,有蘇氏把她嫁給紂王為妃深得紂王喜愛,立為王后。紂王沉迷於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對她言聽計從,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那個年代,女子的美貌是最大的力量,也是最大的取死之道,什麼酒池肉林等等,誰知道呢。最終,史記說紂王鹿臺自焚,武王象徵性地砍掉他的頭顱,妲己等也自焚而死,武王也砍掉了她的頭顱(我也不知道為自焚後還能被砍掉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