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文青網紅句的起源,中國歷史全能型才藝選手蘇軾的勵志詞,別錯過

網上曾流行過一種非常文青的話,“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或者“願你出走萬里,歸來仍是少年”,大意都是祝那個將要經歷世事的人,多年後仍可以保持少年時所特有的赤誠之心,不論身處何境,都可以坦然,真誠,積極熱情地對待這個世界。

曾經,北宋蘇軾也寫過同類型的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此詞表達了他對友人侍妾寓娘處於逆境的坦然和釋懷的敬佩之情。

寓娘是蘇軾好友王鞏(王定國)的侍妾。王鞏,字定國,號介庵,自號清虛居士,王旦之孫,王素第四子。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縣(今屬山東聊城市莘縣)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年六十一。獲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後世稱為“王文正公”。所以,王鞏亦是系出名門的世家子弟。

當年王定國與蘇軾交好,因“烏臺詩案”被貶嶺南,家中原養有好幾個歌女,定案後,其他人紛紛離去,最後,他的身邊只剩下寓娘一個人。

當蘇軾問起二人在嶺南過得如何時,那寓娘答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聽到頗為震驚,同時也排解了許多他內心的焦慮和愧疚。

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改革。由於蘇軾與變法派的政見有異議,遭受排擠。無奈之下,蘇軾申請外任。在神宗的直接干涉下,蘇軾於熙寧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之後又分別擔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在任職上,蘇軾看到了新法執行過程中的諸多流弊。像涉嫌朝廷放貸的青苗法、兩浙路嚴苛的食鹽專賣法、鼓勵人告密的手實法等, 蘇軾都極為反感,於是便形諸吟詠,對新法實行過程中出現的弊端進行批評和諷諫。而王安石卻早於熙寧九年(1076年)二次罷相,變法已經由王安石變為神宗本人親自部署。反對變法就是反對神宗。

烏臺詩案發生於元豐二年(1079年),時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後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隨後又找出大量他的詩文為證。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據《漢書·薛宣朱博傳》記載,御史臺中有柏樹,野烏鴉數千棲居其上,故稱御史臺為“烏臺”,亦稱“柏臺”。“烏臺詩案”由此得名。

由於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宰相吳充直言:“陛下以堯舜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猶能容禰衡,陛下不能容一蘇軾何也?”王安石也勸神宗說:“聖朝不宜誅名士。”太皇太后曹氏也出面干預:“昔仁宗策賢良歸,喜甚,曰:‘吾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蓋軾、轍也,而殺之可乎?”

章惇等人亦出面力挽,十二月二十九日,聖諭下發,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轟動一時的“烏臺詩案”就此銷結。

受到此案牽連的人中,三個人的處罰較重。駙馬王詵因洩露機密給蘇軾,而且時常與他交往,調查時不及時交出蘇軾的詩文,且更因對待公主不禮貌,寵妾壓妻,被削除一切官爵。

其次是王鞏,被御史附帶處置,發配西南。第三個是蘇轍,他曾奏請朝廷赦免兄長,自己願意納還一切官位為兄長贖罪,他並沒有收到什麼嚴重的毀謗詩,但由於家庭連帶關係,仍遭受降職處分,調到高安,任筠州酒監。

王鞏有畫才,長於詩。若精通為官之道,王鞏當時對蘇軾應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然而,顯然王鞏是個超凡脫俗,不為現實牽制的性情中人,可能這也是寓娘鍾情於他的原因。蘇軾守徐州,鞏往訪之,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軾待之於黃樓上,對他道:“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軾得罪,鞏亦謫賓州。御史舒亶奏曰:“(蘇軾)與王鞏往還,漏洩禁中語,陰同貨賂,密與宴遊。”於是時任秘書省正字的王鞏不久便被貶到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

王鞏是被貶得最遠、責罰最重的。這使蘇東坡很內疚,說:“茲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元豐四年(1081),蘇軾有《次韻和王鞏六首》,其一雲:

“欲結千年實,先摧二月花。故教窮到骨,要使壽無涯。久已逃天網,何而服日華。賓州在何處?為子上棲霞。”

從1079年12月到1083年10月,王鞏與寓娘一起生活在賓州。王鞏在賓州潑墨吟詩,訪古問道,寓娘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催促奮發。後來,王鞏奉旨北歸,得以宴請蘇軾。

蘇軾發現雖遭此一貶,王鞏不但沒有通常謫官那種倉皇落魄的容貌,還神色煥發更勝當年,性情更為豁達,不由疑惑:定國坐坡累謫賓州,瘴煙窟裡數年,面如紅玉。在逆境中,精神不倒,技藝大進,著述不絕,尤為坡所折服。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免於消沉?王鞏笑了笑,叫出寓娘為蘇軾獻歌。

王鞏告訴蘇軾,這幾年來多虧寓娘陪伴他在南疆僻嶺的賓州度過了寂寞艱苦的歲月。蘇軾問她:“嶺南應是不好?” 寓娘答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雖然,這句話並不是寓娘首創,白居易有詩云:“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卻可見寓娘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子。

沒想到一個柔弱女子竟可以說出如此豁達之語,蘇東坡對寓娘大為讚賞,立刻填詞《定風波》一闋: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定風波》傳開後,王鞏與寓孃的賓州之戀也流傳開來,成了堅貞愛情的古典詮釋。《古今情海》就將王鞏的此次官宦沉浮及其與寓孃的愛情載記下來,流傳後世……

當人們面對著命運加諸在身上的苦難時,能夠坦然、豁達地去面對,是一種人生智慧。而這種能於逆境中保持平和樂觀心態的堅持,也許是閱盡千帆,不負此生的最好方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賞心閱目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