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劉更另院士:去西北考察發現提高糧食產量的重大戰略關鍵

【圖文由“中國科學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眾號原創,轉發請申請授權。】

1959年5月15日,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來了一位剛從蘇聯回國的“洋博士”。這位“洋博士”在蘇聯學習的4年時間裡,如飢似渴地學習以土壤為基礎的耕作學,並廣泛汲取各種與農業有關的知識,掌握了大量土壤耕作學的最新成果。

劉更另副博士文憑

當時土壤肥料研究所正在召開土壤肥料研討會,會議集中了北京地區所有的土壤肥料方面的專家、教授,討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土壤肥料如何發展、如何演變的問題,同時總結正在開展的全國土壤普查及土壤肥料科學研究成果,儘快制訂全國土壤肥料工作5年研究規劃。“洋博士”旁聽會議,不料卻被農科院院長當場“點將”:“劉更另,這個工作你負責吧。”

這個年輕的“洋博士”就是劉更另,多年以後成為我國著名土壤與植物營養學家、土壤肥料長期定位監測的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更另

剛入職的劉更另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一任務。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6 月初,他組織土肥所科技人員先來到西北進行土壤情況的實地考察。

考察中,劉更另發現西北土壤過於貧瘠,糧食每畝產量普遍僅 110—150 斤,部分特乾旱區有時候甚至顆粒無收。

劉更另覺得應該總結出一套理論來指導老百姓利用好土地,提高糧食產量,從而擺脫我國糧食緊缺的狀況。

考察進行了一個多月。回到北京後,針對西北土壤乾旱少雨、地勢複雜、土壤貧瘠的特性,又結合全國土壤普查提供的大量資料,劉更另感覺西北地區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培肥耕地、改良土壤。由此,一個新概念——農業土壤,在他腦中逐漸成形。

8月上旬,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土壤普查彙報和深耕改土學術會上,劉更另向大會作了“關於農業土壤的幾個問題”的報告。他在報告首次提出了“農業土壤”的概念,受到與會者的普遍重視。

劉更另提出,農業土壤就是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礎上,透過人類生產活動,如耕作、施肥、灌溉、改良等綜合作用下而形成的土壤。在此之前普遍認為,土壤是獨立於農業之外的歷史自然體。美國土壤學家甚至提出“土壤歸土壤,農業歸農業”的論點,把土壤和農業對立了起來。

劉更另認為,土壤科學首先要為發展農業生產服務、為糧食增產服務,“農業土壤”應該首先得到深刻的研究和重視,它是關係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劉更另提出了農業土壤的概念並針對性進行研究,使得農業土壤的生產潛力被進一步挖掘出來,成為我國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

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劉更另系統研究了南方低產水稻田改良,首次從鴨屎泥田冬幹水稻“坐秋”中發現該現象為土壤缺磷所致。他提出南方低產田施用磷肥,防止水稻“坐秋”,種植冬季豆科綠肥、以磷增氮,為發展“雙季稻綠肥制”提供了重要科學根據。

新的耕作制度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每畝增產稻穀150—200千克,1965年被列為“國家重大科技成果”,並在南方推廣,該年僅湖南一省就增產稻穀1。8億千克。

1978年,劉更另做為第一完成人,獲湖南

70年代初,劉更另又和科研團隊進一步發現南方稻田土壤鉀素養分與與水稻生長髮育之間的相關性。他提出必須施用適量鉀肥,創造良好的土肥條件才能保證雙季稻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提高籽粒重量這一新的理論依據。湖南省衡陽地區接受了他的理論建議,8個縣360多萬畝晚稻,連續五年大增產,平均每年增產稻穀18。6%,晚稻總產量增加5。6億千克。

文:採集工程專案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資料:

1。《大地情懷——劉更另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2。本文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