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寧夏平羅:創新驅動來助力 工業轉型再升級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工業轉型升級是我們縣的重大任務。為打好這場戰役,走出一條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路,我們將從‘調、轉、控、引、培’五個方面發力。”8月2日,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建軍表示。

位於寧夏平原北部的平羅,黃河縱貫南北,湖泊星羅棋佈,土地一馬平川,是交通要地、資源富地、產業重地、投資福地,先後兩度躋身“西部百強縣”。

就在不久前,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能力,該縣又制定了深入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行動三年方案(2022-2024年)。

未來,平羅縣工業發展將打造一個產業結構有最佳化、創新能力有提升、叢集培育有推進、綠色發展有成效的新格局。

工業執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提起平羅濱河碳化矽製品有限公司,都說它是科技創新的“寵兒”。

這是一家以碳化矽冶煉及製品、特殊合金、電石化工、工業尾氣生物質乙醇、發電(火電、光伏)、新材料、建材、金融物流為主導產業的民營企業。公司自2005年創立以來,始終秉承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實行原料無害化、廢物資源化、生產清潔化、生產智慧化、過程數字化的“五化”,快速成長為行業標杆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碳化矽行業國內對標標杆企業、自治區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一個個榮譽閃耀。2021年,公司實現產值71億元,利稅達1。38億元。

它是平羅縣企業培育成效的縮影。

近年來,該縣透過實施“成長、上市”培育工程,累計新增入規企業112家,規改股企業4家、進入上市培育庫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7家、“專精特新”示範企業26家、自治區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43家、自治區科技小巨人企業19家、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企業16家、行業領先示範企業6家、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4家、企業技術中心4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開展對標工作,對標率為100%。

與此同時,一批傳統工業加快轉型升級。

培育規上企業167家、科技型企業125家,平羅工業園區獲評國家級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透過轉方式、調結構、換動能,縣域經濟發展開創了總量擴大、質量提升的全新局面。

“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我縣工業執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有進態勢。”徐建軍說,2020年、2021年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產值398。8億元、579。33億元,預計2022年全年工業產值有望突破700億元,近三年每年增長超過100億元。

力爭透過“五個發力”,繪就藍圖

“預計到2025年,平羅縣製造業佔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5%以上,輕重工業比由3。3:96。7增加到5:95;培育產值過100億級企業5個以上,培育產值過100億級產業叢集6個以上。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穩定在65%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徐建軍介紹。

他強調透過“五個發力”,繪就一幅宏偉藍圖。

“調”,圍繞建設國內、區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新材料生產研發基地目標,推進傳統產業綠色發展、新興產業集聚擴能,打造化工新材料、電池材料、矽材料等產業“小高地”,推動產業結構、產能結構、產品結構最佳化調整。

“轉”,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深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壯鏈,加強產學研合作,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加快發展方式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控”,找準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堅持“節能優先、量能而行”,嚴格落實高耗能行業等量或減量置換原則,從嚴控制存量專案新增用能,合理安排新建成專案投產時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堅決守住能耗雙控底線,實現碳減排目標。

“引”,紮實開展“六爭兩招兩引”活動,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聚焦9個重點特色產業發展方向,緊盯重點專案上下游產業鏈條,高質量謀劃和招商引進一批大專案、好專案,增強發展後勁。

“培”,培育發展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環境汙染少、能源消耗低的新產業新業態,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主體,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根據《方案》,預計到2025年,平羅縣工業經濟將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創新驅動支撐增強、畝均產出效益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凸顯,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力爭初步形成工業高質量發展新體系,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徐建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