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新徵程 再出發|轉型篇(下):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青島躋身“優等生”行列

風口財經記者 白菊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5月,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將其作為破解發展瓶頸制約、實現轉型蝶變浴火重生的“金玉良方”。

“雙碳”背後的綠色發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多維提升。減排不是減生產力,而是要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對於山東經濟龍頭青島來說,“雙碳”是任務,也是機遇。當下,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一場關係發展全域性的深刻變革,在青島全面開啟、縱深推進。越來越多青島企業向“綠”而行,在“雙碳”新賽道上擁有更多主動權。

每年節約熱量20餘萬噸

提到化工企業,總會想到汙水橫流、跑冒滴漏的場景,似乎很難與“綠色”聯想在一起。從青島市區驅車近一百公里,來到位於西海岸新區董家口迴圈經濟區的青島海灣化學有限公司,這個國家重點氯鹼企業、中國化工500強企業,打破了外界對傳統化工產業的“偏見”。

綠草成蔭的廠區,看不到化學品原材料,也聞不到化學品的氣味,聽不到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生產區域,條條管道盤根錯節,裝置高效作業。“人在園中走,廠在林裡藏”的花園式化工廠已然成為現實。

據介紹,海灣化學率先淘汰了企業使用30多年的電石法PVC生產工藝,選擇了國際最先進的乙烯氧氯化法生產工藝路線。這一舉措,讓海灣化學徹底告別了128噸/年的汞觸媒消耗,成為全省第一個淘汰傳統電石法工藝的企業,獲得國家清潔生產工藝850萬元的獎勵。

此外,海灣化學將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熱併入管網利用,以及應用迴圈水氣化低溫乙烯工藝,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節約用熱量20多萬噸,降低生產成本2500多萬元,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節約資金逾720萬元。

今年1月,工信部公佈2021年度綠色製造名單,海灣化學奪得全國“綠色工廠”稱號;在2021年山東省工信廳公佈的首批綠色工廠名單中,海灣化學登榜,是青島4家上榜企業之一。

在青島,綠色高階化工的“樣板間”遠不止這一家。

在賽輪集團,以液體黃金輪胎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成果的突破,掀起了一場“綠意”盎然的變革。

資料顯示,以商用車為例,一輛使用液體黃金輪胎的卡客車每行駛100公里,可節油2-7升。一輛卡客車行駛20萬公里,則最低可節油4000升,從而減少10。6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賽輪輪胎

今年6月1日,山東省工業廳釋出2021年度山東省綠色化技改十大優秀案例,賽輪集團“輪胎智慧工廠綠色化技改專案”入選;6月15日,山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公佈2022年省級綠色工廠名單,賽輪集團入圍省級綠色工廠。

據介紹,賽輪集團透過可再生原材料替代、橡膠新材料應用、“橡鏈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節能環保工藝,實現工廠製造端能耗降低36%以上。

“青島製造”助力“雙碳”目標

《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實現“雙碳”,要深度調整產業結構。一方面,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當下的青島,企業不僅在研發生產全產業鏈向“綠”而行,“雙碳”賽道正湧現出越來越多“青島面孔”。

碳排放檢測監測是實現“雙碳”目標基礎且關鍵的環節,可以為建立和完善能耗統計、能效測評、用能標準提供可靠的資料支援。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位於青島高新區的青島嶗應海納光電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對碳排放檢測監測環節進行佈局。

記者瞭解到,化工行業的排氣煙囪高且大,工作人員抽檢碳排放量時扛著大機器上上下下很困難。為方便檢測企業碳排放量,嶗應海納光電自主研發了行動式碳排放分析儀,主要檢測固定汙染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分析儀整機輕便小巧,總重量只有5千克,精度卻可以達到2%FS(滿量程),還配備有無線操作器。

據介紹,目前行動式碳排放分析儀已經上市,未來,嶗應海納光電會繼續推進碳排放監測產品的升級,並推出碳排放線上監測產品等,在國內新型環保核心領域展現“青島製造”的實力。

從嶗應光電環保產業園向北,驅車7公里,來到青島盤古智慧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這是競逐雙碳賽道的又一“青島選手”——一排排生產線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每分鐘,有超過7萬套來自盤古智慧的潤滑系統在風電機組上穩定地執行著。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中國的能源體系朝著綠色、清潔、低碳的方向轉型。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海上風電產業正成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去年,山東提出了海洋風電裝備製造領域的千億級產業發展目標。《青島市“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推動海上風電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海上風電裝備製造企業。

在這一“風口”行業裡,盤古智慧逐漸成長為中國風電高階裝備製造業的硬核科技力量。

青島盤古智慧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統計,2018年至2020年,盤古智慧在風力發電類集中潤滑系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7%、42%和54。8%,連續多年排名市場第一。目前,盤古智慧已成為行業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企業,每年大約55%的新增裝機量都為盤古智慧持有。

經濟提質領跑關鍵所在

越來越多的城市意識到,“雙碳”帶來的變化不僅限於能源領域,背後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多維提升,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機遇。把握住了,就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青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基本建成美麗青島,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質量、綠色發展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遠景目標。

在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邁出關鍵步伐”的目標,爭創海洋碳匯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自然碳匯交易中心(山東)落地等具體任務一一點名。

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訊號是: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青島工業門類齊全、製造業基礎雄厚,這無疑給碳達峰、碳中和帶來挑戰。然而,另一方面,豐富的產業場景正是青島“雙碳”戰略落地的天然“試驗場”。 “雙碳”目標推進與實體經濟振興同頻共振,是青島經濟提質領跑的關鍵。

改革存量的同時,青島還在培育增量。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發展積體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慧製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十大新興產業,實施重點突破、跨代趕超,打造一批五百億級和千億級產業叢集,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第41屆中原醫療器械展覽會上的海信醫療超聲體驗區

細究可以發現,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通常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與國家大力支援發展的綠色低碳產業高度匹配,在助推青島實現“雙碳”目標的同時,重塑城市氣質。

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城市賽道上,青島已經躋身“優等生”行列。

在《中國淨零碳城市發展報告(2022)》中,深圳、北京、青島位列前三甲;在中國人民大學釋出的《“碳中和”中國城市進展報告2021》中,青島在“綠色60”綜合得分中位列前十;在由中國環境科學院等專家領銜的城市碳達峰碳中和指數研究課題組釋出的《中國城市碳達峰碳中和指數(2020-2021)摘要報告》中,青島在110個城市中排名第7。

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以系統觀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用好創新這個“關鍵變數”,青島定能在新發展階段實現全面綠色轉型。青青之島,才能更加綠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