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唐朝以前沒有機關食堂,上完班回家各吃各的,政府不管飯餓著就行了

在唐朝以前沒有機關食堂,上完班回家各吃各的。當然也肯定時不時遇到特殊情況官員會有加班,但政府不管飯,餓著就行了。伙房並不是機關食堂,是古時多人共食或集體的廚房。比如軍隊。另外,示例:清昭槤《嘯亭雜錄·癸酉之變》:“時有數十賊入慈寧宮伙房者, 莊王首射一賊。”這個伙房就是廚房。膳房是對古代御膳房的省略稱呼,掌帝王膳食之所。

古代機關幹部食堂是從唐太宗開始的。

根據《唐六典》的記載,太宗皇帝早年為了開展貞觀時代,因此面對各方面的事情都要進行緊急的處理。唐王朝建國初期不僅關中大旱,而且外部還有突厥威脅,更重要的是,武德法律特別紊亂不堪,需要緊急重新制定。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唐太宗開始抓著自己身邊的這些重臣,每天天不亮就開始上班,然後工作到好晚才退朝。從《貞觀之治》就可以看出來,太宗皇帝很早的時候就把大家給叫了過來,然後經常性的激烈的辯論,關於國家法律的修訂問題,中間大家吵得口水都幹了,但卻沒有水也沒有飯。眼看著自己的手下累得根本吃不消,而房玄齡和杜如晦甚至已經生病了,因此太宗皇帝就決定在朝堂之上開設食堂。給官員們提供一頓免費的“工作早餐”,食堂就在金鑾殿的廊廡下。

不過根據當時的記載,太宗皇帝只負責包早餐,中餐和晚餐並不包。因此大家在天不亮的時候趕過來上朝,可以與太宗皇帝邊吃飯邊商討國家大事。當然了,大家在吵得非常激烈的時候有酒有水,而且還有其他的補給用品給大家使用。

不久之後,唐太宗又決定把這個政策推廣到了京師其他官署和各級地府,鼓勵官員們延長上班時間,成為了定製。唐朝三百年,幹部食堂已經得到普及,以後每個朝代都把這種制度沿襲了下來。

古代食堂,標準名稱為“公廚”。古代食堂雅稱還分為不同的型別,如果天子請客就叫“天廚”。只要是在一定品級之上的地方官員到京城來回報工作都可以去“天廚”用餐。不在出席朝會範圍之內的在京官員都可以在本部門公廚享用工作餐,被稱為“百司官廚”。在百官中檔次最高的就是宰相辦公的政事堂廚,被稱為“堂廚”。

各級地方政府及中央各有關部門的派駐機構,亦各有本署公廚,如“縣食堂”、“判曹食堂”、“孔目院食堂”、“節度使院食堂”等名目。另外,所有上述公廚在為官員們提供工作餐的同時,還要另辦專供吏員即一般科員或辦事員吃飯的食堂,稱“吏廚”或“府史廚”等。

根據《唐六典》卷四所載,凡常參官員的“朝食”,都依品級高低訂有標準,如四至五品的標準是菜餚七盤,細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其他若干;六至九品的標準是菜餚五盤,白米二升,面一升一合,油三勺等等。大家根據自己的品級各據一幾、席地而坐,由侍役舉案(托盤)分配菜餚。

由於實行分餐制,個人吃不完或者不想吃完的食品,可以自行帶走。《因話錄》卷三記,貞元初年,洛陽物價翔貴,一般人家捨不得吃好東西。河南府兵曹庚倬因有一頓午餐可享,每次都省下一份打包帶回去,給守寡在家的姐姐品嚐。起初,同事們多笑他寒酸,“後知之,鹹嘉嘆”。

為了一頓飯,就餐者往往風雨無阻。

或許是家裡窮,或許是幹部食堂伙食確實好,古代不少官員很在乎這頓飯的。

清朝崇彝在《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一段回憶,頗為有趣。光緒時,作者在京師都察院供職。照慣例,“每夏季改早衙”,食堂裡的午餐供應也改成早餐。院中有位吏科給事中陳應禧,“每日必到署,雖陰雨,持傘涉水,無不到者,其實為早餐也”。七月初的一天,作者值夜班,早晨起來,“大雨如繩,司中無人”,暗忖這位陳御史大約也不會來了,豈知茶役走來說:“開飯否?後堂陳老爺待之已久,專候老爺同餐!”

幹部食堂制度在明朝走過一段彎路,曾經被最“摳門”的朱元璋取消過。明人餘繼登《典故紀聞》卷五中,有一段“洪武間,朝參官皆賜食”的記載,又稱“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以供給為難,始罷之”。國家財政緊張到了這種地步,連官員的一頓工作餐也管不起了,朱元璋實在不容易啊。好在朱棣上臺後,又恢復了幹部食堂制度。

清朝的幹部食堂最豪華,特別是在嘴巴饞、求口福之乾隆皇帝當道的年代,上行下效,那些生財有道、“效益”極高的單位,幹部食堂可與五星級餐廳相媲美。據《水窗春囈》介紹,當時各地河務機構的食堂,“其餚饌則客至自辰至夜半不罷不止,小碗可至百數十者。廚中煤爐數十具,一人專司一餚,目不旁及”。當時能夠全天供應工作餐,餐桌上擺上百個小碗,每個廚師只負責做一道菜,可謂非常奢侈了。

實際上,這樣的弄法使得國家財富消耗嚴重,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引發了劇烈的貪汙現象。不少的官員從中撈取好處,而且還有很多人直接打包帶走,而負責做飯的廚師與太監更是內外勾結,大量的貪汙受賄,可以說在清朝時期機關食堂開始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