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泰坦尼克號和它的第一次航行中發生的世紀大海難,事故讓人難以置信

想必讀者們一定知道著名導演卡梅隆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和羅伊·貝克導演的《冰海沉船》,這兩部電影的背景故事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這艘客輪的大名不只是它在1912年創下了當時世界紀錄的客輪,更因它在第一次航行中發生的世紀大海難事故而令人們永世難忘,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坦尼克號和它的第一次航行也是最後一次航行。

泰坦克尼克號客輪是上個世紀初,1912年創下了世界紀錄的巨型客輪,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2萬噸。並且它是由著名的海軍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斯設計的,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因此獲得了“永不沉沒的巨輪”稱號。

這艘被賦予了不沉之名的豪華客輪,自然也擁有一流的服務,它裝備了先進的洗衣機,船上不但擁有一流的廚房為乘客們提供優質的高檔食物,還有這運動場和娛樂場供乘客們消遣,更重要的是它的船長是經驗豐富的愛德華·史密斯,一位擁有12年航行經驗的皇家海軍預備役“老海員”。

這位經驗豐富的船長曾常年在波羅的海,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航行。他恪盡職守,嚴於律己,對水手們的教導也非常有方。儘管他的船隻也曾出過幾次事故,但他都能領導船員們化險為夷,所以他是白星公司的王牌船長,由他來負責泰坦尼克號的首航再令人放心不過了。

在這艘“創世紀客輪”的首次航行中搭載了多達近三千名船員和歐洲名流,根據計劃它將穿越北大西洋然後抵達美洲。白星公司為了安全的完成這艘巨型客輪的首次航行,精心的為泰坦尼克號選擇了一條安全的航線,愛爾蘭——聖皮埃爾島——新澤西航線,泰坦尼克號將避開北大西洋最危險的海域完成自己的首航。

然而任誰也沒有想到,這艘載滿偉大,希望,浪漫的巨型客輪駛離港口幾天後,報紙突然刊登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訊息。足足有1500人在這次悲劇的海難事故中喪生,倖存者回憶稱泰坦尼克號是因為撞上了冰山而沉沒的。那麼這艘貨輪為何和撞上冰山呢?它又是怎麼樣沉沒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探討泰坦尼克的沉沒之謎。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坦尼克號的設計,在當時為何被稱為先進且不沉之船?前文提到了,它的主要設計師是著名海軍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斯。這位新銳工程師在28歲時就進入了“惠靈頓11號”工作,也正是這一年他加入了海軍工程師學會,僅僅在6年後,這個年輕人就成了船舶設計領域中名聲大噪的天才。

1907年的時候,安德魯斯接受了白星公司的委託,開始著手設計泰坦尼克號和它的姐妹艦。由於這艘巨輪將會在北大西洋航行,因此安德魯斯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建造船舶所使用的鋼材,他為泰坦尼克設計了一個嚴格的金屬效能指標。首先船舶的水線部分的船殼必須採用耐低溫且抗撞擊的合金鋼,其厚度達到了4釐米,這個書面標準已經非常接近當時破冰船的船殼了,理論上來說它的船殼足夠堅固。

在確保了金屬效能後,安德魯斯為這艘長達269米,寬28。1米,高32米的巨輪——泰坦尼克設計了多達16個主艙室,每個艙室被15個艙壁隔開,並且裝備有足夠的水密門。在緊急時刻這些水密門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阻止海水進入船體內部,保證船隻擁有足夠的浮力可以懸浮在水面上。

考慮到安全起見,安德魯斯為泰坦尼克號設計了多個非常簡潔的逃生通道,在必要時刻船員們可以引導乘客從不同的通道迅速而有序的逃生。同時安德魯斯還為泰坦尼克號設計了48個大型救生艇和64個小型救生艇搭載點位,和足夠的救生圈分放區域,這樣可以滿足4000人的逃生需求。

船隻的動力艙位於最下層,這一區域幾乎被髮動機和鍋爐,發電機和燃料儲藏室完全佔據。其中燃料儲藏室可以容納下6611噸煤炭,發動機組由三個往復式四缸蒸汽機和一個低壓帕森斯渦輪機組成。它可以為泰坦尼克號提供多達3萬馬力的動力,讓船舶以最大43公里/小時的速度航行。如此巨大的船舶擁有如此快的速度,這在當時也是非常罕見的。

由此不難看出,這是一艘設計上非常優秀的商用船隻,它在很多設計上都達到了軍艦或者破冰船的標準,足以滿足在北大西洋航行的需求。不過在90年代的時候,一些材料學家得出了當時採用的鋼材並不能滿足在極寒水域航行需求的結論,這些鋼材在極寒水域會變得異常脆弱。但這是以90年代的標準而言,事實上在當時這些鋼材都是最好的,採購它們的時候都做了嚴格的取樣測試,沒有任何質量缺陷。

1911年5月31日,完成建造的泰坦尼克號舉行了下水儀式,前來圍攻的群眾多達10萬餘人,另有多名英國貴族和知名商人參加了下水儀式典禮。而這一條它也正式獲得了“泰坦尼克”的名字,這艘滿載排水量達到5。2萬噸的巨輪註定要載入史冊。

當時白星公司正在拓展一條從利物浦到美洲的特快航線,這條航線經過北大西洋海域,但距離北極圈很遠,相對安全許多,在前四年的商業航行都非常的順利,所以泰坦尼克的首航也就決定走這條航線。

負責帶領泰坦尼克號穿越這條航線的正是經驗豐富的老船長——愛德華·史密斯,由於我們在上文提到了他的經歷,所以就不再多費口舌。在愛德華的麾下一共有884名船員,除了負責操控船隻和必要裝置的骨幹力量,大部分船員都是經驗豐富的海上打工者,他們常年在海上謀生,只要做一些基礎逃生和服務訓練就能很好的為乘客服務。但很顯然給他們熟悉船隻的時間並不充裕,因此後來很多人因為未能順利找到逃生通道而葬身海底。

而管理船隻的核心成員包括了:副艦長——亨利·沃爾頓,他是一名有近20年航行經驗的英國皇家海軍預備役軍官。首席大副——威廉·麥克馬斯特,是位蘇格蘭老水手,他航行經驗豐富,行事風格果敢硬朗,甚至有在烏拉圭海域穿越颶風的經驗。而二副——查爾斯·萊特勒爾同樣是經驗豐富的老海員,他做事果斷機敏從不拖拖拉拉。由此可見,核心成員的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他們都是可靠的老手和幹練的領軍人物。

不過這艘船上的核心成員還有另一人,那就是設計師托馬斯·安德魯斯,他負責領導一批應急搶修工人隨船完成首次旅行,在必要的時候他們將為船隻進行故障排查和搶修,以確保船隻能夠安全的抵達目的。

作為當時世界最大客輪的首航儀式,船票竟然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賣光了,許多的社會名流,成功商人,銀行家,企業家,工程師,藝術家都來捧場。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展開了自己的首航之旅,它很快就駛過了安普頓水域,並前往了法國的瑟堡去迎接剩餘的四百多名乘客。1天后泰坦尼克起航,以39公里的速度按照預定航線穿越北

大西洋。最初一些來自紐芬蘭的船隻向泰坦尼克號發出了冰山預警,泰坦尼克號的船員在船長愛德華的命令下,做好了隨時改變航線和躲避冰山的準備。

改變航線其實遠比人們想象要困難的多,這需要向總部和海運管理部門申請報備,並等待海運部門研究預定變更線路上的船隻航行情況,然後才能得出結論是否可以改變航線,向哪條航線變更。

但意外還是在14日深夜發生了,泰坦尼克的瞭望手在晚上11時40分發現了一座冰山併發出了警報,當時在值班的大副威廉·麥克馬斯特立刻下令改變方向躲避冰山,可是由於洋流和泰坦尼克自身航速的關係,規避動作沒能奏效,它還是撞上了冰山。

好在船體的設計足夠堅固,冰山並沒有撕開船殼,但船殼因為裝甲而發生了扭曲導致焊接縫大面積開裂,大量的海水湧入船體內部,很快就灌滿了5個水密艙。如果只是灌滿5個水密艙,那麼泰坦尼克號還能有充足的時間自救,但由於焊接縫開裂的過長,單側進水的可不止5個水密艙,完全超出了安全設計範圍,很快泰坦尼克號開始傾斜。

安德魯斯悲觀的預言泰坦尼克號可能會在一小時內沉沒,而老船長愛德華一邊下令水手組織疏散,一邊設法組織自救,無線電操作員瘋狂的派發著求救電訊,期望周圍船隻能夠早些發現趕來救援。水手們在大副的命令下點燃禮炮和煙花,吸引周邊船隻的注意。

不過泰坦尼克號比設計師安德魯斯設想的要爭氣的多,這艘船一直掙扎到了2時15分才沉沒。包括船長,副船長,大副和設計師安德魯斯在內共有大約1500人死於這次海難,而二副則設法帶領倖存的大約700餘人展開了自救。

凌晨4時到6時,接到求救訊號博爾瑪號和卡帕提亞相繼趕到事故現場,救出了倖存者。當時倖存者回憶自己正處在一處白茫茫的冰海上,四周都佈滿了冰山,他們的小船需要飛行小心的依靠人類划槳來躲避那些龐然大物。

還有一些人描述了泰塔尼克號沉沒時的場景,這艘船的首部最先開始下沉,後來船尾與海面形成了垂直線,不久船身發生了斷裂,泰坦尼克就這樣徹底葬身於冰海之中。

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後,國際海上安全組織頒發了全新的規定,靠近極圈的海域設立了冰山預警巡邏機隊,為航行在周邊海域的船舶提供危險預警。同時還規定了在海面上使用紅色煙花為求救訊號,任何看到的船隻都必須提供幫助。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

《泰坦尼克:致命的航行》

《泰塔尼克號:9小時的地獄》

《泰坦尼克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