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康熙是真正的學霸,成就了自己,卻失去了帝王的風範

很多人推崇康熙為“千古一帝”,這和他的好學不無關係。歷史上,康熙嗜書好學是出了名的。

他很有語言天賦,精通滿、漢、蒙、藏、維等多種語言,在接見蒙古王公時,可以流利地使用蒙語進行交流。

他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積今三十餘年,實亦性之所好。”

他喜讀傳統經典,無論是《周易》,還是《尚書》,抑或是《詩經》,他都能侃侃而談,有自己的見解。對於“四書”,他坦言“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

他熟諳騎馬射箭,喜好體育鍛煉,“年力盛時,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把箭。”

康熙精力旺盛,對什麼都保持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於傳統知識如此,西方自然科學更是如此。

康熙在位時,東西方文化偶爾碰撞,他常常為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而侷促不安。當時朝廷展開了一場天算曆法的大爭論,但無所結果。康熙遂命各位大臣在午門前觀測日影,但他自己又不懂這些。有感於此,康熙發奮學習自然科學。

不久,康熙拜法國傳教士兼科學家的白晉等人為師,讓其擔任自己的科學顧問。白晉等人這一帶,真正讓康熙步入了科學的殿堂。

名師出高徒。康熙在玩中學,在學種玩,很久就有所成就。

於玩,康熙無所不摸。他玩過地球儀,玩過“伽俐略式望遠鏡”,玩過婉轉鳴叫的“機械鳥”,也玩過結構複雜的“金盤式手搖計算機”。

於學,他又似乎學有所成。數學方面,他自己的獨著《御製三角形推演算法論》;醫學方面,他命巴多明將西洋《人體解剖學》書籍翻譯成滿漢文,並將親自實踐,解剖了一直冬眠的熊;天文學方面,他只用了4天的時間,就計算出了太陽子午線的高度……

康熙好學,非常人能比。白晉誇讚“他生來就帶有世界上最好的天性。他的思想敏捷、明智,記憶力強,有驚人的天才。”

康熙這麼熱愛西方自然科學,但為何沒有受到觸動,大開國門來推動清帝國的發展呢?各種原因推測如下:

一是康熙雖然熱衷於學習西方科學,但在內心深處,他對西學的態度比較複雜,甚至將其視為娛樂消遣的東西。對此,康熙曾這樣說道:“天文歷算,為王朝定鼎制歷之所需;西洋銃炮軍器,為護衛王朝‘百年之國祚’之所需;鐘錶器物,則為聖躬賞玩之所需。”

二是如前所述,康熙學習西方科學的初衷是處理政務的需要,更深處講,是為自己的統治服務。以火器為例,康熙雖然看到西洋火器的厲害,但他只是停留在實際利用的層面。為了平定三藩之亂,康熙命南懷仁製造適應南方地形的機動火炮,而當南懷仁“依洋式鑄造新炮”,並進獻《神威圖說》時,其介紹西方的制炮理論和方法並沒有得到推廣。康熙骨子裡重視類似“馬上取天下的”的祖訓,進而壓制火器製造,逮到清朝“機關槍”發明者戴梓被流放瀋陽後,火器發展也漸趨停頓。

三有窒塞民智的嫌疑。塞民智,無非是減少民變的可能,以便更好地維護統治。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故事流傳很廣。外國傳教士給康熙進獻手搖式計算器時,康熙愛不釋手,大嘆絕妙。讚賞之餘,轉過頭就對身旁的兒子說“勿為漢、蒙所學”。康熙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綜合來看,康熙是真正的學霸,成就了自己,在格局上卻失去了帝王的風範。對於西方科學,也只限於吸取有益於維護統治的成分,而掩蓋其背後的學術理論,甚至禁止傳播。關於這一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曾有說法“歐羅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製作之巧,實愈前古。其議論誇詐迂怪,亦為異端之尤。國朝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具存深意矣。”

這種觀念,不僅為康熙所支援,更為後來的洋務派所繼承。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世人的短視,直接阻礙了清朝的近代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