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家居

人類的未來關鍵在“太陽”,能源危機,石油資源終將枯竭

如今的科技社會,人類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能源。無論是坐在家裡看電視、吹空調,還是下廚做飯,亦或是駕車出行。這些都需要能源的保障。眾所周知,人類依賴的常規能源有,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等。但是隨著人類的無度揮霍,能源短缺乃至能源枯竭的警鐘已經拉響!

有科學家做出過預測,按人類現在的消耗程度,再過半個世紀,常規的石油資源供應將枯竭。人們常用“富得流油”來形容如今的中東石油大國,但再過幾十年,當他們地下的石油儲備耗盡,你能想象2050年,沙烏地阿拉伯在坐吃山空後,會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嗎?中東地區的石油開採殆盡,人類又會將目光投向何處?

鑑於人類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徹底替換掉石油等化石能源,我們又該何處找“油”?萬幸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勘探、開採、提煉技術提高,我們可以到海洋裡開採石油,也可以透過提煉瀝青砂、超稠油等獲得石油。身為四川人,小編要提一句,國家這些年正大力開採我省的頁岩油、頁岩氣,推動“頁岩油革命”。簡而言之,就是獲取岩石中儲存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四川盆地屬侏羅系陸相頁岩層系,蘊藏了豐富的油氣資源。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耗量的與日俱增,石油資源總會有枯竭的那一天。尋找新的替換能源已是刻不容緩。清潔、易獲取的太陽能,無疑是呼聲最高的。而“開採”太陽能的關鍵工具就是光伏技術,利用半導體在光照下會產生電流的特性。這項技術目前的缺點在於轉換效率低,能量密度低,成本偏高等等。若是這項技術未來可以取得突破,不妨暢想漂亮的光伏板會成為我們住房的牆面、窗戶,僅靠陽光就足以支撐起主人一家的用電量。屆時,城市再也不會有“天羅地網”似的電線了。

解決能源問題,還有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等等方案。不過,人類最寄予厚望的非核能莫屬了。現在的核電站都是依靠核裂變技術,其主要核燃料是鈾235。但是據推算,鈾礦也將在未來200年內消耗殆盡。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人類的最佳選項,也就是創造出全人類期盼了近一個世紀的人造太陽。

我們都知道,太陽就是依靠核聚變發光發熱的。人類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掌握了核聚變技術,這便是氫彈。氫彈爆炸瞬間的威力雖然毀天滅地,但是我們要和平地利用核聚變來發電,造福人類,“可控”成為了巨大的難點。可控核聚變的燃料幾乎是取之不盡的,地球的海洋中儲存著約45萬億噸的氘可以用作核聚變燃料。在月球上更是儲存著超百萬噸的高效核聚變燃料——氦3。

如此誘人的可控核聚變,科學家怎能不加大對人造太陽的研究力度。誠然,可控核聚變的條件實在太苛刻了。太陽的中心溫度達到了一千五百萬攝氏度,再加上巨大的壓力,才使得威力巨大的核聚變“溫順”地釋放了幾十億年。在地球上,我們無法獲得太陽中心的巨大壓力,只得靠提高溫度來彌補,如此一來,溫度就需要上億攝氏度。地球上沒有任何物體能承受這樣高的溫度,只能依靠強磁場來進行約束。這項技術就是磁約束核聚變——托克馬克裝置。

近些年,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各國都有所突破,中國走到了世界前列。2021年5月28日,我國的全超導托克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在1。2億攝氏度成功“燃燒”了101秒。

中國的人造太陽僅僅持續“燃燒”了101秒,就讓全人類如此歡欣鼓舞。可見,可控核聚變離實際應用還有不少差距,科學家樂觀估計我們要用上可控核聚變發的電,至少還得等200年。最主要問題還是“入不敷出”,人造太陽產生的大量能量都必須用來維持磁約束,輸出發電的少之又少。

小編覺得,當科學家絞盡腦汁為全人類的能源問題尋找出路時,我們普通大眾也需時刻謹記“節約”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