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商朝滅亡慘狀難以想象,50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攜妃子自焚

人們口中常說的形容壞人的有一個詞叫做“

助紂為虐

”,這其中的典故就是來自歷史中的一位暴君——商紂王。電視劇《封神演義》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昏庸、殘暴、無能的商紂王形象,在後來的劇情發展過程中,周武王集結兵力一舉拿下了商紂王,觀眾在看了這個情節之後都拍手叫好。

畢竟,先走入人心的是商紂王的殘暴形象。但終歸文化作品還是經過渲染的,並不能還原歷史的真實樣貌。

在文學創作的過程中,有時為了更好的渲染就會使用一些誇張、對比等手法,這樣的情況下歷史就會有失偏頗

。除此之外,最大的偏頗就是創作者的一個立場。

商朝由盛轉衰,內外交困

商朝也是一個有著將近六百年曆史的王朝,在紂上位後便開始逐步走向了

下坡路

。而此時的商紂王可謂是內外交困,

雄踞關中的周武王把周部落經營的風生水起,實力逐漸強盛,不斷蠶食著商朝邊緣的國家,擴大著自己的力量

。開始出現兩家對壘的局面。

在周武王起了殺心的時候,商朝的百萬軍隊正在和夷人作鬥爭,這對於周部落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好時機

。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周武王召集各位諸侯,在盟津這個地方商討如何趁虛攻進商朝,總的算下來當時的周部落的軍隊可達到四萬多人。

據史料記載,商朝的國都距離盟津非常的近,在商紂王知道了這件事情後感到非常的害怕、惶恐。

因為商紂王深知自己身邊並沒有強大的軍隊,軍隊的主力都去與夷人對抗了,況且朝歌城內沒有很多的戰車可供使用,是抵禦不住對方的強烈衝擊的

。在這一刻,上天的天秤似乎就已經開始偏斜。

牧野之戰周武王佔盡上風

儘管是這樣的局面,商紂王也是不願意坐以待斃的。

在倉促之間,商紂王只得召集大量的奴隸,把他們武裝起來保衛自己的國家,前仆後繼的奔赴牧野進行會戰

。關於商軍總兵力的記載在很多史書上都是不一樣的,有記載為七十萬的,也有記載為十七萬的,這些都證明了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商軍在人數上是更勝一籌的。

如若在戰場上沒有發生意外,那麼是完全可以遏制住周部落的進攻的

。但是在兩軍進行交戰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商朝的這個由奴隸組成的軍團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在面對敵人如虎入山般的進攻後,他們紛紛棄甲逃竄。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有再多的人也會變得七零八落,周部落乘勝追擊,把他們迅速包圍。

商紂王在知道是這樣的結果後,舉火自焚,最終以悲劇收場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會是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真實的武王伐紂

在後來,人們根據史書對武王伐紂這場戰爭的“

正義性

”產生了猜疑。據說,在周武王進入朝歌城後對於已經燒焦的商紂王屍體進行了又一次的摧殘,連射三箭。這樣看來,周武王對商紂王的屍體進行這般侮辱一定是包含著私情的,估計是在報復當年商紂王囚禁了他的父親。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周武王真的是體恤民情,想要拯救處於水火中的百姓的話,那麼他在攻打商朝勝利後最應該做的就是解除苛政,安撫百姓。

但是歷史中周武王真實的做法卻是大肆的屠殺商朝的官員,這顯然不是為了整個國家考慮而做出的決定

。除此之外,他還大肆的抓捕農民,強迫他們成為奴隸。

這樣看來,周武王的真實目的就是掠奪土地、金銀珠寶

。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安慰到長久處於戰亂之中的百姓,許許多多的百姓並不接受他的統治,甚至有一些百姓成群結隊地逃往邊境地區。在一些史料中還有顯示,一大部分百姓竟然跟著商紂王的叔父到達了朝鮮半島上,並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在一些史料中還有顯示,一大部分百姓竟然跟著商紂王的叔父到達了朝鮮半島上,並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結語:

在人們的心中武王伐紂就是一場

以少勝多、正義的戰爭

,不僅僅推翻了殘暴的商朝統治,而且為西周時期思想交融、禮樂文化繁創造了一個有利的環境。但是終究周朝還是一個奴隸制的社會,並沒有進步到哪裡去。在商紂王殘暴的基礎上人們就把所有商朝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商紂王身上,這是有失偏頗的。

參考文獻:《史記》《尚書》《逸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