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走近道教:葫蘆為何是道長最愛的“法器”之一?

說起葫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五千年的華夏文化中,它一直被當成是一種吉祥物。葫蘆的諧音為“福祿”,其植物的根莖又叫蔓帶,諧音為“萬代”,合在一起就是“福祿萬代”,具有十分吉祥的寓意。古人常常在房中懸掛幾枚葫蘆,或者是將葫蘆的形狀作為一種吉祥圖案運用在建築、物品上,以此來達到趨吉避凶的妙用。

在許多影視作品裡,葫蘆具有神奇的威力。像《西遊記》裡,銀角大王手拿紫金葫蘆,只要叫聲某個人的名字,其若應了,就會被裝進葫蘆裡面,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靈符,一時三刻就會化為膿水。

還有就是我們童年的回憶——《葫蘆兄弟》裡的七個葫蘆娃,他們是由一顆寶葫蘆籽長大後,藤蔓上結出的七個葫蘆變來的,個個都身懷本領。而神話劇裡的仙人們,也是將葫蘆作為隨身攜帶的“標配”,南極仙翁的柺棍上常常掛著葫蘆,裡面是可以長生的仙藥;酒劍仙的葫蘆既是存酒的酒壺,也是飛行的工具。

那麼,神話傳說裡的葫蘆為何會有這些神奇之處呢?這與道教文化是分不開的。道教傳承了華夏文化,同時也在影響著中華文化,很多民俗節日、生活習慣等都有道教的影子在裡面。而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因此很多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也帶有濃厚的道教元素。葫蘆與道教文化也有著很深的不解之緣。

據葛洪所著的《神仙傳》記載,汝南城有位叫壺公的老翁,每天都會揹著一個大葫蘆到市場上賣藥,他賣的藥非常神奇,病人吃完就可以痊癒。等集市散去的時候,老翁竟然跳進葫蘆裡不見了,不過集市的人都看不見這個奇觀,只有一位名叫費長房的人能看見。

於是,費長房決定一探究竟,每天殷勤伺候壺公,壺公被他誠心打動,告訴他等三更之時找他,並讓費長房跟他一起跳入壺中。來到葫中,費長房才發現裡面大有天地,只見裡面是富麗堂皇,還有美酒佳餚。費長房與老翁喝完美酒之後,二人又跳出了葫蘆。

葫蘆既能盛藥,又能變出美酒,還是神仙出入的洞天福地。因此,在道教文化裡,葫蘆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法器,道教認為葫蘆能吸收天地間包括煞氣在內所有的氣,具有有驅邪避禍之效,同時也將修行者追求的仙境描述為壺中日月。

道教徒在煉丹時,常常會用葫蘆來盛放丹藥,這就可以理解為何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製的九轉金丹要用葫蘆來裝著了。葫蘆也是道教八仙之一鐵柺李的法寶,鐵柺李的葫蘆,內有乾坤可裝萬物,既能裝美酒,也能裝救人的仙藥,同時可以變大成為渡海的工具。另外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化身之一眼光娘娘,她在濟世度人醫治世間的眼疾時,也會隨身攜帶盛藥的葫蘆。

葫蘆在道教有驅邪祈福之意,許多人將掛在房中作為風水擺件,寓意福祿雙全,吉祥如意。古代的道長在雲遊掛單時,常常會在身上攜帶著法器葫蘆,不但能作為盛水的器皿,還能作為抵禦邪氣的道教法器,難怪葫蘆會被道長們喜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道家文化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