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王恩榮|夾在骨縫裡的山水——解讀太行閒夫路軍鋒的故鄉詩意

「來源: |濩澤論道 ID:huozelundao」

散人曰:讓名家引領,為草根代言

本文轉載於簡書文學匯

夾在骨縫裡的山水

——解讀太行閒夫路軍鋒的故鄉詩意

文/王恩榮

很幸運我的幾首詩發表在白恩傑老師主編的《天涯詩刊》冬至號上,此刊封面有路軍鋒的相片與詩,我認識路軍鋒就是從這認識的。正如有文章這樣描述:“在這個封面上,路軍鋒面貌清癯,目光深邃。背景深沉,深藏若虛。真是雅人深致,清標出塵——活脫脫一個“太行儒商”。”,儘管我瞭解路軍鋒只能從網路上略知一二,但他的故鄉在太行山,我的故鄉也在太行山,便與我有深深的認同感。而且他的古體詩和現代詩所表達的雄渾的心志、故鄉情結和對故土知性的體驗都深深的吸引了我,在此我解讀他的幾首現代短詩以饗讀者。

王恩榮,網名,雨中思緒集,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人。在《詩刊》、《山西日報》、《都市》、《火花》、《關東詩人》、《長河》等報刊雜誌發表作品。作品包括現代詩、詩歌評論、散文等。

01

年輪

文路軍鋒

春風在柳枝上

抹了一把綠

沒敢駐足

在母親的催促下

羞答答地跑到

太行之顛

含著剛剛融化的雪水

親吻沉睡的愛人

大山開始泛綠

山縫隙傳出的蟲鳴鳥叫

娓娓地講述著

年輪的故事

新的一年又啟動了

這首《年輪》充分體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熱愛之情,第一層:“春風在柳枝上/抹了一把綠/沒敢駐足/在母親的催促下/羞答答地跑到/太行之顛”,看這句我感覺詩人對古詩的造詣也是頗深的,他借化了“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意美,而且現代性的創新了這個詩意。“春風在柳枝上/抹了一把綠”。好一個“抹”字,何其的靈動傳神!把“煙柳”“楊柳風”“楊柳依依”的初春意象一下子帶到我們眼前。我忽然想到“春上柳梢頭,舉頭已見綠”的句子。“沒敢駐足/在母親的催促下/羞答答地跑到/太行之顛”,哦,春風是先經過平原的,然後馬不停蹄地“羞答答地跑到/太行之顛”,而且是“在母親的催促下”,“母親”是大地母親,或者是故鄉。“羞答答地跑”說明春風來的遲緩。但緩則緩也,總比“春風不度玉門關”強多了。

第二層:“含著剛剛融化的雪水/親吻沉睡的愛人/大山開始泛綠/山縫隙傳出的蟲鳴鳥叫/娓娓地講述著/年輪的故事/新的一年又啟動了” ,這層是繼續沿著春風的敘述方向展開的:“含著剛剛融化的雪水/親吻沉睡的愛人”,第一句是實寫,春風上山變冷,所以含的是雪水而不是雨水。第二句就是暗喻了,把太行山比喻成春風的愛人,何其的遼遠博大,這也是詩人的愛了,是詩人對故土的愛。愛的結果:“大山開始泛綠/山縫隙傳出的蟲鳴鳥叫/娓娓地講述著/年輪的故事”,我忽然感覺這或許是寫一段詩人自己人生的經歷,是詩人建立故鄉秀美河山的故事吧。沒有對故土赤子般的心,是寫不出這樣的詩句的。“春風”就是愛,對故鄉的愛,“年輪的故事”是詩人自己的故事。最後一句:“新的一年又啟動了”,既是對自然規律的陳述,也是言志,表明詩人一如既往的建設故土的願望。

02

坐化的村落

文 路軍鋒

行走在太行深山

穿梭於頹廢的村莊

塵土與茅草相伴

青石在路旁冷看

到處有不戴帽的房子

還有脫光衣服的院落

石碾、牛欄

槐樹、老井

早不發光的小路

風蓋住了我的腳印

山中的遺址可能變得永恆

這首《坐化的村落》是對漸行漸遠的村莊的描繪,在中國步入整體城市化的今天具有普遍的意義,是詩人對村莊文明漸趨消退的遺憾和對美好家鄉記憶的呼喚。第一句:“行走在太行深山/穿梭於頹廢的村莊”,村莊的消失是從偏僻的深山老林開始的,在今天飛速發展的時代,這些偏遠的村莊首先被很快的邊緣化,村莊的新生代只好捨棄家鄉,讓生養自己的地方成為永遠的故鄉。村莊的頹廢就是從這兒開始的。而詩人作為已經走出去的遊子,迴歸後眼中昔日的美麗的故鄉變成了什麼樣呢?請看:“塵土與茅草相伴/青石在路旁冷看/到處有不戴帽的房子/還有脫光衣服的院落/石碾、牛欄/槐樹、老井/早不發光的小路”,“塵土與茅草”在侵佔著破舊的院落與村莊、孤獨的青石在路邊冷眼旁觀、房子都塌頂了、院落用來遮擋的圍牆都沒有了、石碾、牛欄、槐樹、老井、小路被塵土與雜草佔領。詩人在描繪這些時,用了詩意化知性的寫生:“塵土與茅草相伴”,“青石在路旁冷看”,特別是把房子都塌頂了說成是“到處有不戴帽的房子”,把院落用來遮擋的圍牆都沒有了說成是“脫光衣服的院落”,把小路被塵土與雜草佔領說成是“早不發光的小路”。這些陌生化的語言,表意性特別強。這樣的描述使語言達到冷幽默的效果,冷敘述裡蘊含著巨大的情感效應,直叫一個遊子潸然淚下,這遠比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悲愴多了。最後兩句:“風蓋住了我的腳印/山中的遺址可能變得永恆”,“風蓋住了我的腳印”,足見其荒涼!“山中的遺址可能變得永恆”,村莊消逝,但文化永存。這就點到題目《坐化的村落》,坐化正是文化。

03

太行村落

文路軍鋒

楊柏的鄉野

小路彎彎

飽含著陽光與水份

特別是秋天

陰雨雨綿綿的季節

你佇立群山和小村拉手的地方

雨水深入山與村的骨骼

雨花踉蹌於瓦溝

淋溼的灰喜鵲縮著頭

看潮溼的麥垛

土丕牆

舔著雨水

聽門口的黃犬汪汪

看一隊旅人

駐足於狼毒花中

等待雨停

等待下山的女人和羊群

“楊柏的鄉野/小路彎彎/飽含著陽光與水份/特別是秋天/陰雨雨綿綿的季節/你佇立群山和小村拉手的地方”,詩人的故鄉到處是楊柏樹,“飽含著陽光與水份”說明這些楊柏鬱鬱蔥蔥,綠的閃光,讓我想到一句“青翠溼人衣”的古詩。“陰雨雨綿綿的季節/你佇立群山和小村拉手的地方”,“群山和小村拉手”,是很詩意化的,現代詩的詩意化是與童心一脈相承的,而童心又是與故鄉相聯絡的。

“雨水深入山與村的骨骼

雨花踉蹌於瓦溝

淋溼的灰喜鵲縮著頭

看潮溼的麥垛

土丕牆

舔著雨水

聽門口的黃犬汪汪

看一隊旅人

駐足於狼毒花中

等待雨停

等待下山的女人和羊群”

這一大段又是對故鄉物象淋漓盡致的特寫:“雨水深入山與村的骨骼”,極言雨水之多,深入骨髓,太形象了;“雨花踉蹌於瓦溝”,說明雨大瓦溝有了流水,坑坑窪窪的因此使雨花踉踉蹌蹌;“淋溼的灰喜鵲縮著頭/看潮溼的麥垛”,這樣的情景我們在小時侯是不是經常見到啊,現在我才理解到,淋著雨它也不忘覓食,好象萬物都有了人的靈魂;“土丕牆/舔著雨水/聽門口的黃犬汪汪”,“土丕牆/舔著雨水”是雨下的大把雨水勾兌在牆上,詩人擬人化成“舔著雨水”太驚奇的比喻,並且牆能“聽門口的黃犬汪汪”,連鎖擬人,給讀者以連鎖反應,更增強對故鄉的情感反應的效果;“看一隊旅人/駐足於狼毒花中/等待雨停”,不管是牆看還是狗看,其實是人看,這就是王國濰的有我之境;最後,“等待下山的女人和羊群”,這就有了地域特色,女人放羊啊!看到此等具有強烈的現場感的詩意陳述,你作何感想?故鄉的物象與詩人的心象的完美融合,使詩人的對故鄉的情感體驗臻於極致,讓我們歎為觀止,我們受感動於一個赤子的魂魄。

04

留守兒童

文路軍鋒

析城山下有個村莊

黃色的山樑上

跑著幾個光腚的孩童

泥巴在腿肚下不停的翻騰

偶爾有老人呼喚

溫暖的陽光下

老人們圍成圈圈

使勁搓著棒棒

眼神還不停地打撈遠方

幾間心疼的老房

掛滿了秋天的金黃

一隻賊瘦的黑狗

汪汪地看著落幕的陽光

這就是生我的地方

也是我快樂的家園

析城山是路軍鋒故鄉詩裡常出現的意象,就象雷霆的官道梁、姚宏偉的烏馬河、張海榮的潘掌一樣。對故鄉的愛,也使他也關注故鄉的留守兒童。“析城山下有個村莊/黃色的山樑上/跑著幾個光腚的孩童/泥巴在腿肚下不停的翻騰/偶爾有老人呼喚”,詩人又在特寫,象電影的蒙太奇:黃色的山樑、光腚的孩童、泥巴在腿肚下不停的翻騰、老人呼喚。這就是活脫脫的留守兒童的場景。“泥巴在腿肚下不停的翻騰”,詩人的觀察細緻到神乎其神。

“溫暖的陽光下/老人們圍成圈圈/使勁搓著棒棒/眼神還不停地打撈遠方”,有留守兒童就必然有留守老人。“眼神還不停地打撈遠方”,打撈的既是頑皮的,收領不住的孫子,也是遠方打工的兒子,一種生命的無奈感體現出詩人的悲憫情懷。

“幾間心疼的老房

掛滿了秋天的金黃

一隻賊瘦的黑狗

汪汪地看著落幕的陽光”

“心疼的老房”,是詩人想念,也是房子太累了成了危房 。“掛滿了秋天的金黃”,是玉米穀物。“賊瘦的黑狗”是獵狗,背後的意象是羊群。“落幕的陽光”是落日,牧歸。

最後一句:“這就是生我的地方/也是我快樂的家園”,點明瞭守望的不只是留守兒童、老人、也是遊子啊!這一簇簇對人生體驗的鮮活畫面,使詩人對故鄉的領悟更加痛切而富有質地,詩人的落筆深入到故鄉的每一個角落。

05

年關

文路軍鋒

大山的深處

有一座掉了門牙的老房

那是父母和我的家

風吹雨打

老房似乎有點飄搖

但它始終不肯挪動半步

房後的老牛一邊啃吃著柑草

一邊斜視著咩咩的小羊

母親端著粗瓷藍碗

怔怔的望著山的那邊

父親叼著菸捲

任雪花漂染著自己的頭髮

此時的我

正馬不停蹄

懷揣著一年的辛苦

奔向屬於自己的國王

……

“大山的深處/有一座掉了門牙的老房/那是父母和我的家”,詩人故鄉的意象似乎離不開“大山的深處”,這或許就是作者寫詩的精神地理就定格在他那個大山深處的故鄉吧。“有一座掉了門牙的老房/那是父母和我的家”,是的,老掉了牙,這是相對於現代文明而言的,象徵著村莊的沒落。“那是父母和我的家”,就是家鄉。

“風吹雨打/老房似乎有點飄搖/但它始終不肯挪動半步”,說明行將沒落的村莊對現代文明的牴觸。雖然飄搖,卻“始終不肯挪動半步”。也表現了詩人能超然的認識這一切,有一種無奈和悲涼的情懷。

“房後的老牛一邊啃吃著柑草

一邊斜視著咩咩的小羊

母親端著粗瓷藍碗

怔怔的望著山的那邊

父親叼著菸捲

任雪花漂染著自己的頭髮”

這幾句又是對故鄉詩意的描述,是詩歌的細節化。用不著比興,僅如實陳述就有無限的詩情畫意:吃草老牛邊吃邊斜視小羊、 母親端著粗瓷藍碗怔怔的望著山的那邊。這些非常形象化的畫面,栩栩如生,特別是“父親叼著菸捲/任雪花漂染著自己的頭髮”,雪花漂染頭髮,既是實寫,也寫出詩人心疼得看著父親一天天被時光漂白了。這寫場景與細節的真切描繪,沒有對故鄉的熾熱的愛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此時的我

正馬不停蹄

懷揣著一年的辛苦

奔向屬於自己的國王”

這最後一句既寫了自己對舊時光代表的故鄉的留戀,也表明了他勇於超越過去走向新生活的決心。這也回到題目《年關》 的含義,年關本就是除舊佈新的轉折時期,正如古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超越了就迎來永珍更新的新的春天。整首詩把一種理解置於年關上,揭示了村莊趨於老化,自然理想的消失,加以詩人對故鄉充盈著主體情緒的生活零散細節的處置應用,物我之間的相互融合,讓詩人的故鄉情結表達的更加豐滿深刻。

如果前幾首詩是寫詩人置身故鄉的建設與超越的思考,那路軍鋒的另外兩首詩《家鄉的紅葉》《歸》則是寫對故鄉的事事物物的追憶和懷念:

06

家鄉的紅葉

文路軍鋒

家鄉的紅葉

一眨眼

燒紅了整個秋天

也深深的燃燒著我的思念

許多年過去了

不知到你是否

還珍藏著那凝血熱戀

我步履蹣跚

隨目光走進紅紅葉脈

這個時候

總有一股未了情

流出兩眼淚腺

“家鄉的紅葉/一眨眼/燒紅了整個秋天/也深深的燃燒著我的思念”,語言不多,卻一下抓住了讀者的眼球。紅葉的意象自古是人們共同的審美,譬如白居易的紅葉詩:。“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文徵明《題畫》“春山何似秋山好,紅葉青山鎖白雲”,還有“紅葉晚蕭蕭”的詩句,再說紅葉意象自古是思念的象徵,這就與故鄉的意象,與詩人在故鄉的初戀很好的融合起來。所以詩人接著寫到:“許多年過去了/不知到你是否/還珍藏著那凝血熱戀”,詩人是自問,實質是表達了自己思念那場愛情的感情。最後詩人寫到:

“我步履蹣跚

隨目光走進紅紅葉脈

這個時候

總有一股未了情

流出兩眼淚腺”

冉冉變老的詩人,會睹物思情,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07

文路軍鋒

楊柏的冬日

雲淡風輕

一座座寧靜的小村

似乎在打坐修行

枯黃的小草

尋找歸宿的路徑

深遠的天空

傳來歸鳥疲倦的叫聲

只有搖擺的松青

喚醒我沉睡的夢境

一碗酸菜手擀麵

抓住遊子回家的心

無論天邊怎樣寬闊

家鄉多麼遙遠

都要揚起回家的帆

路軍鋒的詩對細節描寫的技藝是超凡的,你不信再看他對故鄉冬日的刻畫:“楊柏的冬日/雲淡風輕”,這句是小村冬日平靜的特寫;“一座座寧靜的小村/似乎在打坐修行”,這進一步的詩意化的描寫,使小村冬日的靜活了起來。“似乎在打坐修行”,如何不靜?但靜中有動,修行的人內心是活躍的。“枯黃的小草/尋找歸宿的路徑”,冬日小草枯黃直至消失,這只是在尋找歸宿;“深遠的天空/傳來歸鳥疲倦的叫聲”,這是“倦鳥歸林”的特寫;“只有搖擺的松青/喚醒我沉睡的夢境”,為什麼松青能喚醒我沉睡的夢境?因為松青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可知也。松竹菊是歲寒三友也是文人之友;“一碗酸菜手擀麵/抓住遊子回家的心”,這是每個太行遊子不朽的土生土長的情懷。“酸菜手擀麵”特點抓的很準確,觸動我們心靈的深處。這些對故鄉冬日的特寫,沒有對故鄉的深入重是決然寫不出來的,詩人這樣不厭其煩的對故鄉的回顧,就是為最後一句話做鋪墊:

“無論天邊怎樣寬闊

家鄉多麼遙遠

都要揚起回家的帆”

這就是題目 《歸》的要旨。兒不嫌母醜,葉落總要歸根的。

除以上這些寫對故鄉命運的思考的詩外,路軍鋒還有一些寫靈感的閃爍,從這些詩裡我們進一步看出了他知性的光輝。

08

析城山的黃昏

文路軍鋒

從聖王坪下來

夕陽正被遠山的一角挑著

一群人仰起頭顱

開始朗讀天空

星星慢慢升起

我們趕緊鑽進鋼鐵的空間

追逐前方的鋼鐵

此時的黃昏

有如少婦散亂飄遠的長髮

以淡黃,以繽紛

開始念珠的渾圓

聖王坪瞬間遠遁在黑暗

有小河的聲響從山的背面跑來

有風作伴

車燈下一群雪白從山上滾下

擠滿山路的中央

只聽一聲吆喝,一陣鞭響

羊群跑下路旁升起的炊煙

亮燈的石板房前

一個少婦柔軟的身軀

忽閃忽現

男子漢匆匆歸去

淹沒在女性柔情的叨叨裡

我們在車上有點焦渴與不安

這首《析城山的黃昏》讓我們看到一些目不暇接的新鮮的比喻,“從聖王坪下來/夕陽正被遠山的一角挑著/一群人仰起頭顱/開始朗讀天空/星星慢慢升起/我們趕緊鑽進鋼鐵的空間/追逐前方的鋼鐵”,我們請看:“夕陽正被遠山的一角挑著”,羞殺老掉牙的落日的一切比喻;“一群人仰起頭顱/開始朗讀天空”,“朗讀天空”把古人的“夕陽無限好”的詩句也比得毫無色彩;“鋼鐵的空間”是車子吧,鋼鐵“追逐前方的鋼鐵”,不是絕好諷喻嗎?

人心的鋼鐵化,正是鐵石心腸。

“此時的黃昏

有如少婦散亂飄遠的長髮

以淡黃,以繽紛

開始念珠的渾圓

聖王坪瞬間遠遁在黑暗

有小河的聲響從山的背面跑來

有風作伴

車燈下一群雪白從山上滾下

擠滿山路的中央

只聽一聲吆喝,一陣鞭響

羊群跑下路旁升起的炊煙”

“黃昏/有如少婦散亂飄遠的長髮”,有一種自然形態的風情萬種,風流的美感;“以淡黃,以繽紛/開始念珠的渾圓/聖王坪瞬間遠遁在黑暗”,這是一種永珍皈依於無的佛境;“有小河的聲響從山的背面跑來/有風作伴”,靜極生動!夜的靜,流水聲的動,微風的感覺的動,動靜對立統一;“車燈下一群雪白從山上滾下/擠滿山路的中央”,雪白從山上滾下,夜色朦朧的美,白雪滾在路上,多好的感受!這是牧歸,如何知道的?“只聽一聲吆喝,一陣鞭響/羊群跑下路旁升起的炊煙/亮燈的石板房前”,哦,“一聲吆喝,一陣鞭響”,“升起的炊煙”,是村莊傍晚意象,分明是牧歸。

“亮燈的石板房前

一個少婦柔軟的身軀

忽閃忽現

男子漢匆匆歸去

淹沒在女性柔情的叨叨裡

我們在車上有點焦渴與不安”

“亮燈的石板房前”,是鄉村日出而出,日落而入的歸宿,“少婦柔軟的身軀”“忽閃忽現”讓我們體會到一種鄉村的婷婷嫋嫋溫情。“男子漢匆匆歸去/淹沒在女性柔情的叨叨裡”,柔情的叨叨裡是平常人家。這樣的感同身受,讓我想道宋朝詩人葛天民的《迎燕》:

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

翅溼沾微雨,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世間物類皆如此,這些都讓我們由衷的想皈依在人類的源頭村莊裡。所以最後詩人說“我們在車上有點焦渴與不安”,人之常情,這樣的黃昏都有一種強烈的思歸心理。而且也暗示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給人以一種不安定的感覺。整首詩讓我們皆感覺到物象似曾相識,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而且他的語言毫無陳舊之感。淳樸、趣味、知性。

總之讀了路軍鋒的詩,我感覺好像又返回真正的太行山走了一趟,他雖在商海,卻寄情山水,對故鄉山水體會如此之深,其原因從他的一首言志七絕《商海感懷》可知:“鬥轉霜吹千萬裡,鋒銷劍走十年風。浮生淡看雲帆競,濤裡春秋作釣翁。”。儘管我身在太行卻對太行視而不見,是詩人讓我鄉土精神重歸與再認。我們巍巍的太行,古書云:“鄉音太行,由於“行局之宏”,非“太”不足以當之。(明·唐樞)。詩人潞潞的說:“自戰國起,中國文壇耳熟能詳的文豪大家們相繼步入太行。這些人中有柳宗元、杜牧、程顥、歐陽修、元好問、陳廷敬等。他們無不被這座雄奇的山脈所震撼。”,可見太行山塑造了我們太行山的人,也養育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路軍鋒的詩讓我們處處聞到鄉音,也是他這樣的赤子詩人更加豐富了我們的鄉音,真是王維的“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園聲”(《曉行巴峽》)。最後我再拿出一首古詩獻給也熱愛古詩的路軍鋒詩人,算是對他的讚美吧:

徐南風景最蒼涼,宿子城邊草更荒。

偏是我來新雨後,山花村酒一齊香

(《宿州》清。閻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