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專題研究|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多重視角下的展覽體系架構

田 甜

作者簡介田 甜(1987—),女,南京博物院館員,主要研究方向:

博物館理論與展覽展示策劃。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匯聚著中華文化自信的力量,流淌著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以下簡稱“中運博”)是大運河文化帶、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誌性專案,也是新時代文旅融合在大運河文化展示中的創新性嘗試。隨著博物館內涵的豐富化、觀眾參觀需求的多樣化、展覽闡釋手段的多元化,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文旅融合等多重背景下,博物館的展覽體系如何架構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

本文從文化傳播視角、觀眾體驗視角和文旅融合視角出發,探討多重視角下中運博的展覽體系架構,以期為新時代博物館的展覽策劃提供思考和借鑑。

一、文化傳播視角:大運河文化遺產價值的全面性闡釋

1

主題闡釋的“全面性”和“差異性”

展覽體系是一座博物館的展覽整體結構,體現了各展廳之間以及展廳與博物館之間的邏輯關係。在博物館語境中,闡釋是指將展覽的主題資訊用觀眾易懂和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轉化和展示。因此,展覽體系架構的成功應體現在對博物館定位和宗旨的精準解讀與全面闡釋。

中運博地處江蘇省揚州市三灣溼地公園,其定位和宗旨是集中展示涵蓋大運河全流域,全面反映中國大運河作為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以及大運河帶來美好生活的專題博物館。可見,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是其展覽體系架構的基本特徵。在對大運河文化遺產價值全面性闡釋的基礎上,借鑑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館”差異化視角的策展經驗,立體呈現大運河的歷史和文化。中運博的策展從不同角度、不同選題系統介紹了中國大運河的歷史脈絡、科技發展和人文生態。其展廳總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有14個展示空間,包括2個常設展覽、6個專題展、2個數字沉浸式體驗展、1個青少年互動體驗展、1個小型劇場傳統戲曲展演以及2個臨時展廳。分別從歷史、人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自然、藝術等不同角度對大運河主題進行全面闡釋。

中運博的展覽闡釋既強調大運河文化遺產價值的全面性,又慮及不同選題之間的差異性,是全面性和差異性的結合。如“大運河——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中運博的常設展覽,文物展示最為集中。展覽以傳統的歷史敘事方式立足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宏觀視野,時間跨度從遠古的運河萌芽到現代,對中國大運河的歷史變遷、水利工程成就、國家管理治理、經濟文化生活、申遺保護傳承進行全面性敘述。尾廳對大運河的新時代願景進行展望,全景展示了中國大運河的歷史面貌與文化價值,資訊量豐富。

2

資訊傳播的“系統性”和“可達性”

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博物館傳播的內容具有系統性。博物館依靠文物資源對展品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不同主題的展覽,適於進行大眾傳播,實現大眾共享。其次,博物館傳播的過程具有可達性。博物館的文化和資訊傳播不同於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選擇性,雖然其傳播均是有計劃、成體系的,但是預期目標和參觀效果之間並非完全一致。這要求展覽體系架構從展品的內容組織到展板的資訊形式設計,都要考慮觀眾的認知水平和接收方式,確保在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形成有效的文化傳播鏈。

中運博的展覽體系架構在遵循博物館展覽內容、設計、製作等行業標準規範的基礎上,將展覽大綱、學術研究、圖片資料、展品遴選等轉化為觀眾易於接受的展覽內容設計文字,力求每個展覽的內容設計均結構合理、邏輯清晰、簡明扼要,不同展廳的敘事風格均符合其主題特徵,注重資訊傳播的系統性和可達性。

以“運河上的舟楫”為例,展覽以運河上的舟楫為文化載體,以復原的船模為展品,分為“乘風破浪”“百舸爭流”“兩岸繁繪”三部分,分別闡釋運河上舟楫的演變、型別及其給運河沿岸帶來的美好生活。展覽資訊傳播方式豐富多元,全方位地闡釋運河上舟楫的知識資訊:設有常規的展板、知識窗、說明牌;背景板上有關於重點船隻的延伸資訊,比如船上紋樣、工具的示意圖放大和解讀;20艘船隻利用增強現實(AR)技術直觀展示當時的航行狀況;設有6個多媒體互動屏,介紹所有船模的知識結構,包括船模的名稱、型別、航行區域、航行故事、圖片資料來源以及船模的關聯知識等;復原一艘20米長的沙飛船,觀眾既可以登入船艙一探究竟,也可以站在甲板上沉浸式體驗運河南北城市的民俗風情,觀眾也可在尾廳觀看沙飛船的傳統制作工藝。

二、觀眾體驗視角:新時代博物館參觀的多元體驗

1

參觀體驗的“豐富性”與“趣味性”

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的展品內涵越發豐富,展覽闡釋更加註重分眾體驗。博物館的發展應注重特色和多樣性,不能完全以文物為最基本的生產材料來發展,而應將博物館融入社會發展中,以多元的展示手段滿足觀眾多樣性的參觀需求。中運博的展覽體系架構立足於觀眾體驗視角,將14個展示空間設計得主題鮮明、風格迥異、展示手段豐富且充滿趣味,給觀眾帶來最佳的體驗效果。

如“運河溼地尋趣”是專為兒童打造的自然生態類體驗展,展廳空間構思新穎,融知識性、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以兒童的語言和視角擬定外環與內環兩個展示空間,外環展現運河流域從北到南四個地理空間的典型動植物風貌,內環設計為溼地生態環境的活態微縮場景再現。“大明都水監之運河謎蹤”是面向10—15歲青少年群體的互動解謎體驗展,以“二次元+古風”的設計風格復原運河沿岸的衙署,設計遊戲互動、解密通關,打造一個個沉浸式空間,將青少年從遊戲帶入到虛擬的歷史故事中。“河之戀”是數字化沉浸式展廳,為年輕觀眾打造有創意、有新意的沉浸式體驗,採用“科技+藝術+文化”的手段,以運河之上流動變幻的水、花、船等抽象化、符號化元素,提煉出大運河“水”“運”“詩”“畫”的象徵意義,融自然、藝術與美感於一體,讓觀眾在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空間中與運河文化進行藝術對話。

2

參觀流線的“統籌性”和“舒適性”

博物館的運營理念經歷了從“以物為中心”到“以觀眾為中心”的發展過程,展覽的聚焦點也逐步由“參觀客體”向“參觀主體”轉變,博物館在策劃和設計過程中越來越注重觀眾“覽”的感受。觀眾在參觀流線行走過程中的舒適度和愉悅感是其在博物館獲得良好體驗的重要指標。曲折變化的流線設計讓參觀路徑由單一轉向多元,空間由三維轉化為四維,路徑曲折的策略不僅延長了觀眾在博物館的遊覽時間,還增強了觀眾探索的慾望。當然,要達到良好的體驗效果,僅憑曲折的參觀流線是不夠的,路徑上的空間體驗和視覺景觀的節奏變化才是影響觀眾遊覽品質的決定因素。

為確保參觀流線設計契合展覽體系架構,中運博在規劃之初就同步統籌展覽策劃與博物館空間規劃、展線設計的關係,充分利用建築的空間特色和參觀流線,令14個展示空間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展館的負一層至二層區域。一樓作為觀眾參觀的首選區域,兩側規劃為兩個長條形的基本陳列展廳;中間為“運河上的舟楫”數字沉浸式體驗展廳,根據大型船模展品的特色設計了挑高17米的展廳空間,以便於展線的變化設計。在一樓至二樓之間設定夾層規劃了“世界知名運河與運河城市”展和小劇場,以此來調節一層和二層平面類似的格局以及展廳數量較多的節奏。此外,館方還在二層設定了臨時展廳,展廳空間可根據展覽主題需要一分為二或合二為一,方便參觀流線的調整。

為了觀眾有舒適的參觀體驗,中運博的整體展線疏密有致,在流線變換中注重節奏感,不時給觀眾帶來視覺審美和知識傳播的“驚喜”:在行走過程中創造觀眾與展品交流的機會,在直線舒緩的節奏中穿插密集曲折的趣味知識,在歷史文化的敘述中點綴遊戲互動體驗,從而幫助觀眾在行走過程中無意識地調節身體感知,緩解觀展的疲勞感,提升參觀體驗的舒適度。每個展廳展示內容和表現方式不同,所設計的空間格局和參觀流線也各不相同。

三、文旅融合視角:國家文化公園休閒服務的創新嘗試

1

觀眾參觀的“認同感”和“滿足感”

作為大運河文化帶、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誌性專案以及新時代文旅融合在大運河文化展示中的創新嘗試,中運博致力於打造成為滿足觀眾參觀需求的國家文化公園的示範場所,成為全國各地遊客的旅遊目的地。為此,中運博借鑑了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館”展覽體系架構的成功經驗——“分眾”教育理念,在策展階段就考慮不同型別觀眾的參觀需求,將觀眾根據年齡、地域、參觀目標等劃分組別,在文化闡釋方面涉及地域的均衡性,在展示手段上兼顧年齡的多樣性,以滿足觀眾的差異化需求,讓觀眾獲得認同感與滿足感。

例如,“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反映中國大運河兩岸非遺專案的專題展,從運河沿岸的音樂戲曲、傳統工藝和節慶習俗三個方面,重點展示與大運河直接相關的國家級或地方性代表非遺專案。為了讓各地觀眾獲得身份的“認同感”,展覽挑選的非遺專案充分考慮到觀眾地域的均衡性;觀眾在展廳還可聽到南北各地的方言和民謠。為了讓不同年齡、不同參觀目標的觀眾都能獲得參觀的“滿足感”,展覽注重展示方式的兼顧性:既有常規展櫃展示樂器、戲服、皮影等展品,也有半成品或製作工藝、表演過程的展示;有活態展演展示,在展廳設定戲臺,為戲曲愛好者提供傳統戲曲的現場表演;有數字多媒體展示,觀眾可以在沉浸式的影音空間領略節慶民俗;有豐富的互動體驗,觀眾可以在唱吧互動區體驗戲曲表演,可以動手錶演提線木偶、杖頭木偶,觸控真實場景的年畫“互動門”。

2

旅遊服務的“休閒式”和“一站式”

傳統文化對於提升旅遊品質和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高層次休閒活動,一方面滿足了遊客在遊覽中增進知識的需求,另一方面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巨大貢獻。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不僅是展覽空間,還是文化空間、旅遊空間、休閒空間以及購物空間。中運博致力於打造綜合文化休閒空間,為來自各地的觀眾提供集展覽、學習、活動、劇場、文創、餐飲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one-stop service)。

如“因運而生——大運河街肆印象”引入“實體”經營和“活態”展演模式,展廳可參觀、可體驗、可互動、可餐飲、可購物,觀眾在展廳中可享受文化休閒和旅遊的“一站式”服務。展廳以大運河沿線典型城鎮村落為依據復原街巷建築空間,如街道、商鋪、碼頭、米店、戲樓、民居、牌坊等,觀眾可在街巷中穿梭遊覽。該展廳注重觀眾的穿越式情景體驗,運用科技手段模擬晝夜變幻的真實場景氛圍,從建築形式、裝飾元素、遊戲互動到店鋪商品均蘊含時代特徵,觀眾可在茶館喝大碗茶、聽相聲和評書。為營造沉浸式氛圍,展廳中隱現有地域方言特色的叫賣聲,觀眾可買到大運河沿線的特色非遺小吃和工藝品,如點心、醬菜、剪紙、風箏、荷包、布鞋等,而對於一些需現場加工的特色美食,則可以透過購買“交子”樣式的卡券到公眾餐廳兌換品嚐,以增加餐飲的趣味性。

四、結語

博物館的展覽體系體現了各展廳之間以及展廳與博物館之間的邏輯關係,即博物館的特色主要由展覽組成。博物館的文化傳播效益、定位與宗旨的實現以及觀眾的參觀體驗效果,均與展覽體系架構直接相關。當下,文博事業蓬勃發展,但博物館展覽體系架構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現象:如建築施工先於展覽策劃,展示空間不能很好地滿足展覽主題需求,展線規劃不合理;各展廳之間邏輯關係不成體系,無法很好地闡釋和傳播博物館的主題、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功能;展覽策劃較少從觀眾的視角以及文旅融合的視角考量,博物館的參觀體驗與綜合服務跟不上時代需求。

在國家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建設應以文化服務為根本,關注當下,重視觀眾,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期待。這要求博物館在策劃初期就要對其定位和宗旨進行全面性解讀,深入挖掘博物館資源,多重視角、全方位地架構展覽體系:從文化傳播視角注重主題闡釋的全面性和差異性,以及資訊傳播的層次性和可達性;從觀眾體驗視角打造多元參觀體驗,統籌規劃展覽體系、空間規劃與展線設計的關係,讓觀眾在充滿舒適性和節奏感的參觀過程中擁有豐富而有趣的文化參觀體驗;從文旅融合視角創新嘗試國家文化公園的綜合休閒服務,慮及不同觀眾的參觀需求,為觀眾提供具有認同感、滿足感的參觀體驗以及休閒式和“一站式”的旅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