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天德以興歷史洪流

西方人缺乏歷史意識,西方文化更注重現實力量應對。歷史意識是需要歷史來鑄造,西方世界的歷史缺乏萬源歸流的具象態勢。華夏文明萬古延綿,雖在地域上顯現封閉狀態,但時光久長延續自有內在的特質。這種特質挖掘,顯現就是我們持續復興的本事。歷史經過各種考驗,選擇華夏神州這群人,寄予他們以重望。因為我們萬古常新,審察歷史中最近一次也是當前的一次復興,在危亡的時刻,我們得力西方文明的思想巨樹,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歷史洪流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們選擇順世界潮流而動,得天之助。天者,全世界全人類是也!應全球及大眾的呼籲,自然得天之助,此一呼應,可稱天德。德,得也。此刻復興的事業,得之於全球全人類大融合,於此之中執拗堅守文粹,國粹,民粹的民族和國家,終歸是要衰退,因為有悖於歷史潮流。

在危亡時刻,我們抓緊歷史的脈搏,順應了歷史程序,加入全大融合,憑藉歷史智慧,廣大勞動群眾,成就挽狂瀾於既倒,且藉此衝進歷史潮頭浪尖。我們得之於中華歷史智慧,得之於西方思想,得之於勞動大眾的今天胡成就,這一切的堅持擁有,內他進血肉,這就是德,此德廣而化之,便為天德。

回望我們的歷史,數千年來滄桑變幻,中國人和華夏文明屹立不倒,歷來卻不執天德,愚民,陰謀,武力,頻繁改朝換代,所有歷史事件都印證著分裂,融合,往復的運動不熄,在歷史運動大熔爐中使各民族部落地域文化冶煉成今天的華夏文化。熔鍊各源流的歷史過程,卻體現出的是大道流行。華夏文化屹立不倒,核心特質是合於大道,居於執行不居。道者,由此及彼者。是永恆的運動,“流行不居“。由此核心觀念推導而來的認識和理論,任何事物在完成歷史使命後,自然地退出歷史舞臺,便稱為福壽,包括人。

道德在中國文中是現念基石,一切由此誕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無形無象,無聲無色,因道是通住彼岸之由,是道路,是前行,是運動,是無中生有。中國文化是道。德者則是人得之於物件世界的特質,得於道稱道德,得於武稱武德,得於耕種而興起的周朝,成為農耕文明的原頭。德是稱謂人的根本,稱謂文化核心。

道德,當下我們適於道嗎?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雖是口號,可也正是與道合一的理念,要求因時因地,因時勢而不停前進發展,不斷地調整改變自己,由道化創造自已,緣此為道生之,繼居大道,則萬古常新,又何必憂患毀滅?這樣德道之人,德道之國,又何患不興。

興起!

大道沒而仁義興。人不再德道,改行人際間之仁義禮智信,以確保社會中的和諧,再由操控仁義禮智信者操縱天下群氓百姓。百姓可由仁義禮智信的調節,從而和諧地抱團以慰籍。可莊子說“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在和氣的搶團中,界之以親以家以族認國。當臨危遇難時,又由遠而近地拋棄之。這就是仁義禮智信了!不適於道,由仁義禮智信教化的民族,也就走上了漫長的衰退之路,直到有道者重臨人間。

在推重歷史文化中,我們又走入一個陷阱,我們抓取了千古而來害我們衰退的部分,卻無力傳承真正的真理,只因直理如正午驕陽,刺目火熱,不適於退居家屋之中衰弱的可身軀和眇小的靈魂。這樣,我們又落入了聖賢們的千古推算中!

孰可悲呼?是可悲!

列寧

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