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潁川庾氏是什麼人?東晉門閥政治的代表人物,為東晉門閥政治而創立

衣冠南渡後,西晉遠支宗室司馬睿在以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計程車族門閥的支援下,建立了東晉王朝,開啟了百年的“士族與皇權共天下”的門閥政治。

如果說王導是門閥政治是創立者,那麼潁川庾氏的代表人物庾亮,就是門閥政治的鞏固者。潁川庾氏取代琅琊王氏之後,庾亮執政中樞,完成了對門閥政治的鞏固,使得門閥政治由形成期進入到鞏固期。

和其他執掌東晉計程車族門閥不同的是,潁川庾氏是以外戚兼士族的雙重身份,取得東晉的執政權的。晉明帝為太子時,娶了庾亮的妹妹庾文君為太子妃。晉明帝即位後冊封庾文君為皇后,晉明帝死後,他和庾文君所生的兒子司馬衍繼位,庾文君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庾亮因此受到重用。以庾亮為代表的潁川庾氏走上歷史舞臺,逐漸取代了以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成為第二個執掌東晉計程車族。

在庾亮的努力經營下,門閥政治得以確立和鞏固。在潁川庾氏崛起的過程中,庾亮對東晉門閥政治格局的確立和鞏固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司馬睿打壓琅琊王氏、破壞門閥政治時,庾亮傾向琅琊王氏

東晉能建立,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導兄弟倆,是立了大功的。特別是王導,堪稱東晉立國江東的首席功臣,甚至可以說,沒有王導就沒有東晉。在王導聯合南北方士族的共同擁戴下,司馬睿才得以登上帝位,建立東晉。不過待司馬睿坐穩龍椅後,他對“王與馬共天下”的情況是非常不滿的,琅琊王氏成為東晉的實際控制人,而司馬睿空有皇帝名號卻並無實權。司馬睿不甘心大權旁落,有意重用劉隗、刁協等庶族寒門,以打壓和鉗制琅琊王氏所代表計程車族門閥,這也是王敦之亂的直接原因。彼時的庾亮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卻表現出傾向琅琊王氏,擁護門閥政治的態度。

司馬睿在和琅琊王氏進行激烈鬥爭時,身為司馬睿親家的庾亮,卻沒有支援司馬睿

。司馬睿啟用劉隗、刁協抑制琅琊王氏,顯然是對門閥政治的挑戰和破壞。王敦以“誅刁協”為名起兵造反,就是遏制司馬睿重振皇權的企圖,維護門閥政治不被破壞。不過王敦第一次造反時,庾亮和王敦並未產生什麼交集,當時他以中書郎的身份,在給還是太子的司馬紹講學。王敦第一次的整個過程中,庾亮沒有支援司馬睿,也沒有和王敦發生衝突。

儘管如此,庾亮還是表現出了傾向琅琊王氏的態度。庾亮在給司馬紹講學時,司馬睿特別崇尚申不害、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思想,有意利用申、韓學說來治理理政。庾亮對此明確表示反對,當司馬睿把把《韓非子》賜給司馬紹時,庾亮上表認為申、韓學說過於苛刻有傷教化,不應該崇尚這些東西。

時帝方任刑法,以《韓子》賜皇太子,亮諫以申韓刻薄傷化,不足留聖心,太子甚納焉。-《晉書·庾亮傳》

在門閥政治格局形成後,儒學逐漸式微,法家更是衰微,玄學大行其道。

司馬睿崇尚申、韓學說,也可以視為對門閥政治一種的反抗。庾亮以“刻薄傷化,不足留聖心”為由反對申、韓學說,由此可見看出,庾亮對琅琊王氏所創立的門閥政治,還是比較支援的。這也是庾亮傾向琅琊王氏的一種體現。

王敦第一次叛亂,尚未正式和朝廷宣戰之際,司馬睿派庾亮造訪王敦,商討事情有無轉圜的餘地。經過一番交談,王敦很欣賞庾亮,向朝廷奏報推薦庾亮為掌握禁軍的中領軍一職。

時王敦在蕪湖,帝使亮詣敦籌事。敦與亮談論,不覺改席而前,退而嘆曰:“庾元規賢於裴頠遠矣!”因表為中領軍。-《晉書·庾亮傳》

可見,在王敦第一次叛亂前後,庾亮一直沒有和王敦發生任何衝突。當王敦正式起兵作亂時,“亮憂懼,以疾去官。復代王導為中書監”,可見庾亮無意對抗王敦,至少不願意和王敦發生衝突。王敦攻入建康,執掌朝政後,大開殺戒,剪除異己,當時極有名望的戴淵和周顗,因為不支援王敦而遇害,庾亮卻得以保全性命。王敦殺戴淵、周顗,而留庾亮,可見庾亮也是對王敦和琅琊王氏持支援態度的。

也確實如此,王敦在表庾亮為中書監時,庾亮婉拒後曾上表《讓中書表》,其中有“陛下踐祚,聖政惟新,宰輔賢明,庶僚鹹允”之語,可見庾亮對王敦、王導兄弟倆還是很讚揚的。直到後來王敦覬覦神器、謀朝篡位,發動第二次叛亂時,庾亮和王敦才有交惡的跡象。庾亮起先以左衛將軍領兵討伐王敦,後來又持節、都督東征諸軍事,追擊王敦的部將沈充。

對比王敦兩次叛亂時,庾亮的表現,可以發現他從傾向琅琊王氏,到領兵和王敦部眾的作戰,這其實是當時門閥政治共同意志的體現

。王敦第一次叛亂時,進展順利,很快就攻佔了都城建康,這當然離不開士族門閥對他的默許和縱容,不管是北方士族還是江東士族都是這樣的態度。庾亮此時一直避免和王敦發生衝突,還以稱病離職的藉口拒絕和王敦作戰,這當然暗合了他計程車族身份。王敦第二次叛亂時,是篡奪晉室、謀朝篡位之舉,遭到了士族門閥的聯合反制,很快就身敗名裂,一敗塗地。在征討王敦的大軍中,身為士族門閥的庾亮,當然也參與其中了。

這一時期的庾亮,儘管政治地位並不高,但一直是門閥政治的支持者。庾亮在王敦之亂的表現,和士族門閥是一致的。不管是避免和王敦發生矛盾衝突,還是後來參與到征討王敦的軍事行動中,都是如此。庾亮一直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維護門閥政治。

壓制宗室和其他外戚,抑制司馬氏皇權的反抗,維護士族門閥的政治地位

王敦第二次叛亂前後,晉明帝表現出了親近庾氏、疏遠王氏的態度。特別是王敦之亂平定後,這種態度更加明顯了。再加上晉明帝為太子時就和庾亮交好,因此庾亮也更受重用。這其中的緣由,便和庾亮不僅是士族,還是外戚的身份有關。晉明帝重用庾亮,當然有反抗門閥政治之意。所以出了庾亮之外,他還更加看重宗室和其他外戚,典型的就是南頓王司馬宗、西陽王司馬羕,以及和情同舅甥的虞胤(司馬睿后妃虞氏之弟,也屬於外戚)。

晉明帝為了反抗門閥政治,重振皇權,還特別重用司馬宗、司馬羕和虞胤,安排三人執掌宮廷宿衛之兵,足見晉明帝重振皇權之心。

在這場晉明帝以宗室和外戚的力量,挑戰門閥政治的鬥爭中,身兼外戚和士族雙重身份的庾亮,果斷站在了士族門閥一邊,以凌厲的政治手腕,扼殺了晉明帝重振皇權的企圖。

(司馬宗)與虞胤俱為帝所暱,委以禁旅。宗與導、亮志趣不同,連結輕俠以為腹心,導、亮並以為言。帝以宗戚屬,每容之。及帝疾篤,宗、胤密謀為亂,亮排闥入,升御床流涕言之,帝始悟。-《晉書·司馬宗傳》

司馬宗、虞胤以宗室外戚的身份,掌握宮廷宿衛,他們和王導、庾亮志趣不同,其實是雙方對門閥政治的意見相左所造成的。王導作為門閥政治的創立者,當然也是門閥政治的擁護者。庾亮雖然也是外戚,但他更顯著的標籤是士族,他當然要支援門閥政治了。這也是儘管他和王導有矛盾,但在維護門閥政治的立場是,始終是一致的。

晉明帝引司馬宗、司馬羕和虞胤為心腹,並企圖借他們的力量,牽制士族門閥,實現皇權的重振。特別是晉明帝臨終時,有與司馬宗、司馬羕和虞胤聯手,共謀廢掉庾亮、王導之意。可以想象,在這場皇權和士族的鬥爭中,能代表士族壓制皇權反抗的,只能是庾亮。彼時王敦之亂剛平息一年,琅琊王氏實力嚴重受損,王導為保護琅琊王氏而自顧不暇,沒有力量能參與這場皇權和士族之爭。

能否維持形成不久、尚待鞏固的門閥政治,關鍵人物是庾亮。在門閥政治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庾亮以國舅的特殊身份,闖入晉明帝的寢宮,扭轉了事態發展,士族門閥完勝宗室外戚,讓門閥政治得以延續。

及帝疾篤,不欲見人,群臣無得進者。撫軍將軍、南頓王宗,右衛將軍虞胤等,素被親愛,與西陽王羕將有異謀。亮直入臥內見帝,流涕不自勝。既而正色陳羕與宗等謀廢大臣,規共輔政,社稷安否,將在今日,辭旨切至。-《晉書·庾亮傳》

晉明帝病重時,司馬宗、司馬羕和虞胤以宮廷宿衛之兵,封鎖宮廷、隔絕群臣,以貫徹晉明帝廢掉庾亮、王導,挑戰門閥政治的意圖。庾亮遂以司馬宗、司馬羕和虞胤謀反為由,強行闖宮覲見晉明帝,要求晉明帝誅殺三人,同時要求由庾亮自己輔政。在《晉書》中記載,晉明帝同意由庾亮輔政,“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與司徒王導受遺詔輔幼主”;但是在《資治通鑑》中,晉明帝拒絕了庾亮自請輔政的請求,“(庾亮)自求輔政,請黜之;帝不納”。以後來的形勢來看,《資治通鑑》的記載可能更可靠一些。

庾亮要求晉明帝誅殺司馬宗、司馬羕和虞胤,也是士族抑制皇權反抗的體現。儘管對於晉明帝是否同意庾亮輔政的問題,《晉書》和《資治通鑑》不太一樣,但

庾亮終究還是憑藉國舅的身份,成功壓制住了晉明帝以宗室外戚反抗門閥政治的企圖

。晉明帝死後,晉成帝司馬衍繼位,庾亮和王導、司馬羕、郗鑑、陸曄、溫嶠、卞壼共同輔政。雖然輔政大臣有7人,但其主導作用的庾亮,國家大事也都由庾亮做主。庾亮執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誅殺了司馬宗,並罷黜了虞胤。

面對司馬氏皇權的反抗,庾亮以雷霆手段予以鎮壓。在庾亮的努力經營下,門閥政治有驚無險地得以維繫。庾亮對門閥政治的鞏固,顯然是非常關鍵的。

解決門閥政治的威脅和隱患,繼續鞏固門閥政治

庾亮取得東晉的執政權以後,就繼續鞏固門閥政治,並採取措施壓制士族門閥之外的政治勢力,

解決門閥政治潛在的威脅和隱患:即以卞壼為代表的支援司馬氏皇權的儒學世族,和以平定王敦之亂的首席功臣蘇峻為代表的流民帥。

庾亮執政以後,雖然和王導的矛盾頗多,但是庾亮和王導一樣,都是門閥政治的堅定維護者,在面對門閥政治可能面臨的威脅或者隱患時,庾亮和王導會放下內鬥,共同對付門閥政治潛在的敵人。庾亮的政治立場,和王導是一樣的,那就是堅決維護門閥政治。在對抗卞壼所代表的儒學世族,和蘇峻為代表的流民帥勢力時,庾亮的表現就是如此。

魏晉時期,玄學逐漸興起,儒學日漸式微。特別是東晉建立後,玄學取代了儒學,成為社會主流學說。東晉門閥政治的主導者士族門閥,他們所推崇的就是玄學。士族名士幾乎都有玄學功底,也能玄學清談為榮,士族門閥也是東晉玄學清談人群中的主體。這些玄學士族是東晉政壇的主導力量,在他們所建立的門閥政治格局下,要想在政壇有所建樹,維護門第不墜,就必須由儒入玄。西晉時期的儒學世族,到了東晉紛紛改習玄學。

在東晉,士族完成了從儒學世家到玄學士族的轉變。但也有一些儒學世族,沒有脫儒入玄,而是繼續堅持儒學立場。典型的就是卞壼。玄學士族以家族利益為重,注重維護門閥政治;儒學世族以國家利益為重,注重維護皇權。卞壼身上所體現的“儒學世族”標籤,是非常明顯的。

在門閥政治格局下,士族壓制皇權是常態。但是以卞壼為代表的儒學世族,卻公然維護皇權,這顯然是對門閥政治的挑戰。所以支援門閥政治的庾亮,顯然是非常排斥卞壼的。不過彼時庾亮還在和王導進行權力鬥爭,所以當卞壼抨擊蔑視皇權的王導時,庾亮並沒有反對。

卞壼精通實務,崇尚禮法,維護皇權,打壓士族,是新出現的戴淵和周顗,王導也曾把卞壼和戴淵、周顗歸於一類人。實際上,卞壼非常看不慣王導,曾兩次嚴厲抨擊王導。一次是晉成帝登基典禮時,王導稱病不出席。卞壼為此批評道“王公豈社稷之臣邪!大行大殯,嗣皇未立,寧是人臣辭疾之時!”。還有一次,王導不上朝,卻跑去送別車騎將軍郗鑑,被卞壼抓個現行。卞壼以王導“居官無敬”為由彈劾王導。卞壼兩次罪責王導,是否是受庾亮指使,沒有明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庾亮對此是默許的,畢竟這對庾亮是非常有利的。庾亮當然是樂見其成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

儘管卞壼在庾、王相爭時偏向庾亮,而被庾亮所用,但是在維護士族利益和門閥政治這一核心立場時,庾亮和王導又保持一致的態度,抵制卞壼。

時貴遊子弟多慕王澄、謝鯤為達,壼厲色於朝曰:“悖禮傷教,罪莫斯甚!中朝傾覆,實由於此。”欲奏推之。王導、庾亮不從。乃止,然而聞者莫不折節。-《晉書·卞壼傳》

以琅琊王氏的王澄、陳郡謝氏的謝鯤為代表計程車族名士,好清談而不習實務,很多士族子弟也以和王澄、謝鯤交往為榮。儒學世族出身的卞壼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些玄學士族是覆亡東晉的禍端,這顯然是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為代表計程車族門閥的嚴厲指責,卞壼據此上表朝廷,要求嚴肅處理這些士族子弟,遭到了庾亮和王導的共同反對,遂不了了之。卞壼欲處理士族子弟,而庾亮和王導不同意,這其實是儒學世族和玄學士族之間的矛盾。

卞壼之議明顯損害了士族門閥的利益,也是對門閥政治的挑戰。庾亮雖然和王導有矛盾,但是在面對卞壼借處理士族子弟而削弱門閥政治時,庾亮和王導又一致反對卞壼之議,也是對門閥政治的一種維護。

除了卞壼這樣的儒學世族,還有在平定王敦之亂中立下大功,手握重兵鎮守歷陽的流民帥蘇峻,也是門閥政治的潛在威脅,需要庾亮處理。東晉朝廷平定王敦之亂,幾乎全靠郗鑑、蘇峻這些流民帥的力量,這其中蘇峻是關鍵力量。郗鑑、蘇峻這些流民帥,居然可以擊敗擁有強大軍事實力,同時也是士族門閥代表的王敦。可以想象,如果流民帥這樣強悍的力量不能被士族門閥所用,就是門閥政治面臨的巨大威脅。基於這種認知,庾亮表有意解決王敦之亂後流民帥的問題。

郗鑑和王導有姻親關係,是王導的政治盟友,一直致力於維護政局穩定,不會破壞門閥政治。但是

蘇峻卻一直沒有表態支援門閥政治,當然他也沒有反對門閥政治。蘇峻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讓庾亮非常擔心,於是他就把蘇峻當作門閥政治的潛在威脅予以處理。

但是庾亮在處理蘇峻問題時,過於急躁,急匆匆徵蘇峻為大司農,這無異於公開剝奪蘇峻的兵權,蘇峻不造反才怪。就連同意處理蘇峻的王導,也建議庾亮穩妥點,別那麼急躁,就是擔心蘇峻被逼急了扯旗造反。庾亮當然也清楚這麼做的後果,但還是拒絕了王導的建議,執意徵蘇峻入朝。庾亮以為憑藉自己手中的兵力,對付蘇峻不成問題。但他明顯高估自己了,蘇峻起兵造反後,庾亮接連兵敗,居然帶著一家老小逃離建康朝廷,投奔江州刺史溫嶠。

在蘇峻起兵後,鎮守江州的溫嶠曾上表朝廷,準備領兵支援建康。庾亮回信予以拒絕,稱“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要求溫嶠繼續監視荊州刺史陶侃,以免陶侃這樣的庶族強人奪取執政權,這也是庾亮維護門閥政治的一種體現。再結合庾亮為消除流民帥帶給門閥政治的隱患,而執意徵蘇峻入朝的舉措。可以發現,

庾亮在蘇峻之亂的前後,一直都是在為鞏固和穩定門閥政治格局而努力。庾亮的各種措施和決定,都符合門閥政治對當權士族的要求。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蘇峻之亂最終被平定,蘇峻所代表的流民帥勢力被消滅,儒學世族的代表卞壼也在蘇峻之亂中戰死。庾亮想要清除的門閥政治的威脅和隱患,都隨著蘇峻之亂的平定而消失了。

在往後,東晉政局日趨穩定,門閥政治也隨之進入穩定階段。在庾亮執政時期,門閥政治由創立期過渡到鞏固期,日後發展逐漸穩定和穩固。

結語

潁川庾氏崛起後,庾亮也逐漸走上歷史舞臺。

庾亮不管是在執政前,還是執政後,都表現出對門閥政治的認可和支援。在庾亮的努力下,門閥政治逐漸鞏固和穩定。

庾亮執政前,認可門閥政治。在王敦之亂這樣的重大事件上,雖然庾亮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但仍然和絕大多數士族門閥保持一致態度,不管是默許王敦還是討伐王敦,都是如此,以維護門閥政治為準則。王敦之亂後,庾亮的地位逐漸提高,面對晉明帝試圖利用宗室和其他外戚重振皇權的企圖,他以帝舅特殊身份,撲滅了晉明帝為重振皇權而做的努力,讓門閥政治得以維繫。

庾亮執政後,支援門閥政治。晉明帝死後,庾亮以首席輔政大臣的身份執政,他極力消除門閥政治可能面臨的威脅和隱患,即以卞壼為代表維護皇權的儒學世族,和以蘇峻為代表的未表態支援門閥政治的流民帥。雖然庾亮曾借卞壼之手打擊過王導,但是面對卞壼企圖打壓士族、削弱門閥政治的舉動,庾亮堅定和王導一起抵制卞壼。雖然在解決蘇峻問題時,庾亮操之過急引發了蘇峻之亂,但其還是以維護門閥政治為出發點。蘇峻之亂後,蘇峻和卞壼兩支政治勢力都消失了,庾亮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綜合起來看的話,

庾亮雖然同時兼具外戚和士族的雙重身份,但在是否擁護門閥政治這個核心問題上,庾亮表現出了強烈計程車族門閥特徵,堅決維護門閥政治。以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開創了門閥政治,以庾亮為代表的潁川庾氏鞏固了門閥政治。如果說王導是門閥政治的創立者,那麼庾亮就是門閥政治的鞏固者,他消除了門閥政治可能面臨的風險和障礙,讓東晉政權和門閥政治得以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