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父母長期批評,容易毀掉孩子,3個錯誤育兒方式看你中招了沒?

都說“小樹不修不成材”,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和指導,無疑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必要的。

但批評歸批評,該注意的底線千萬不能忽視,爸媽在孩子小時候無意說的話、做的事,將對孩子成年後的人生產生意想不到巨大的影響。

父母長期批評,容易毀掉孩子,3個錯誤育兒方式看你中招了沒?

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是他們的全世界,是他們小小世界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最初的自我意識的形成,來源於父母對其的評價。

如果爸爸媽媽一直不對自己表現出認可,沒有得到父母的接納,更多得到的是父母的否定和苛責,聽到的都是“你哪兒哪兒不好”,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就是:我是不值得父母愛的。對孩子們的自尊心也是極大的傷害。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不需跟在孩子的後面,焦慮著急並拼命催促孩子前行;不需嚴格要求孩子定要多優秀;不需在發現孩子有了“你以為的某些陋習”就歇斯底里,幾近瘋狂……我們只需要更溫柔更包容,更多地去肯定孩子,欣賞孩子。

2、總是控制孩子

很多爸媽總想借著愛的初衷,嚴格的控制自己的孩子,希望她可以有更快、更好、更安全的發展。但有時過於嚴格的“愛”,反而是一種傷害。

很多家長經常在孩子每天穿什麼、吃什麼、或者買什麼玩具等這些小事上替孩子做主。你不能說這些家長出發點不好,只是如此入侵式的愛,剝奪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長此以往,孩子的想法得不到表達,就會認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自然就慢慢沒有主見了,成年後精神上也容易依賴父母。

3、忽視孩子的情緒

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在用嚎啕大哭來感受世界,用哭來表達情緒是人的生存本能。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份本能被家長、老師甚至其他親戚的呵斥、吼罵等有誤的教育方式壓抑了。

要說的是:幫助幼兒克服不良情緒,讓幼兒宣洩,減輕幼兒的身心負荷,幫助幼兒進行自我情緒管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習得的重要品質,也是家長需要積極參與的關鍵環節。

如果父母沒有去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愛,而是忽視孩子的情緒,時間長了,孩子只會更加叛逆,甚至變得歇斯底里。因為他們不會有效地自我疏導,沒有得到過別人的理解,情緒自然不知如何表達。

教育與批評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週選擇一個時間坐在一起,開誠佈公地交流。父母可以藉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出意見。

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