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醫者仁心】中醫人:我們是如何把自己的好經驗變成別人的好經驗?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治法與方劑》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有人揶揄我:文君然,你其實並沒有自己的東西。你不過是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嚼冷飯而已。

這話,說對了。

當初,我老師就評價我:思路一般,悟性一般,唯有表達較好。我這個人,天資駑鈍。作為中醫人,我確實沒有太好的技術。

但是,我善於做一件事兒,就是把別人的好經驗拿過來,變成自己的。我自己沒那個悟性,我學學別人,總可以吧?

所以,時間長了,我就積累了很多前人的經驗。我把這些東西用文字的形式一一解讀,奉獻給讀者,讓大家有所提高,為中醫的發展和傳承出力。我覺得,這事兒不丟臉。

現在,我要給你說的這則經驗,也是我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學的誰呢?內科名家趙紹琴老師。

趙師,我就不多介紹了。你自己上網查閱一下吧。總之,在中醫內科臨床領域裡,趙師是極具分量的一位大家。

說來話長。

有一回,我遇上一個人。這個人,女的,高血壓好多年了,開春以後腦袋迷糊、疼痛、易怒、便幹、睡不好覺,舌紅,脈弦有力。

她來找我。我當時一看,覺得毫無疑問,這就是有肝火了。

但是,我用清肝火的辦法,無效。用滋補肝腎之陰的辦法,無效。

患者自己也說,此類中藥,她之前都吃過,看著很眼熟,但確實無效。

我有些納悶,怎麼就不好使呢?

於是,我鑽進書房,查詢關於高血壓眩暈、煩躁、失眠之類的古今驗案。我想從前人的記述中,找到一點思路。

結果,找來找去,天助我也,我看到了趙紹琴老師的的驗案。這給我的幫助太大了。

醫案裡的患者,也是患有高血壓,久治不愈,頭痛、眩暈、心煩急躁、失眠、便幹,脈弦滑而數,舌紅。

但是讓我驚奇的是,趙師並沒有採用一般的清肝去火、滋補陰津之法,而是用了下面這個配伍。咱們一起看看——

蟬衣、薑黃、白芷、防風各6克,殭蠶、苦丁茶、晚蠶砂、炒槐花各10克,大黃2克。

結果如何?服藥7劑以後,血壓開始下降,其他症候好轉。這時候,把配合服用的西藥停掉,原方加入川楝子6克,再服7劑。結果,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到最後,遵原方適當加減,調治三週,患者諸證悉平,血壓穩定,一身清爽。

這可以說是趙師治療高血壓眩暈、失眠、煩躁、頭痛的經典案例。你要是感興趣,就找來趙師的醫案著作,反覆研讀,體會其中的真義。

這裡頭什麼道理呢?

我不賣關子了。我直接告訴你——這裡用到了古方升降散。

升降散,是出自《溫病條辨》裡頭的方子。組成,就是蟬蛻、殭蠶、薑黃、大黃這四味藥。

這個配伍是幹啥的?是調暢氣機,疏解三焦的。其中的殭蠶,能祛風,蟬蛻,能疏風清熱。兩者藥性往上走,升散氣機。薑黃能活血,大黃可以瀉熱化瘀。兩者往下走,使得氣機得以沉降。如此,這一升一降,就能把鬱滯的氣機完全開啟。

在這個基礎上,用白芷和防風進一步祛風散達,用苦丁茶、炒槐花來清熱涼肝,配合一個晚蠶砂祛風、活血、通經。所有這些,放在這裡,你會發現,它們大部分都有疏散、祛風、解鬱、行氣之功。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透過散達調暢的手段,把身體裡的鬱火,排出去。

看到了吧?這就是名家手筆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個患者,確實是有肝火。但是趙紹琴老師處理肝火的方法,和我這樣的鼠輩不同。人家是用疏散之法,把鬱火給散開。而我呢,無非只能想到丹梔逍遙散、龍膽瀉肝湯之類的東西。當然了,不能說後者就完全不對。只能說,前者在思路上,的確別出心裁,高人一等。

說起來啊,這個高血壓、煩躁、失眠、頭暈、頭痛,中醫理解一般就認為是病在肝。有的是肝陽上亢,有的是肝火上炎,有的則屬於肝經鬱熱、氣機阻滯。趙紹琴老師在醫案裡用的配伍,很顯然,就是針對肝經鬱熱、氣機阻滯而設的。他用升降散打底,以疏散之法解決問題。說老實話,哪怕是現在的我來看,肝經鬱熱、氣機阻滯之人,和一般的肝火上炎之人相比,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從精神狀態來看,肝經鬱熱之人,可能情緒更偏於苦悶、愁苦、引而不發。但大體上,我認為差別不大。

也正因如此,在面對辨證屬肝火的高血壓患者時,一旦用一般的平肝潛陽、直清肝火的辦法無效,就應該想到是否可以用疏散氣機的辦法。這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經驗。

我呢,看到趙師的經驗以後,就果斷為之前久治不愈的患者嘗試。結果,確實好了很多。

所以說,我這是從前人醫案裡頭,偷來了一招。

我把這個東西詳細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鑑、參考。

眼下,又到了春天。前幾天,我還聽說,一個鄰居因為高血壓頭暈頭痛,到醫院去做檢查,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腦瘤。應該說,到這個季節,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適,包括血壓波動、頭痛、眩暈、易怒、失眠、煩躁等等。這個時候怎麼辦?我覺得,趙紹琴老師的經驗配伍,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辦法。當然,這個辦法,到底適不適合你,還是應該謹慎考慮。非專業的讀者,必須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我只能說,這作為業界的經驗,有獨到的地方,有借鑑的意義。

最後,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個普通的中醫小白,向大家學習借鑑經驗,是我一輩子都要堅持的事情。不學習、不傳承,中醫就沒有發展。我確實技術粗鄙,但我願意永遠向經典學習,向前輩借鑑。

全文完。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