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和政縣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打通群眾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

村村建起衛生室 群眾健康有“管家”

——和政縣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打通群眾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

一年四季,和政縣三合鎮楊家村村醫馬文華不是在坐診就是在出診的路上。26年來,從簡易小藥箱到四室分離的標準化衛生室,他見證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變遷和發展。

“你的血壓很正常,沒什麼大問題,回去注意休息,飲食清淡一些……”9月14日,在村衛生室,馬文華正在為村民唐佔祥量血壓。“馬大夫在村上當了很多年的大夫,醫術很好,大家平常有個頭疼腦熱的就找他。今早起來,我感覺有點頭暈,就來看看。”唐佔祥笑著說道。

“1995年,我從州衛校畢業後,便當起了赤腳醫生。以前,村裡沒有衛生室,我自己在村口租了一間房子當衛生室,條件差、裝置少,離村委會遠,村民也不願意來,生病了都去衛生院或縣醫院。”馬文華說道,現在的這個衛生室,是去年5月建成的60平方米的標準化衛生室,環境和裝置比以前好多了。

如今,楊家村衛生室藥房、診斷室、治療室和公共衛生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劃分明確,各種藥品零差價銷售,明碼標價。馬文華說,除了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這“老三件”,村衛生室還配備了診斷床、冷藏櫃和集量血壓、測體溫、心率、心電圖等一體的健康一體機,還有一些中醫治療工具,硬體越來越好了。看病報銷、衛生室又來了新儀器,打自己當村醫以來,就數現在最舒心。

楊家村衛生室的變化僅僅是和政縣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解決群眾“小病扛、大病拖”問題的一個縮影。

村衛生室是農村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該縣按照“一村一室”原則,開始實施標準化村衛生室改造建設工作,全力解決群眾就醫難題。“目前,全縣122個行政村,四室分離的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面積均在60平方米以上,藥品種類在80種以上,各衛生室都配有一名合格村醫,能夠為村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政縣衛健局健康辦主任張澤經說道。

寬敞明亮無異味,這是和政縣松鳴鎮狼土泉村衛生室給記者的第一印象。環顧四周,室內乾淨整潔,有2名醫生。“衛生室承擔著村民的健康管理、簽約服務和公共衛生等工作,以前,村衛生室只有1間房子,大概有40平方米,根本滿足不了村民的健康需求。經過改造提升,現在面積有200多平方米,不僅有獨立的院子,還有70平方米的四間房子。”村醫王成說道,“黨的政策好,老百姓有福了。”

說起現在的村衛生室,感受最深的就是村裡的群眾了,村民張豔豔告訴記者,以前村裡人身體不舒服、生病都要到縣城去看,費用多不說,一拖再拖耽誤了病情。現在標準化衛生室條件好,就在家門口,常規檢查都能做,看病真的方便多了。

隨著就醫環境和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像王成一樣的和政縣基層醫生更加重視自身技能提升。除了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醫療培訓,他還透過自主學習、同行經驗交流,不斷增加知識儲備,精進醫術,著力實現著讓村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標。“這些年,我親眼見證了村衛生室的變遷,現在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職,進一步提高本領,服務好村民。”王成說道。

據瞭解,和政縣建立了村衛生室管理制度,村醫職責和工資待遇、養老保險政策按照鄉村一體化管理。透過省州縣線上線下培訓,不斷提升村醫隊伍素質和診療服務能力,極大改善了基層醫療條件,讓群眾在家門口看病更方便,也緩解了上級醫療機構的接診壓力。

“村民中高血壓139人,糖尿病29人,精神障礙11人……”如今,村醫不光看病開藥,也成了村民“健康管理員”。像三合鎮楊家村村有多少人患高血壓、多少人是糖尿病、哪些人需要定期上門檢查,馬文華心裡都清清楚楚,因為他掌握著全村354戶、1786位村民的“健康賬本”。

唐佔祥家在楊家村臥牛山上,離衛生室有2公里多,家裡有人生病了,只要給馬文華打個電話,他都會及時上門服務。“除了日常坐診,我還是所有村民的家庭簽約醫生,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就必須隨叫隨到。除了做好村民健康管理員,我還透過講座、發放資料等各種形式,對群眾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提高村民健康意識。”馬文華告訴記者,隨著村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他的職責已經由看病向“預防為主”轉變。

服務管理逐步精細化、規範化,村衛生室不僅得到了村民的認可,馬文華、王成等村醫也成為了村民眼中的“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