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童年的消逝》:一個童年,從哪一時溜走?

每到“六一”兒童節,路sir總是想起羅大佑的那首《童年》,回憶起兒時的暑假,小時候做過的沙雕趣事。

路sir經常在想:童年是從哪一時刻溜走了?有人認為一部童年動畫片的完結,就是童年的完結;有人認為,上了初中後,自己就不再是小孩子;也有人則說,人家永遠是寶寶!

路sir曾讀過《童年的消逝》這本書,裡面的觀點顛覆了我們對“童年”的認知與定義。媒介大師尼爾·波茲曼從另一個角度,惋惜了“純真”的逝去。

那麼,在尼爾·波茲曼眼中,童年到底是什麼?他是怎樣找到童年的這個定義的呢?

中世紀的人壓根就不知道什麼是“童年”!

什麼是童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

有人會說,童年就代表了一個人上小學的這段時間。也有人說,童年就是幼兒園到青春期第一次喜歡上一個人的這段歲月,還有人會說,童年沒有作業,能夠無憂無慮地玩耍。

尼爾·波茲曼就明確地認為,童年是從文字印刷時代開始的,區別一個人的童年和成年,就要看這個人是否具有閱讀能力。

按照這個定義和標準,西方人在中世紀那會兒根本就沒有童年這個概念,大人和小孩都一樣,中世紀的西方人沒有童年!

這個提法確實挺新鮮。中世紀的西方社會里沒人知道啥是童年?怎麼可能!要想深入瞭解尼爾·波茲曼的想法,那我們得先來回溯一下歷史,說說西方中世紀那會兒的一些故事了。

相傳,大概在14世紀的時候,西方還沒有太多正規的啟蒙學校,沒有我們現在說的傳統意義上的老師。孩子的所有經驗和知識基本都是從身邊的成年人那裡獲得的。

在很多成年人看來,小孩和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可以說是“百無禁忌”。大家都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在一起聊天。成年人在說一些暴力、血腥或者“少兒不宜”的話題時,人家小孩也根本不帶回避的。

當時,小孩子們在成年和長大的道路上,可以說是“沒有一絲絲防備”。他們小時候就聽說了很多成年人的秘密,接受到了很多在那個年齡段超出心理承受能力的資訊。他們跟所有的成年人一起,玩一樣的玩具,聽差不多的故事。

而成年人呢,似乎也壓根沒有什麼“少兒不宜”的概念。那會兒的成年人好像都比較“單純”,他們不覺得暴露自己的身體有啥不對,也不覺得當著孩子們的面做一些羞羞的事很過分。一切,都以自己的天性為準則。

在尼爾·波茲曼看來,不識字、沒有教育觀念以及缺乏羞恥心,這是中世紀的西方人“沒有童年”的三大原因。

在口語傳播的年代,教育無法很好普及,秘密無法完全保守。大人和孩子之間只有生理上的區別,思想都是一樣的“幼稚”。直到印刷機的出現,才結束中世紀西方人這種“幼稚”狀態。

文字的出現

產生“知識差距”

印刷機的出現就改變了當時的社會分工,一批類似作家、新聞記者的職業在這場技術革命的推動下誕生了。作家可以把一些“少兒不宜”的內容變成文字,寫進書裡,只有具備了一定理解能力和知識儲備能力的讀者才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而一旦人有了更加私密的情感表達和傳播工具,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就不一樣了。閱讀,就相當於一種新的技能,一種解碼的能力,因為只有識字了、理解上下文的意思了,你才能明白書和文字裡頭的那些彎彎繞繞。

這樣一來,孩子們就得上學,就得認字,更得學會做閱讀理解概括中心思想了。於是,教育也取得了相應的發展。

當然了,文學作家只是印刷機促成的眾多新生事物中的一個。很多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包括農業學家,只要是識字的、能寫字的,都想通過出書這種方式傳播自己的想法,就像我們今天的微信公眾號一樣,各路大家都想嚐嚐鮮,開個微訊號發點文章,讓全國人民都瞭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這些變化的發生直接導致了兒童跟成年人之間出現了“知識差距”。這樣一來,文字就打亂了之前人們共享的“資訊系統”,人們便按照“閱讀能力”這個標準把不同年齡的人劃分為“成人”和“兒童”。

電視的出現

代溝的消失

童年本身就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概念,而學校誕生的初衷,也是為了要讓孩子更好地跟成人進行交流。於是兒童的任務就變成了識字、認字,學會讀和寫。

從深層次上可以這麼說,“童年”其實是成人世界對年齡不大,還不具有辨別、認知能力的人所設定的一個保護期。

在歷史上,人的“童年”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演變,經過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反覆探討和論證,可以說來之不易。

但是尼爾·波茲曼卻說,一臺小小的電視就會把童年給毀了。

電視怎麼可能會毀了童年?在尼爾·波茲曼看來,電視的誕生讓社會又重新回到了之前那種“成人”和“孩子”共用一個資訊系統的狀態。他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看電視不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跟讀書、寫字不一樣,你只需要會按開關、會插電源線,就能透過電視來接受資訊。而且,電視的表達多直白,直接用畫面就告訴你所有的事兒了。所以說,透過看電視獲取資訊,這對人來說簡直是“零門檻”。

第二,電視所傳播的資訊其實根本不用人動腦子就能進行分辨。電視裡的東西都是畫面,還配的有聲音,幹什麼都像在搞“真人秀”一樣。小孩子也不用怎麼識字,只需要用眼睛看圖畫,就能夠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

第三,從本質上來說,電視是一款“大眾媒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電視面向所有人開放,沒有很嚴格的限制。只要你開啟電視,各種各樣的電視劇、新聞那是接踵而至。

有人會說,現在的網際網路不也是這樣嗎?沒錯!現在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剛上小學的孩子,都會用百度搜個什麼東西,在影片網站上看自己想看的電影、動畫片。

真是“細思極恐”啊!科學技術和傳播技術進步了,可造成的效果咋跟中世紀或者古代那會兒一樣呢?人類究竟是更文明瞭,還是迴歸原始了?

經過這麼一探討,你也許能夠理解尼爾·波茲曼提出的“電視毀童年”的論斷了吧?如果說電視讓成年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在慢慢消失,那麼童年到最後會不會消逝呢?

童年究竟該走向何方?

關於“童年究竟該走向何方”這個問題,尼爾·波茲曼並沒有給出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但是在《童年的消逝》這本書的最後,他提出了幾個問題,可以給我們的思考指明一些方向。

第一,童年是被發現的,還是被髮明的?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說,童年這個概念是伴隨著印刷術的產生而產生的。因此,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童年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第二,童年的衰落預示著當前文化的普遍衰落嗎?放寬一點來看的話,我們現在這種“代溝”的消失,是不是也預示著文化的衰落呢?其實,這個問題想探討的還是科學技術跟文化之間的關係,科技是否讓文明退步?

第三,是否有人在“保護童年”?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現在很多學校、老師包括家長,都在努力盡可能地保留孩子純真的童年,讓孩子少接觸一些成年人的煩惱,多一些童年的快樂。可是時代在變,社會也在變。除非家長控制孩子們接觸媒介的時間和機會,否則遲早要接受“童年正在消逝”的事實。

如果說童年其實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人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那麼它的消逝,很可能也是人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