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海上保護神”的媽祖如何成為一種跨國籍、跨地區的民間信仰?

宋代以來,媽祖就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航海者心目中的保護神。航海者認為在海上遇險時,只要向媽祖禱告,就會有“神靈顯應”,化險為夷。媽祖成為航海者與海上風浪搏鬥的精神力量,得到了千百萬航海者,尤其是沿海漁民們的崇拜。至明朝永樂初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仍然按照民間習俗,每次出海前都要到媽祖廟祭告海神,祈求平安。這既是一種心理需求,也是一種精神寄託。返回後,他們又把安全返航歸功於媽祖的庇護,奏請永樂帝敕封、宣德帝御祭,從而使媽祖信仰的傳播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媽祖本是一名民間普通婦女,姓林名默,世居福建省莆田縣湄洲嶼。她生於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於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去世,生前以巫祝為業,能預知人的禍福,死後升化為神。她一生雖然短暫,卻留下了許多有濃厚“護國佑民”色彩的傳說。特別是在救助海難的故事中,她慈善仁愛,勇敢頑強,捨己救人,更是受到世人的崇敬。世代以漁業為生的湄洲嶼人民,經常在海上遇到風險,他們相信媽祖的神靈會在海上保護他們。每當遇到風險,只要高聲呼喚她的名字,她就會趕來救援。

媽祖信仰得到朝廷的認可和推行,是從北宋開始的。天聖年間媽祖的故鄉湄洲嶼首先建祠敬奉媽祖。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下詔賜“順濟”廟額予湄洲媽祖廟。從此開始,媽祖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認可。後來南宋、元各朝給媽祖加上了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封號,如元世祖忽必烈就曾冊封其為“護國明著天妃”。到鄭和下西洋時,以媽祖屢有護助之功,朝廷進一步加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之神,建廟於南京都城外龍江,廟額為“弘仁普濟天妃之宮”。

鄭和在下西洋期間,多次把一些自然現象造成的巧合,描繪為天妃的神靈相助,以此來激發下西洋官兵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每當鄭和船隊在海上遇到困難時,即乞求天妃的救助,即所謂“一稱神號,感應如響,即有神燈燭於帆檣,靈光一臨,則變險為夷,舟師恬然,鹹保無虞。1”鄭和為了使更多人信仰天妃,提高祭拜天妃活動的規模和規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他第一次下西洋回國後,便奏請皇帝,由皇帝下詔來確認天妃的靈驗和功勞,並對天妃進行褒封,賜官名廟額,建造天妃廟。此後,每次下西洋回朝,鄭和都奏請朝廷對天妃進行褒封,並在各地修建天妃廟。這一切都是在宣傳天妃的靈驗,使下洋將士在多次遠航中有一種持續性的精神依託。

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前,明成祖朱棣為龍江天妃宮寫下了著名的《御製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以鼓勵鄭和及下洋官兵計程車氣(此碑現仍存於南京鼓樓靜海寺內)。2

有了皇帝的敕建官廟、欽定宮名以及御製碑文之後,南京龍江天妃名聲籍甚,其建築規模之大、裝飾之精美,堪稱全國之最。宮內有大山門、二山門、正殿、兩廊廡、穿堂、後殿、三清殿、玉皇閣、神饈館、碑亭等。鄭和在第七次遠航之前,還於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分別在江蘇太倉和福建長樂的天妃官裡留下了《通番事蹟記》和《天妃之神靈應記》兩塊重要的石碑,可見天妃在鄭和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永樂七年至宣德六年,因“天妃屢顯神功,庇佑航海”,朝廷八次派遣官員前往湄洲媽祖祖廟致祭,對天妃保佑“遣使敷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大加宣揚。據《天后顯聖錄》記載,其中有兩次是鄭和本人前來拜祭。鄭和除了對南京龍江天妃宮、湄洲祖廟特別關注外,對下西洋航線上的太倉、長樂、泉州等地的天妃宮也盡力加以修建維護,並不時前往祭祀,弘揚天妃靈蹟,增強船隊官兵戰勝海上狂風惡浪的信心。在《鄭和航海圖》中,也特別繪上了“南京龍江天妃宮”“太倉劉家港天妃宮”以及“湄洲嶼天妃宮”的圖案和文字,既表明鄭和船隊對天妃神助的重視和敬意,同時也說明天妃信仰在下西洋活動中確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最初僅限於福建莆田、仙遊地區,到了南宋才開始傳到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區。在元代傳播的基礎上,隨鄭和下西洋,媽祖(天妃)信仰繼續向福建、臺灣、廣東等地傳播,並逐漸傳到海外。鄭和下西洋後,福建、廣東人去南洋的逐漸增加。他們效法鄭和,崇奉媽祖,祈求海上平安。這樣,媽祖信仰隨著閩粵華僑漂洋過海,來到東南亞,並進一步傳播到世界各地。如今,作為“海上保護神”的媽祖已成為一種跨國籍、跨地區的民間信仰。據估計,世界各地現有媽祖廟上萬座,分佈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信眾近3億人。

總之,鄭和下西洋期間,崇奉媽祖的行動,不但激發了下洋官兵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而且對福建、廣東、臺灣等地媽祖信仰的傳播也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還進一步推動了日本、琉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的華人華僑對媽祖信仰的傳播。

註釋:

1、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記》

2、碑文主要記載了鄭和事蹟和航海經歷,全文共計6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