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一句話得罪梅蘭芳之子,坦言不會成為第二個張國榮,李玉剛為何這麼飄?

《星光大道》好似一個圓夢的舞臺,無數的“草根歌手”在這裡成名,但是能從一唱成名堅持到最後的卻不多,李玉剛便是其中一位。

一首《新貴妃醉酒》拉開了一人分唱男女兩角的帷幕,國家一級演員李玉剛成為了當時炙手可熱的歌手,也收穫了不限年齡段的一眾粉絲。

他的表演形勢特殊,所受到的爭議自然不少,有的人認為這樣的演出會讓人產生輕視之感,有的人認為這樣的演出讓人耳目一新。

對此,李玉剛本人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自己並不是想要成為一代歌手,而是成為傳承並創新傳統文化的繼承者,他將自己定位成“人民藝術家”。

然而不得不說的卻是他天生就有著一副好嗓子,無論男生女生都能唱出自己的味道。

李玉剛的勢頭一陣大好,但或許是有些飄飄然,他的應援條幅上打著“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字樣,在公開場合高談闊論“代表梅派”,這一下可謂是捅了馬蜂窩。

再加上李玉剛在成名曲中的扮相和男聲女唱,引得無數觀眾誤以為這就是“反串”,這就是國粹京劇,並認為是李玉剛帶火了京劇。

說起梅蘭芳大家都不陌生,他我國的是京劇大家,“梅派”位列京劇四大派之首,更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都是望塵莫及的存在。他的兒子梅葆玖,也是自小就拜師學藝,是傳承京劇一代人才。

自古以來拜師學藝學習的就是傳統,反觀李玉剛從來沒有接受過傳統的藝術訓練,是不可能被認可的。在梨園看來,李玉剛就是打著京劇的名頭在四處招搖撞騙。

也難怪梅葆玖會在聽到李玉剛的高談闊論之後拂袖而去,然而直到梅葆玖先生去世,李玉剛也沒有解釋道歉,只是假惺惺的說這是自己的遺憾。

不過李玉剛還沒有意識到不對,他還曾在一起訪談中說張國榮人戲不分,並表示:自己不會成為第二個“張國榮”,踩在逝去的人肩膀上給自己鍍金,他的行為也引起了哥哥粉絲的不滿。

雖然知名度伴隨著這些事件水漲船高,但是也有很多瞭解清楚他的為人之後紛紛脫粉,大概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宣稱自己唱的不是戲曲,是在傳統創新。

事情發展到這裡,不管怎樣知名度都已經有了,好與壞也並不是李玉剛在意的事情了。可能會有讀者說都是筆者的臆測和安排,但這畢竟是發生的事實不是嗎?儘管筆者不是京劇的忠實粉絲,但還是想說,如果是真心喜歡京劇,就請不要隨意踐踏。

其實觀眾也不用將李玉剛看成弱不禁風的小白蓮,畢竟能混到如今的地步,李玉剛不可能還是當初那個隻身闖蕩江湖的少年。

李玉剛出生於東北的普通家庭,或許是天賦異稟,他自小就十分熱愛文藝。然而到底是貧困限制了想象,儘管在18歲這年考入了藝術學院的戲劇系,但昂貴的學費成為了家庭沉重的負擔。

面對父母砸鍋賣鐵也想要送他入學,他的心反而變得堅毅起來,他決然的放棄入學決定外出打工,畢竟已經成年的小夥子不可能在家裡無所事事,他向父母宣稱不闖出名堂絕不回家。

就這樣,19歲的少年頭也不回的踏入了社會,來到了本該上學的長春。他來到一家歌廳做服務員,因為聽歌聽的入迷,不自覺將熱水倒到了客人的手上,客人怒從心頭起,給了李玉剛一巴掌。

他的內心一陣茫然,難道我這一生就這樣庸庸碌碌的過下去?不甘心現狀,他辭別了歌廳,拉著三個出門闖蕩的少年,一起組建了屬於自己的樂隊,他們一路前行來到了瀋陽。

他們正是銳氣十足的時候,在歌廳、舞廳毛遂自薦,希望能夠得到演出的機會,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演出還需要有演出證。

在費盡周折找到的“安身之所”中,他們放聲歌唱,然而此時的危險已經悄然而至。就在他們演唱的第十天,一群凶神惡煞的人前來檢查演出證,四個少年慌亂的不知所措,被這群人堵在了一間麻將館裡。

百般羞辱之後四人得以逃出生天,但皆是肝膽俱裂,臨時組成的組合就這樣解散了。李玉剛將身上僅有的家當分發給三人,他茫然的走到了遼河邊上。

看著波光粼粼的河水,他回憶起步入社會所面對的殘酷:無處可誰暫歇於醫院長椅,早上醒來早點阿姨的一飯之恩,他又回想起曾經的歡樂時光:兒時在家中嬉戲,母親的愛護和父親的佯怒……他一時之間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

他縱身一躍,跳進了冰冷的遼河之中……他被附近的乞丐救了起來,或許是死過一次,他開始後怕,也明白了生命的可貴之處。就這樣,無顏面對父母的李玉剛在這裡生活了下來。

他們沿街乞討,睡橋洞、撿垃圾、吃剩菜,乞丐們跟李玉剛分享生活,李玉剛陪他們唱歌歡樂,如果不是一首《水手》勾起乞丐大毛的悽苦身世,李玉剛幾乎忘記了家鄉還有父母在等他。

辭別眾人之後,他回到了家中,母親心疼的為他做愛吃的餃子,他瞬間淚如雨下。曾經的經歷在少年的心中烙下了痕跡,少年也重新立志要活出人樣。

他再次回到鐵嶺,做過服裝、幹過家政,但是都以失敗告終,音像店打工、歌舞廳唱歌,他還是回到了舞臺上,也漸漸磨練出了一把雌雄莫辨的好嗓子。在一次女伴的缺席中,他一人分唱兩角,贏得了滿堂喝彩。

他開始研究扮相,師從毛戈平學習化妝,身處舞蹈室自己練習跳舞,非議和酒瓶向他砸來,但此時的他早已不是3年前的那個少年,他全都自我消化並化為動力。

2006年,他十年的漂泊有了成效,一支《葬心》從《星光大道》推向全國,李玉剛火了。

沒有王炸的劇本,他自己闖蕩;沒有合適的舞臺,他從不放棄;沒有強大的噱頭,他自己創造。

可以說,李玉剛是一個有野心並且目標明確的一個人,這些都是他在坎坷道路中學得的經驗,沒有人能說他的成名之路走的不艱辛。

但是作為一個藝術家,筆者還是希望李玉剛能夠端端正正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