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在注重貞潔的古代,女子新婚第一夜沒有“落紅”下場會如何?

在理學沒有盛行之前。婦女的地位雖然說不是很高,但是寡婦改嫁這種事情,還是得到社會認可的。

不說民間的現象,比如唐朝時期的武則天,宋朝時期的劉太后都是二婚。宋朝以後,理學盛行,將貞潔的概念,上升到了國家意識形態。在官方的有意推動下,老百姓對貞潔的概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明朝時期,朱元璋就十分重視倫理綱常,而朱熹更是把儒家學說變得僵硬,死板,從身體和精神等各個方面來對女性貞潔進行約束。

可以說,處女情結自明朝興起,在清朝到達了頂峰。過去喪夫的寡婦守節是出於自願,可明朝時對寡婦守節是予以免除徭役的獎勵的。到了清朝就連未婚喪夫也要守節,對貞潔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隨著人們對貞潔這個觀念的加重,古人也是想出了很多種辦法來辨別,女子成婚之前是否還是處子之身。比如從面貌,體態,走路的姿勢到守宮砂,落紅等。

而隨著守宮砂的失傳,落紅就成了最直觀判斷是否處女的一種方法。

明清兩朝,從皇宮到民間,婚嫁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求女子守貞潔。

但是口說無憑,所以洞房時往往會在身下鋪上一塊白巾,第二天可以向婆家人展示洞房後所留下的血跡,如果有落紅,那就皆大歡喜,如果沒有落紅,後果非常嚴重。

在明朝,沒有落紅的女子會被趕回孃家,甚至未嫁的其他女眷也會受到影響,有的女子在家人的苛待之下會自盡了事,而更嚴苛的宗族則乾脆將趕回家的女子浸豬籠,來挽回家族形象。

很多人覺得這不是等同於謀殺嗎?的確如此,當時官府明令禁止出現這種情況,但一些偏遠地方還是屢禁不止。

《醒世姻緣傳》寫於明末清初,其中就有一段是描寫沒有落紅的女子,被夫家從晚上一直打罵到白天,第二天天一亮被反綁雙手,一步一打的送回孃家門前,而女子的相公站在孃家門破口大罵。

不但沒有人阻止,反而會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讚揚,所以那個時候,如果一個女子在成婚之前失去了貞潔,不光自己會受到別人的指責打罵,甚至家人都會因此受連累。

而到了清朝時期,某些地方,對於失去貞潔的女子的懲罰和侮辱更讓人咋舌。

他們會在女子的陪嫁隊伍中,陪嫁過去一隻羊。如果發現女子不守婦道,丈夫家會將羊的一個耳朵割掉。女子不但會被趕回孃家,還會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讓新娘牽著這頭羊,在羊的失聲痛叫下,回孃家。

一路上看到這一幕,很多人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回到孃家的這些女子,很多因為受不了屈辱選擇自盡。雖然現代人在這方面的觀念已經相當開放了,但是多數人對於貞潔還是非常看重的。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