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同樣是輔佐君王稱霸,為何結局卻完全不同?原因很簡單

在我國曆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文臣武將,他們為君王建功立業,治理國家,使國家蒸蒸日上,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這類人卻很少有善終的。也許君有君的考量,臣有臣的顧慮,君臣之間有了間隙,那離死亡之期不遠了。

大家對於臥薪嚐膽的典故應該不陌生吧,今天野史趣事君說的便是在春秋末期幫助越王勾踐的兩位治國人才,範彝與文種。倆人雖然同朝為官,卻結局不同,一位成為了富庶四方的富豪,最後被後世的生意人供奉為文財神;而另外一位卻被越國勾踐賜死,讓人惋惜。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範彝曾跟隨勾踐去往吳國服勞役,勸諫勾踐學會忍耐,而勾踐也真的在夫差面前表現的畢恭畢敬,更是做好自己馬伕的職責,讓夫差踩著自己的背上馬,不論夫差怎麼刁難都笑臉相迎,這讓夫差覺得勾踐已經沒了當年的雄風壯志,便放鬆了對他的警惕,而範彝時刻陪伴勾踐左右,知道在那溫順的笑臉之下隱藏著巨大的仇恨,知道此刻的勾踐比以往更可怕。

而文種面對戰爭之後滿目瘡傷的越國,想起在江邊與君王勾踐和同僚範彝的依依不捨,牢記他們的囑託,開始了越國修復之路,雖然前方道路困難之多,但仍要為大王貢獻一番力量,於是節約財政開支,發展農業生產,又隱秘的鍛鍊軍事力量,經過長時間整頓休改,國力逐漸回升。越王勾踐回國之後,更是在範彝和文種的幫助下歷經20年終於打敗吳國,成為霸主。

本該是論功行賞得時候,範彝深知這些年越王勾踐內心深處的陰暗面,知道君王最怕的就是功高震主,便放棄一切遠離越國改名換姓下海經商,也有了三次成富三次散財的美名,後世的商人均把當作文財神供奉,而文種卻沒有聽從好友範彝的建議,而是留下來繼續當朝為官,卻因為功高震主,被其他人誣陷造反,以夫差賜死伍子胥的那把劍同樣賜死文種,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