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比明朝更硬氣的王朝,它只存在了15年,卻敢向“萬國”宣戰

追求理想自古就被人們歌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年少之時為實現自己金榜題名的理想而埋頭苦讀;東晉書法家王獻之,為將自己的字習好而依缸習字。屈原在《離騷》中寫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實現理想是需要堅持不懈的。

歷史上我國曆經了無數的朝代更迭才得以走到今天,在這個過程中的很多朝代或多或少都對外有過妥協和順從,而這些朝代中,

明朝被稱為最硬氣的王朝

。但也有一個王朝不是那麼的被世人所熟知,

它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的15年時間,但是它卻敢向“萬國”宣戰,被稱為比明朝更加硬氣的王朝。

這個王朝就是由王莽在公元9年篡漢建立的新朝。

而王莽建立的這個新朝在之後的歷朝歷代都可謂是備受詆譭,其原因是因為在王莽統治的這15年時間裡,不管是內還是對外,

王莽的做法都可謂是得罪了所有人,儘管在王莽心中有著自己的理想社會。

王莽能夠篡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

西漢的人地矛盾本就激勵

,內部社會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進,且已經到了存亡之際的地步。身為外戚的王莽在揚雄及劉歆等文人的支援下篡奪了漢朝政權,天下之人還盼望著王莽能夠解決人地的矛盾。

按照很多人的想法都會認為一個國家需要長遠的發展都是

“攘外必先安內”

的,內部的安定是首要,因此聰明的國君能避免戰爭就會避免戰爭。但是這位王莽的思路卻是和大家都不相同,

他篡漢之後以非常強硬的態度向周邊各國宣戰。

在那個時期周邊各國的勢力主要分佈在

西域、西南、以及北部匈奴地區和朝鮮半島地區

。彼時的王莽縱觀歷史,認為在對外政策之上漢朝是下策,周朝則是中策,而秦朝是無策,這些政策並沒有解決外部周邊各國的矛盾。

因此他便想要徹底解決外部矛盾,於是採取了他所認為的向周邊各國宣戰的“上策”。

王莽在新朝實行的

“上策”

經過後來的學者研究後總結出了四個點:其一,降王為侯,實行貶黜政策;其二,是從內部瓦解他國的外交政策;其三,以賄賂和引誘他國的懷柔政策;其四,是以武力威脅,用軍事打擊他國的強硬政策。這些政策看起來都沒有什麼問題,也是聰明的政策,但是王莽卻以此

惹怒眾人

新朝建立之後,王莽派使者四處出訪以展示新朝的威德,並將之前漢朝授予的外族印綬收回,受新朝的印綬,這本是改朝換代的正常舉動。 但王莽卻

把之前的封王全部貶黜為侯,將這些封王所用之璽更改為章。

不僅如此,王莽對於想要掌控外部的這些異族勢力有些操之過急和“用力過猛”,他經常

插手這些異族封王的內政

,也因此威脅到了這些人的利益,甚至

為了接手管理西南夷地區直接將他們的首領處死

,而對於強敵匈奴也是如此,直接插手他們的內部權力鬥爭,就為瓦解匈奴。

而除了降級之外,王莽還將這些異族的首領數次更名,對這些異族明顯帶有侮辱的意味,這樣對異族降級更名的手段引發了外族的不滿,這兩點也是導致

西南夷鉤町王叛變和匈奴叛變

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域諸國也因此和王莽的新朝關係走向破裂。

王莽不僅態度強硬地“攘外”,對內他的態度也沒有絲毫的鬆弛。

新朝建立之後,他頒佈政策:土地不能兼併,也不能買賣奴隸;如酒、鹽、山川等資源全部歸國有;還以公家權力來平衡當時的物價,說是為保農民的利益,不讓他們被商人剝削,但到最後剝削農民最厲害的是國家。

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會,王莽進行了多次高標準的反腐整風運動,這一系列的做法得罪了新朝內的所有階級。現在看來,王莽的心中是有著一個

理想的社會面貌

的,因此他想用最快的速度達到自己心中之理想。

但在實際的過程中王莽的做法可謂是操之過急、用力過猛,從而導致了外部皆反的局面,這和他所想的天下大同徹底

“反其道而行之”。

對內也是不顧國情,亂搞一通,最後導致國內也是民不聊生,對外的戰爭也幾乎沒有勝仗,王莽將之前西漢建立起來的

“一漢敵五胡”

的自信完全敗光,

新朝也因此快速的走向了滅亡。

參考資料:

《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