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仿製蘇軍使用的波波沙為何不用彈鼓?彈匣有什麼優勢麼?

“本文章已經透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二戰時期,各國都在積極研發衝鋒槍,德國就有MP40,英國有司登衝鋒槍,美國有湯姆遜,而蘇聯就有大名鼎鼎的波波沙。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真名叫PPSh41,波波沙這個名字是我國士兵根據PPSH41的諧音取得。

波波沙是一種輕型衝鋒槍,由蘇聯一名著名科研設計師設計。波波沙構造簡單,生產極其簡單,於是二戰中蘇軍手中就出現了大量的波波沙,該槍受到多個國家的喜愛。我國就是用波波沙槍最多的國家。而且我國還對這種槍進行了仿製,但是在仿製的時候,我國卻沒有選擇用彈鼓,而是用了彈匣。其實彈匣的彈藥容量要比彈鼓少,那麼中國為什麼要選用彈匣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分為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怕彈鼓出現問題,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彈鼓中有一個彈簧,如果操作不當,彈簧就容易出現問題。如果在戰場上出現了彈鼓問題,它們會對槍械在戰場上的發揮有很大的影響。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彈鼓過於沉重,在行軍打仗的時候會增加士兵的負擔。

當時的東北兵工局仿造出了PPSH41,被稱之為50式衝鋒槍。當時為了節約成本,簡化製造工藝,所以也就選擇了35發的彈匣。而且彈鼓實在過於佔空間,而且不方便士兵攜帶大量的備用彈匣,所以還是彈匣攜帶會更加方便。但是還是有部隊使用彈鼓,並按照彈鼓的方式仿製,這種被仿製的衝鋒槍被稱之為49式衝鋒槍。在50式被仿製出來後,便開始大量使用50式衝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