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水滸傳》吳用本意並非招安,所以謀了全域性,可惜被這四位破壞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萌書生

率領眾兄弟受招安,導致梁山泊好漢損失三分之二,這是及時雨宋江捱罵的主因。

最早提到招安的是行者武松,當時宋江認為那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還很羨慕武松,因為他自己犯下了大罪,想招安不太容易。

後來,宋江接二連三的遭受打擊,離受招安越來越遠了。

但是,宋江智謀過人,他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一身麻煩的宋江,索性與朝廷對著幹,先是透過打村坊和城池引起朝廷重視,後是透過示弱求招安博得皇帝的好感,最後是邊打邊談,直到受招安為止。

受招安成功,與智多星吳用也是分不開的。

可是,吳用從未主動的表達過自己希望受招安的想法,加之他提前的佈局,讓我們大致清楚,他的本義並非是招安,而是造反。

想造反,不是吳用一個人想,很多江湖人想,甚至一些地方豪紳都想。

但是,早期並沒有誰揭竿起義,都在謀劃,吳用也是如此。

吳用的謀劃,早於後來大家看到的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早已謀了全域性,北地的入雲龍公孫勝和遠在江州的神行太保戴宗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們按照大的地域去劃分,大致可以把梁山泊好漢的組成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山東河北以北的好漢,以入雲龍公孫勝為代表;二是山東河北兩地的好漢;三是山東河北以南的好漢,以神行太保戴宗為代表。

當然,第一和第三兩個地域的好漢人數並不多,但實力不俗,除去上面提到的公孫勝和戴宗,還有病關索楊雄、黑旋風李逵等。

至於薊州當時屬於大宋還是遼國,一直有爭議,但根據後來宋江等人受招安之後打薊州來看,應該屬於遼國,不管爭議,我們還是以宋江等人破遼國時的地域為準。

公孫勝、楊雄、戴宗、李逵等好漢的實力很強,江湖地位也很高。

假如吳用選擇造反,那他會在山東起兵,迅速佔領山東河北兩地,同時公孫勝回到薊州在北地響應,戴宗與李逵在南邊響應,那時節大宋遍地戰火,大宋皇帝想鎮壓這樣的造反,還是很吃力的。

即便吳用一時間無法滅掉宋朝,也能形成割據形式,成為一方霸主。

吳用早期,就是這樣想的,否則他不會把觸角伸的那麼長。

只是,吳用的計劃落空了,因為被四個人擋了道,分別是:托塔天王晁蓋、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

晁蓋:

他是吳用選擇的領頭人,但吳用慢慢的發現他根本不適合。

晁蓋目光短淺,不思進取,躲在梁山泊快活起來了,這與吳用想造反的想法相違背。

所以,吳用需要換人。

重新選擇合適的人選,浪費了很多時間,以至於吳用喪失了起兵造反的最佳時機。

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

這三位,讓吳用的造反計劃徹底落空。

找人替換晁蓋不難,可這三個率先起兵造反,佔了先機,佔了資源,吳用剩下的只是梁山泊了。

梁山泊的確強,但不足以與大宋朝廷、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四方相抗衡,想結盟只能被收編,想逐個擊破只能讓梁山泊好漢損失殆盡,最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被這四位擋了道的吳用,失去了造反的可能。

恰好,宋江主張招安,吳用也就同意了,反正他的目的是從政,只要不再當教書先生和山賊就行了。

退而求其次的受招安,其結局是吳用沒有想到的,兄弟們損失了三分之二。

吳用的確是鐵石心腸,但損失了那麼多好漢,他便失去了絕對優勢,只能挨宰,假如好漢們全部活著或者三分之二活著,活著的好漢都成為朝中武官,那時的局面可不是奸臣能左右的了的了。

吳用最後的死,與忠義真沒多大關係,與前途息息相關,他很清楚奸臣下一步的目標就是他。

與其讓奸臣害死,不如自己上吊,還能在皇帝那裡博個美名,也能讓梁山好漢的忠義之名流傳千古。

吳用做事,每一步都是計算好的,將利益最大化,他最大的敗筆是沒能先殺高俅等大奸臣。

注:本文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書生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