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楊秀清敢杖責洪秀全、韋昌輝,為何獨獨不敢欺負翼王石達開

1847年,馮雲山率教眾搗毀寺廟,不幸被桂平知縣逮捕入獄,洪秀全逃往廣東。此時,紫荊山區拜上帝教會眾群龍無首,人心惶惶,組織渙散,形式岌岌可危。關鍵時刻,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傳達上帝旨意,即時安定人心,其地位因之水漲船高,很快便成為拜上帝教的核心領導人。

正是因為取得“代天父傳旨”之權力,隨著革命不斷向前發展,楊秀清越來越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為所欲為。洪秀全、韋昌輝、秦日綱、陳承瑢等高層精英時常受其杖責,苦不堪言。不過,有意思的是,楊秀清卻非常尊重石達開,從來就沒有對其進行杖責,其原因,究竟何在?

其一、石達開集團實力強大,不可輕易對其動手。若是論行軍打仗,翼王石達開單幹之後,確實不怎麼樣,屢戰屢敗,狼狽不堪。因此,許多部下都脫離他,重新回到天京,繼續效忠太平天國,翼殿集團的實力瞬間下降至谷底。不過,在天京事變前,翼殿的勢力相當強大,僅次於楊秀清的東殿,地位舉足輕重。金田起義時,石達開率領五千人馬參加,而且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內部相當團結,容易一致對外。以石達開、石振吉、石貞祥等為代表的石氏集團,佔據著要職,而且均手握重兵。就此而言,光桿司令洪秀全、小地主出身的韋昌輝等,其實力則要弱小很多,當然這是從麾下人馬而言,其他因素則不考慮在內。所以,楊秀清東殿集團實力雖強,但不會在沒有絕對優勢之情況下,直接公開挑戰第二大實力派翼殿集團,免得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其二、西征獲勝,石達開威望高,楊秀清有所忌憚。縱觀太平天國十四年的歷史,楊秀清使用“天父下凡”這一招欺壓諸侯王主要集中在1855—1856年,也就是太平天國在軍事上節節勝利之時。在此之前,楊秀清也常搞“天父下凡”,但主要是為了反清需要,為了團結人心,樹立信心,最終消滅“清妖”。不難發現,在這段時間裡,翼王石達開也正好達到個人威望之頂峰。1854年—1855年,石達開取得湖口大捷、樟樹鎮大捷,鞏固並擴大了西征成果;1856年6月,石達開攻破江南大營,解除天京之圍,天國達到軍事上的全盛時期。此時,楊秀清若是敢欺負石達開,估計要掂量下所要承當的嚴重後果。因為,此時的石達開非昔日可比,也不是單幹之後的那模樣,他現在是天國軍事上的支柱,是士兵眼中的戰神,是靈魂性人物。

其三、石達開不冒頭,隱藏實力,對東王不構成直接威脅。所統翼殿集團實力強大,個人威望如日沖天,這自然是石達開免於受東王欺負的原因之一。不過,還有關鍵一點,即是石達開比較善於隱藏實力,懂得謙讓,不冒頭,否則難免楊秀清不會突然搞個“天父下凡”,給其下馬威。在西征時,石達開處處遵循楊秀清命令,每逢重大戰略決策時,必等東王定奪,給別人的感覺就是他服從東王命令,是位好員工。再則,石達開的主要長項是民政和外交,而非軍事,除非東王有令,否則不會主動請纓上陣。此外,相對於韋昌輝而言,石達開與天王的關係沒那麼親密,否則“清君側”之重擔就落在他肩上了。種種跡象表明,翼王石達開並不會對東王構成直接威脅,不會加入洪氏集團,與東殿爭權奪利。

其四、楊秀清想拉攏石達開,對付洪秀全與韋昌輝。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內部主要分成三大派系,東殿、翼殿,還有就是洪秀全與韋昌輝之聯盟。為何是這麼劃分呢?原因如下,楊秀清的背後是“燒炭佬”,出身相對低微;石達開則是代表著天國內部的“客家勢力”,鐵板一塊;洪秀全是外來者,韋昌輝是典型的小地主,家財豐厚。從感情上來講,“燒炭佬”、“客家人”,對剝削他們的小地主是充滿仇恨的,韋昌輝對此心知肚明。所以,韋昌輝平時和洪秀全的關係相當不錯,還曾經主動站出來為其承擔“杖責”,夠義氣。因此,楊秀清也想拉攏石達開來對付洪秀全與韋昌輝,以增強自身實力,為奪權新增籌碼,並最終取代洪秀全,自己當天王。

綜上所述,包括洪秀全在內的太平天國之“王”們,很多都受到東王楊秀清以“天父”之名義進行“杖責”,或者是威脅“杖責”。翼王石達開之所以倖免於難,其中之原因,除了自身強大之外,也是楊秀清有意識地加以拉攏之需要。各位說說呢,是不是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