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首戰即終戰!鄭和第三次下西洋,面對錫蘭山國挑釁,一戰打出國威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將大明的國威傳向了海外,甚至比哥倫布遠航還早了87年。關於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這個說法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朱棣要尋找建文帝,這種說法也記載在《明史·鄭和傳》中,其實更重要的是,明成祖朱棣想要向世界其他國家傳播大明的友誼和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

也就是說,鄭和帶著龐大的船隊下西洋,並不是為了擴張領土,或者是讓別人臣服。不過理想是好的,但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就遭遇了一個叫錫蘭山國的挑釁,甚至想要搶奪鄭和所帶的財寶,以及全殲鄭和的隊伍。

面對這樣的威脅,鄭和和手下及時覺察了對方的動機,擒賊先擒王,以兩千兵力直接應對對手五萬人馬,將對方的國王生擒活捉。不但打了一場大勝仗,而且還弘揚了大明的國威,明明白白告訴對方,誰才是最強大的那一個,什麼叫首戰即終戰,只要對方敢開第一槍,那麼第一槍也就是最後一槍。

1411年,鄭和帶領隊伍來到位於印度洋附近的錫蘭山國,想要和對方建立良好的貿易關係,派人向該國國王亞烈苦奈兒宣詔,同時賞賜給亞烈苦奈兒大量寶物,包括金器,銀器,茶葉,絲綢和香爐等。可亞烈苦奈兒不但沒有意識到明朝的強大,居然動起了歪心思,想要打劫鄭和的所有寶物,甚至還要行刺鄭和。

面對亞烈苦奈兒的狼子野心,鄭和洞若觀火,一目瞭然,一眼就看透了亞烈苦奈兒,因此只是在例行完外交的共事以後,鄭和就揚帆起航,去往其他國家,避免和錫蘭山國發生軍事衝突。

可是當返航的時候,鄭和必須要經過錫蘭山國,這一次鄭和再次賜予了錫蘭山國大量的財物,還去當地的寺廟進行佈施,以結睦鄰友好之意。鄭和此舉不但沒讓亞烈苦奈兒再次意識到明朝的強大,反而認為明朝軟弱可欺,於是假意邀請鄭和前往首都康提王宮做客,背地裡集結五萬軍隊,準備攻擊鄭和的隊伍。

面對一觸即發的戰爭,鄭和在與同行的錦衣衛指揮僉事李實和何義宗等人商量以後,認為錫蘭山國既然敢開第一槍,那就必須讓他們吃到苦頭。本著首戰即終戰的原則,鄭和擒賊先擒王,率領僅有的2000士兵直接殺入錫蘭山國王宮,活捉亞烈苦奈兒。

聽說亞烈苦奈兒被活捉,五萬軍隊回師救援,最終卻被2000士兵全殲,最後亞烈苦奈兒本人也被押往南京。

鄭和回來以後,朱棣親自接見鄭和,重賞和提拔了李實和何義宗等人。面對亞烈苦奈兒朱棣認為\“蠻夷禽獸耳,不足深誅“,將其廢為庶人,並派禮部官員到訪錫蘭山國,重新冊封該國國王。

這一仗也彰顯了明朝的強大,大明既不挑事,遇事也不怕事,自己不開第一槍絕對不是怯戰,如果誰膽敢開第一槍,那麼對於大明來說,首戰即終戰,一定要將對方徹底打服,徹底消滅對方這些跳樑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