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八聖,其中的七聖家喻戶曉,為何只有劍聖籍籍無名

聖人指的是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

所謂“聖人”,上左有“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揚道理,教化大眾;下邊的“王”代表統率萬物為王之德,德行遍處施行。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被稱為聖人都是某一方面集大成者,其中七聖最為出名:文聖孔子、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醫聖張仲景、茶聖陸羽、以及書聖王羲之,這些聖人想必每個人都聽過,那麼劍聖又是誰呢?

說起來,這個“劍聖”跟李白還有一段淵源,李白不僅是詩人,也是劍客,他在《俠客行》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從這短短的一句來看,也能看出李白劍術的高超,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僅僅排第三,“劍聖”則是他的師父裴旻。

裴旻,唐開元間人,參與了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事。唐文宗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三絕”,他的劍術在歷史上很少被提到,根據《獨異志》記載: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大致的意思就是他在舞完劍之後,將劍高拋數十丈,單手持著劍鞘,劍竟然從空中落到劍鞘當中,圍觀者都驚呼了起來,吳道子看後畫畫的技藝大增,驚歎道:出沒神怪既畢,乃“揮毫益進”。

吳道子的畫、張旭的草書都千古流傳,為什麼裴旻的“劍聖”之名沒有流傳下來呢?這恐怕跟他一次射虎有關。虎是山中之王,古代常常爆發虎患,射虎成了彰顯武力和權利的象徵。

比如李廣射虎家喻戶曉,他曾經將一塊大石頭當做了老虎,一箭射去,將石頭都給射穿了,飛將軍李廣威名也是傳了下來。

裴旻任職龍華軍使,駐守北平,當時北平就鬧虎患,裴旻自然而然就趕去射虎,一天他連續射了31只,下山的時候一位砍柴的老人就說: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將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

古代的彪應該就是金貓,長相很老虎非常相似,裴旻聽說這不是真老虎就又去尋找老虎,他騎馬向北行,到了一個雜草叢生的地方,一隻小老虎跳了出來,雖然個頭小,但氣勢非常足,老虎震天一吼,嚇得裴旻的馬連連後退。

驚慌的馬將裴旻甩了下來,他的弓和箭都掉到了雜草當中,老虎撲了過來,若不是裴旻練過武,有點力氣掙脫,他就差點被老虎給生吞了,自此之後,裴旻就再也不射虎了,這件事也成了他一輩子的陰影。

射虎彰顯的權威,被老虎差點生吞的裴旻自然就難以擔當“劍聖”之名,在史書當中,也沒有過多的記載裴旻,只是記錄了裴旻的官職和一些戰功,對於他的劍術其實很少提起,裴旻的“劍聖”之名自然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要說唐朝最有名的舞劍者,那當屬公孫大娘,在劍客備出的年代,被老虎嚇壞的裴旻也就難以留下自己的威名。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公孫大娘、李白都、吳道子、裴旻是響噹噹的人物,其詩歌,劍術,畫技留下了很多傳說,《資治通鑑》中就有詳盡的記載,而這本書中除了他們以外,還囊括了前後1362年的歷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諸多歷史上的梟雄都被記錄在內。

《資治通鑑》不失為一本經典之作,古往今來,眾多名人大家都對這本書予以高度評價。

梁啟超就曾這樣說過: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

由此可見,《資治通鑑》魅力無窮,筆者向大家推薦一本很實用的白話版《資治通鑑》,文言文晦澀難懂,這本書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整本書原價98元,現搞活動,只需要68元,領略書中無窮智慧,再來品味人生,一定會讓人受益匪淺,喜歡的人點選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