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能成功?曹操:這是一個陽謀,專騙聰明人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其中“草船借箭”就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其實這個劇情和之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孫劉聯盟,及之後的借東風火燒赤壁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這個劇情中,諸葛亮的聰明、機敏、膽略、大局觀、口才等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而相反地,周瑜的心胸狹隘和曹操的多疑也得到充分體現。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由於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智,覺得諸葛亮必然是孫權將來佔據南方乃至於一統天下最大的阻礙,便以軍中缺箭為由,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古代的弓製作極為繁瑣複雜,而箭的製作同樣也不簡單,況且數量巨大,至少以當時劉備的實力,是絕對做不到十天造十萬支箭的;而周瑜不僅給諸葛亮這麼一個難題,而且還激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在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後,不僅周瑜認為諸葛亮必死無疑,就連魯肅都覺得大事不妙,甚至有勸諸葛亮偷偷離開江東的意思。但諸葛亮卻是胸有成竹,雖然猜到了周瑜的心思,但為了孫劉聯盟,為了擊敗曹操,為了“隆中對”的戰略部署,他答應了下來;當然,諸葛亮也不是盲目地答應,因為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知道在十天之內,江面必有大霧。

​諸葛亮在優哉遊哉幾日後,邀魯肅夜間乘船,魯肅還以為諸葛亮想要逃走,殊不知諸葛亮帶他乘船來到曹操水面大營附近,並讓隨行的船隻擂鼓吹角;這可嚇壞了魯肅,結果諸葛亮卻讓魯肅莫慌,讓他看一場好戲而已;結果曹營的曹操得知江面有鼓聲和號角聲後,擔心是對面東吳軍隊來偷襲,又見江面大霧,於是便讓弓箭手射箭擊退敵軍。

諸葛亮及其隨行的船隻表面插滿了草人,箭射到草人身上自然就留了下來,而諸葛亮也就是靠這個辦法湊齊了十萬支箭,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很多人可能會問,曹操是不是傻?為什麼要射箭?派一隊探子過去看看不就知道情況了,或者射火箭也行啊。但是傻子能擊敗多方強敵,成為北方霸主嗎?其實曹操不僅不傻,而且還十分聰明。

​不過也正因為曹操十分聰明,才會中計,諸葛亮使用的這個計謀並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其實諸葛亮早就詳細瞭解過曹操的性格,曹操不僅多疑,而且體恤士兵,曹操多疑就不多說了,例子有很多,但曹操體恤士兵卻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曹操是殺伐果斷的大反派。其實在三國期間,真正善待百姓、體恤士兵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

劉備為何帶著新野城百姓逃跑?並不是他有多仁善,而是希望在危難之際,利用新野城百姓給曹操軍隊造成慌亂,而他則可以趁機逃跑。而曹操割發代罪,官渡之戰後焚燒部下與紹暗通之書以及每戰之後重賞軍士的事蹟卻是實實在在的,實際上,曹操才是最懂百姓和部下需要的人,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部下才對他始終如一,他治理的地方才安穩。

​而諸葛亮正是基於曹操的性格設下“草船借箭”的陽謀,因為他知道曹操在大霧期間,敵我不明的情況下派士兵來打探情況;而且在不知道東吳是不是真的來偷襲的情況下,寧可小機率地真的來偷襲,也不會賭東吳不會來偷襲,所以放箭阻擋就成了曹操唯一的選擇。可以說,諸葛亮已經把一切可能性都算到了,而後得出曹操必然會放箭的唯一結果。

這不是諸葛亮唯一的高光時刻,但絕對是最精彩的一段演出;而也正因為如此,周瑜才越發忌憚諸葛亮,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殺死諸葛亮;可惜最後仍是失敗,其實諸葛亮借東風只是一個幌子,他夜觀天象早就知道會起東風,而他只不過是藉機逃走而已,所以周瑜最終仍是棋輸一著;而曹操得知自己被騙後也並沒有過多氣憤,畢竟那一夜放箭是基於他性格的唯一選擇。

​很多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小說而已,用得著分析這麼多嗎?其實“草船借箭”在歷史上是真實發生過的,而且就在三國時期,但並非在赤壁之戰中,而是發生在第一次濡須之戰中;而且實施此計的人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由此可見,歷史上的孫權絕對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