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關注世界腎臟日 | 為兒童腎臟健康“畫像”

畫兩個大蠶豆,代表腎臟;再畫上輸尿管、膀胱、尿道,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人體泌尿系統。這樣的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腎病二科主任王輝已不知畫了多少次。“當我們的膀胱充滿尿液時,膀胱收縮,尿液就會向下走。可如果出現反流,就會有一部分尿液經輸尿管返回腎臟。這就好比有利器反覆在面板上剮蹭,留下了一道道瘢痕,影響面板功能,也會造成感染……”聽了王輝的生動講解,診室內患兒家長逐漸明白了兒童泌尿系感染的致病原理,緊張情緒也隨之緩解。

近年來,兒童腎臟健康越來越引起重視。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泌尿系感染,比成人更容易累及腎臟,造成腎臟損傷。同時,這也是兒童先天性腎臟異常的前哨事件,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30%的先天性腎臟尿路畸形的首發症狀是泌尿系感染。反覆的泌尿系感染合併畸形是導致兒童慢性腎臟病的高危因素。在3月10日第17個世界腎臟日到來之際,專家呼籲關注兒童的腎臟健康,需從重視泌尿系感染開始。

1

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

2月下旬,患兒軒軒(化名)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了北京兒童醫院腎病二科。由於長時間發熱不適,5歲的軒軒已經出現腎功能異常、生長髮育遲緩等症狀,王輝和同事立刻對該患兒進行查體,並將其收治入院。

“患兒在胎齡8個月時,就被發現有腎臟畸形、腎輸尿管積水、腦積水等症狀,但是出生後沒有得到有效干預。”王輝介紹,“到了1歲左右,患兒因膿毒症、泌尿系感染住院治療,好轉出院後也沒有定期複查。1個月前,患兒又一次因發熱、腹痛、泌尿系感染等症狀去醫院。檢查發現患兒雙側腎盂、腎盞積水,考慮是重複腎畸形。我們還發現患兒血肌酐升高,提示已經損傷到腎功能。”

軒軒的病情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讓王輝感到心痛和惋惜。“兒童不是縮小版成人,兒童泌尿系感染也不是成人泌尿系感染的小兒版。”王輝解釋,成人與兒童的發病原因有很大區別,成人的泌尿系感染大多受不良生活習慣等後天環境因素影響,但兒童的泌尿系感染是對兒童先天腎臟發育異常的一個重要提示。兒童尤其是伴發熱的嬰幼兒泌尿系感染,70%以上是因為膀胱輸尿管反流造成的,還有一部分患兒是其他原因所致,如包皮過長、抵抗力下降等。

此外,兒童泌尿系感染的危害性比成人要嚴重。成人泌尿系感染雖也會引起腎臟損傷,但其比例較低。兒童則相反,兒童通常尿道短、黏膜脆弱,若存在先天畸形,多種因素疊加,就會導致腎臟損傷。

雖然兒童的泌尿系感染區別於成人的泌尿系感染,但二者又存在一定的聯絡。“在輸尿管反流形成腎臟瘢痕的部分患者中,30%的患者最終會發展成高血壓、蛋白尿等。”王輝指出,“我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患者,幼時被診斷為泌尿系感染,未得到重視,後來再未出現典型症狀,於是認為已痊癒。但後期一旦被發現,往往就已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發展到終末期腎病,需要透析治療,非常可惜。”

2

干預早晚結果大不同

王輝指出,兒童泌尿系感染治療關鍵在於“積極控制感染,儘量明確病因,防止復發,定期監測,防止腎功能損害”。

軒軒入院後,醫生們對其進行了系統的治療,先是抗感染,做尿培養,找到其敏感的細菌,有針對性地用藥;待炎症治好後,開始讓他服用預防量抗生素;最後,聯合泌尿外科,制訂完整的治療方案。“根據患兒的個體情況,有些需要服用預防量抗生素,當患兒能夠定時排尿、排便,具有良好生活及如廁習慣時,可以暫停預防量抗生素的使用。”王輝指出,兒童泌尿系感染的複發率較高,在30%以上,如果反覆地使用不對症的抗生素,會造成耐藥,不利於後續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軒軒的感染得到控制,但由於病情較重,還要等待手術治療。“消除炎症不是治療的終點,我們要改變其輸尿管狹窄的先天畸形,避免出現進一步腎功能的損傷,後續也會對其進行定期隨診,及時發現不良苗頭。”

相較於軒軒,被早發現、早干預的伊伊(化名)就“幸運”得多。兩年前,7個月大的伊伊因為“間斷髮熱、尿檢異常”來到北京兒童醫院治療。經過檢查,他被診斷為泌尿系感染。經過6天的治療,伊伊便治癒出院,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王輝欣慰地告訴記者,伊伊經複查,雙側返流均已消失。

“儘早進行科學干預,患兒的康復效果將大不同。”王輝表示,兒童泌尿系感染的症狀與成人不同。成人泌尿系感染多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是不同的,新生兒多表現為低體溫、不吃奶、黃疸等,再大一些的孩子會出現發燒、嘔吐、餵養困難,甚至會有發育遲緩等症狀。此外,部分2歲以下的患兒由於身體機能不成熟,肌肉力量和黏膜保護能力不足,會出現輕微的反流。這些患兒只要得到及時干預,防止腎臟反覆感染,等到身體機能成熟後,有自愈的可能。

“急診室曾收治過一位患兒,他不發燒,也沒有尿急、尿痛等症狀,只是持續出現低鉀消瘦、嘔吐,這些症狀與內分泌類的疾病症狀吻合。但經過尿常規檢驗後,醫生髮現患兒尿液白細胞值較高,後診斷為泌尿系感染。”王輝說。

患兒的康復,除了要有良好的醫療救治,還有賴於良好的生活習慣。“小孩的習慣培養在於家長,比如如廁習慣、體育活動、飲食等。對於嬰兒,要勤換尿布、注意調理便秘等。對於大一些的孩子,要教導他不憋尿、按時排便,掌握正確的清洗方式。”

3

“聽醫生的話”是最好的藥方

“當得知孩子泌尿道感染時,有些家長的態度會走向兩個極端——一類家長十分在意,一類家長毫不在意。二者都是不正確的。”王輝說。

王輝介紹,那些不在意的家長沒有認識到該疾病的嚴重性,覺得自己也經常感染,注意一下衛生就好了。面對這類家長,王輝會積極與他們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積極地帶孩子治療。一些過度在意的家長在得知孩子生病後,便猶如遭到晴天霹靂,帶著孩子四處求醫,甚至去網上尋求秘方。化驗單的數值變化會影響到家長的心情,有的家長什麼也不敢做,有的則是給予孩子太多保護。

“很多家長會出現過度清潔的情況,比如,在孩子感染時會用硼酸洗液等清潔的藥物。很多家長出於‘鞏固療效’的心理,會一直用硼酸洗液給孩子清洗。但實際上,硼酸洗液只適用於那些急性感染或一些特殊治療。如果長期使用,容易造成黏膜保護屏障的缺失。”王輝介紹。

如何讓家長成為明白人?王輝的秘訣就是為家長畫一幅人體泌尿系統的圖畫,清晰明瞭地向家長指出感染的原理以及治療的方法。這樣的方法既能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也能讓不在意的家長提高重視。

“無論針對哪種家長,最好的藥方還是‘聽醫生的話’。”王輝坦言,家長要相信醫生的專業能力,相信醫生一定會盡全力給孩子治病。無論是做尿液培養、做造影,還是給孩子服藥、停藥、清洗等環節,醫生都會嚴格把關。“請家長們放心,所有的醫生都會為孩子的健康努力!”王輝說。

編輯: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