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歷史謎團: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齡和高士廉,還有三人是誰?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稱便橋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瀾避免了和強大的突厥提前決戰,也因此成為大唐與突厥強弱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次會盟大唐這邊有六個人,不過哪六個人史書上卻語焉不詳,沒有全部提及,這也成為了一個歷史謎團,我們先來看看史書上的記載: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記載:“上自出玄武門,與高士廉、房玄齡等立騎徑詣渭水上,與頡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

《資治通鑑》只提到了李世民、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三人,那麼還有三個人是誰?渭水之盟,和李世民同行的是哪五個人?兩個文臣,三個武將,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突厥上》記載:“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範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

《舊唐書》則明確提到了六騎也就是六個人,除了高士廉和房玄齡,多了一個將軍周範,那麼周範是誰?其實周範就是周紹範,隋朝名將武衛大將軍周法尚之子。

《冊府元龜》記載:“周範為秦王庫旦車騎,帝既踐祚,累遷右屯衛將軍,宿衛於玄武門。以忠節見知,故特蒙親委,俄遷左衛將軍。”

《資治通鑑》記載:“(貞觀七年)八月,乙丑,左屯衛大將軍譙敬公周範卒。上行幸,常令範與房玄齡居守。範為人忠篤嚴正,疾甚,不肯出外,竟終於內省,與玄齡相抱而訣曰:‘’所恨不獲再奉聖顏!”

周紹範最後官居左屯衛大將軍,李世民外出他和房玄齡共同執掌中樞,可見他絕對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渭水之盟李世民讓他隨行並不令人意外。

除了周紹範之外,還有兩位武將隨行:一個是安元壽,另外一個是李孟常,正史中雖然沒有提及這兩人參與了渭水之盟,不過出土的墓誌銘卻揭開了歷史的謎團。

《安元壽墓誌銘》中提及貞觀元年突厥入侵兵至渭河,李世民同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在便橋白馬設盟,只有安元壽一人於帳中護衛,由此可見安元壽也是渭水之盟的參與者,那麼安元壽是何人?唐太宗為何要帶上他?

安元壽是粟特人,驍勇善戰,十六歲入秦王府為右庫直,負責守衛、陪從、鞍馬事宜,玄武門之變安元壽立下不小功勞,胡人身份可以更好的和突厥人溝通、武力強悍又是李世民賴以信任的親衛,這些因素可能是他隨行李世民左右的原因。

李孟常同樣也是一員驍將,而且是秦王府舊將出身,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比如征討劉武周、虎牢之戰中破王世充和竇建德等等,他也是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貞觀元年被封為武水縣開國公。

《李孟常墓誌銘》有這麼一段話:“上將言飛,英謨遠振。擊單于之戮,髓名王之骨。豈止渭橋下拜,燕山紀功而已。”可見他也應該參與了渭水之盟。

李世民“六騎幸渭水之上”現在就很明瞭了,六個人分別是:李世民、高士廉、房玄齡、周紹範、安元壽、李孟常,除了李世民自己之外,還有兩個文臣和三個武將。

至於有些人認為蕭瑀也參與了渭水之盟,可能性不大,因為蕭瑀是尚書左僕射,位高權重,地位不在侍中高士廉和中書令房玄齡之下,《舊唐書》既然提到了”將軍周範“,不可能會漏了地位更高的尚書左僕射蕭瑀,由此可見蕭瑀並沒有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