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通緝令那麼抽象,如何抓到犯人?其實重點在最後八個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七則》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雖然古代的科技不像現代這樣發達,但對於罪犯依舊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無論你官職大小,是否在朝中有人,只要你犯法,都離不開法律的制裁,菜市口的通緝令將成為其最新的身份憑證。

可是很多經常看古裝劇的朋友都十分好奇,因為通緝令上罪犯肖像畫大多十分抽象,這樣的通緝令真的有效果嗎?其實通緝令上最重要的資訊並不是畫像,而是通緝令上最後的八個大字,才是最重要的。

畫像實屬無奈之舉

看過刑偵局的朋友一定明白,大部分通緝犯都沒有正面,警察們在釋出罪犯照片的時候,採用的是畫像結合電腦合成的方式,來做出最接近罪犯真實樣貌的照片。

雖然警察內部的畫像師傅技藝高超,電腦合成技術也在不斷提升,但相似程度最多也只能達到80%左右,如果罪犯沒有明顯的面部特徵,很難透過畫像直接認出罪犯。

可想而知,古代使用毛筆或者炭筆進行畫像的人,更無法準確描繪出準確的罪犯畫像,只能體現出一些較為明顯的特徵,例如絡腮鬍,臉上有刀疤等,再加上古代沒有影印技術,每一張畫像都需要手動繪畫,這就導致每一張通緝令上的畫像都有所差別,所以在古代的通緝令上,畫像只是用以抓捕罪犯的方式之一。

既然畫像並不能提供足夠的幫助,那麼古代的通緝令真的有效嗎?其實古代通緝令上的重點內容並不是畫像,而是文字,在古裝電視劇中,每次張貼通緝令,都會有官府的人或者當地的舉人對文字進行宣讀,這部分才是抓捕罪犯最重要的資訊。

沒有攝像頭的安全社會

在古代的通緝令中,會寫到關於罪犯的大部分資訊,其中包括姓名、籍貫、工作地點,生平經歷等,也許在現代人看來,這些資訊並不能幫助抓捕罪犯,因為古代是沒有攝像頭的,彷彿古代是很難抓到在逃罪犯的,其實不然。

和現代不同,古代雖然很少進行人口普查,但對於人口的管制是十分嚴格的,無論是在城市當中還是在村子裡,一共有多少人口,分別是多少戶,叫什麼名字等,都需要在當地衙門進行登記,也就是說只要這些資訊一公佈,大家就會知道這個人的所有資訊,會有所提防。

而且古代對於外來人口的管理十分嚴格,每一個進入城市的人,都必須攜帶身份資訊,也就是通關文牒進行登記,雖然在古裝電視劇中,酒樓、客棧等經常會接待外地的商旅等人,但事實上,如果這個城市出現一個外來人口,官府會在第一時間知道。

可想而知,當一個罪犯想要出現在城市中的時候,無論是官府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在第一時間知道,外來人口、身份資訊對等,抓捕難度非常低,甚至官府還沒有出動,就會有人主動進行舉報,所以在古代,基本上每一個罪犯的選擇都是在野外自立山頭,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最重要的八個大字

雖然通緝令上的身份資訊十分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通緝令結尾的八個大字:“情況屬實,賞銀千兩”,當然了,不同程度的罪犯,賞金是不同的,但最低的賞金也有100兩之多,要知道古代3兩銀子就夠一個家庭一年的開銷,這樣龐大的賞金,自然會成為壓死罪犯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只要舉報罪犯的蹤跡就可以獲得賞金,他們一定會十分留意身邊的每一個陌生人,甚至在酒樓等營業場所中,還會先去招待你來麻痺你的警覺性,隨後快速通報官府來抓你。

對於罪犯的親戚、鄰居等,面對如此高昂的賞金,自然也會優先舉報你的行蹤,甚至自發地來到你家周圍監視你,只要一回家,就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這可比攝像頭管用的多。

不過最可怕的是,這些錢還會吸引到大量的賞金獵人,其實在古代,很多所謂的大俠都是兼職的賞金獵人,他們平時除了練武就是吃吃喝喝。

正是因為有這樣豐厚的獎勵在,只要成功抓捕一次罪犯,就可以瀟灑地活上好幾年,甚至很多賞金獵人還和當地官府有合作,可以隨身攜帶最新、最全面的通緝令,面對這些人,真的是想跑都跑不了。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古人雖然沒有現代人的高科技,但是在人心的把控上,卻做到了極致,在不同的朝代,也曾實行過不同的抓捕罪犯的方式,例如連坐制度,如果一個人犯了罪,其親戚、朋友、家人都都要受到連累,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不敢犯罪。

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最大的結果會導致一個人的犯罪變成一家人甚至一個家族的人犯罪,正所謂官逼民反,當一個家族的人都開始犯罪,反而擁有了和官府抗衡的實力,變得更難處理,長期以往,這裡還會變成罪犯的聚集地,整體力量被不斷加強,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宋朝時期的方臘。

這裡最早是一個小村落,但是當有人犯罪後,卻出現了舉族造反的情況,反而變得更難處理,在《水滸傳》中,是梁山好漢拿下了方臘,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樑上好漢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

所以後來經過研究,改用了這種高價誘導的方式,鼓勵大家通風報信,帶動大家緝拿罪犯,這就演變成了當一個人犯罪後,最先出賣他,最先抓捕他的,反而是對他最瞭解的人,這讓很多罪犯無所遁形,很快就被官府做抓捕。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官府擁有了一大批能力超強的賞金獵人,他們普遍比罪犯武功高、人脈廣、勢力強,罪犯想要和這樣的人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而官府所需要支付的僅僅是銀子而已,要比自己培養一些專業人才便宜不少。

而且古代可沒有“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一說,這些人為了抓捕罪犯,什麼手段都可能用得出來,抓捕過程要比現代警察快得多,看來在古代犯罪,才是真正的高危職業,不過這一切,都來自於通緝令上最後的八個大字:“情況屬實,賞銀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