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三國曆史上,法正和諸葛亮,到底誰才是蜀漢第一軍師?

對蜀迷來說,一直有個爭論,就是誰才是蜀漢第一軍師,法正還是諸葛亮?

其實把這倆人放在一起比較不太合適,怎麼說呢,雖然諸葛亮名義上是軍師,但他乾的就不是軍師的活。打個比方說,不說政務只論軍事,如果諸葛是蜀國陸軍元帥,那法正就是參謀長。

諸葛雖然也出主意,但他出的都是戰略方針性質的,比如隆中對,說爭奪天下必須以荊州和益州為根本,但如何奪取益州,沒說,沒這麼細。隆中對那是什麼時候,劉備入蜀又是那年,你不可能提前幾年,就把分幾路進軍,帶多少糧食都定得一清二楚。

法正就專擅幹這種,他一拜訪劉備就說了,可以借打張魯的理由光明正大入蜀,並給出了詳細計劃。比如有個細節是,劉璋也不是全無抵抗,有個叫鄭度的人,就給劉璋出主意,說打敗劉備並不難,劉備孤軍遠入,糧草是個大問題,只要把梓潼巴西兩郡的人,全部遷到涪水以西,燒掉一切糧食,連野菜都別給劉備留下,要不了一百天,劉備肯定支撐不住,自己就退了。

這條堅壁清野正中劉備弱點,劉備趕忙問法正怎麼辦,法正胸有成竹地說別擔心,劉璋要是能聽,他就不是劉璋了。

法正的理由是益州之地,全賴蜀郡,巴西梓潼兩地沒有了,等於益州去了三分之二,劉璋要是有這膽量和魄力,我幹嘛還巴巴請你來?果然,劉璋一聽就氣不打來一處來,狠狠教訓了鄭度一頓,將他廢黜為民。

最能體現法正作用的是漢中之役,聽說劉備入蜀,老曹急忙點起大軍,親征漢中。張魯的抵抗意志一點也不堅定,如果看過我其它文章應該知道,老曹是個隱藏很深的道教徒,甚至跟黃巾軍主教太一教都有關係。張魯象徵性抵抗了一下,把庫房鎖好等著老曹接收,果然,張魯投降後獲得的封賞和待遇,無人可比。

老曹拿了漢中,這對劉備來說,不諦於一柄懸在腦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只要不傻都能明白,如果僅為一個漢中,老曹根本犯不上親征,隨便派個大將就行。早在劉備入蜀之前,老曹的確打過漢中主意,那時擬定的主帥是鍾繇。

所以蜀中一日數驚,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人人都清楚,老曹大軍在漢中稍作調整,一定會殺到四川來。

曹劉是一輩子的對手,互相太熟悉了,老曹知道想要滅劉備,必須一鼓作氣,絕不能給他喘息的機會。劉備剛奪四川,立足未穩,人心未附,這是最好的機會,如果現在打不下來,將來只會更難。

對劉備來說,更要命的是盟友也出了問題,孫權為了爭奪荊州,派呂蒙攻打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如果同時受這兩家攻擊,就算劉備多生八隻手,也很難倖免。大耳朵只得妥協,忍痛重新劃分荊州,割讓長沙、江夏、桂陽三郡給孫權,自己留了半個南郡和武陵零陵。

好不容易對付完孫權,大耳朵調集兵力回四川佈置防禦,卻聽到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老曹撤兵回鄴城了。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包括劉備自己,法正卻說這是奪取漢中的大好機會。

法正的理由非常簡單,也非常出人意料,老曹沒有進攻益州,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他後方一定出了大亂子,必須親自趕回去收拾。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法正的剖析直入要害,即便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劉備也折服,於是不顧疲憊,親征漢中,果然一舉拿下。

所以連諸葛亮都說,當時主公在公安,北面擔心曹操,東邊擔心孫權,家裡還有個舞刀弄棒的母老虎,狼狽得不行,法孝直一來,主公立馬如脫了韁的駿馬,翱翔沖天,變成了漢中王。說來說去都是法正,沒有他,這一切都如同做夢。夷陵之戰的時候諸葛也說,如果法正還活著,只有他能勸住主公,就算勸不了,也不至於有如此慘敗。

但僅憑這個,就能斷定法正比諸葛更厲害嗎?一點都不能,就像前面所說,倆人根本不在一條線上。諸葛是什麼人呢,如同他的志向一樣,管仲那樣的良相,比作軍事,就是樂毅一樣的良將,而法正是做不了將軍的,為什麼?因為他的私德不好。

法正立功揚名之後,就開始大肆報復,以前跟他結過怨的,那怕只是吃個飯拌句嘴這樣的小事,都殺了好幾個人。

這種脾氣怎麼做主帥?名將有個必備要素,就是領導力,奇謀詭計想要實現有個前提,治軍要嚴,如果給法正當統帥,還沒打內部就先亂了,部下直接綁了你去領賞金,再多奇謀也沒施展空間。

諸葛亮是將軍,令出如山三軍威服,而法正最多是個參謀長,只一門心思琢磨怎麼幹翻敵人。諸葛其實跟劉備老曹差不多,他是個領導者,而法正則是賈詡郭嘉一類人物,恃才傲物,放蕩不羈,也因此常常能想到普通人想不到的角度,石破天驚。你問三軍統帥和參謀長誰更厲害,這沒法比,我只能說兩者做到極端都不容易,都很厲害。

但很明顯,從古至今,更缺的是將才,而非參謀。有句古話叫“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好參謀,沒有奇謀,不是打不了仗,只是過程可能曲折一些,代價大一些,而沒有將才,你連一支像樣軍隊都組織不起來。所以不要把法正吹捧得太高了,他只是偶爾產生的靈感火花,但火花始終只是火花,跟諸葛幾乎以一己之力,凝聚劉備死後的蜀國人心,奠定蜀漢數十年基業之功,沒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