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蘇軾欲將一塊石頭陪葬,米芾極力要回

楊凝式的《韭花帖》

古代文人的生活不僅有風花雪月的“長相憶”,還有充滿人間煙火的“加餐食”。他們每每得到一件心愛的寶物,或一點可口美味佳餚,都要記下自己當時無比高興的心情,不吐不快!書法家更是提筆數言,留下墨寶,流傳於世。例如楊凝式的《韭花帖》,米芾的《鄉石帖》,祝允明的《登高落帽帖》……

米芾《鄉石帖》,又名《紫金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其中《鄉石帖》是愛石如痴的書法家米芾在50歲時得到紫金石後,高興到狂癲時所寫,寥寥數言,將其興奮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釋文:“新得紫金右軍鄉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果不復用此石矣!”

紫金石為歷史名石,唐宋時即負盛名。紫金石又有琅琊紫金,吉州紫金,壽春紫金之分,真正可以用做制硯的石頭為米芾所述琅琊右軍鄉紫金石。米芾的《寶晉英光集》卷八中還記載了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與餘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

明 陳洪綬 《米芾拜石圖》 設色絹本 上海工美2007春拍 成交價836萬元

米芾的好友蘇東坡也是極愛名石名硯之人,聽說米芾那有紫金石,就想借來一賞,米芾欣然答應。然而蘇軾借走石頭時已年老且重病纏身,並在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離世前,囑咐其子將米芾的紫金硯陪葬。

米芾聽說此事驚訝不已,急匆匆找蘇東坡要回此硯臺,還就此事又寫了一則隨筆手札。

米芾《紫金研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蘇子瞻攜吾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淨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大意是:蘇子瞻(蘇東坡)從我這裡借走了紫金硯臺,並且囑咐他的兒子,等他去世後要將這紫金硯當做陪葬品一起入殮。現在我要回了紫金硯,不想讓它來當陪葬品。因為一件流傳給後世子孫的物品,怎麼能夠可以與人的遺體這種已經完全涅槃、修成正果的聖潔之物放在一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