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南宋的開禧北伐,初期形勢一片大好,為何宋軍最終還是失敗呢?

眾所周知,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歷史階段。其中,就南宋來說,南宋(1127-1279年),北宋王朝覆亡後,趙構定都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廟稱帝,延續宋統,國號“宋”,史稱南宋,北宋都是宋朝的一部分,共傳七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具體來說,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定都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公元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以淮河-大散關為界。

在此之後,金國幾度南下都未能消滅南宋,南宋數次北伐也無功而返,雙方逐漸形成對峙局面。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面對強大的金國,南宋以防守為主。不過,南宋也曾組織了多次北伐。比如在南宋初期,岳飛等人的北伐,無疑對金國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也即如果不是被冤殺,岳飛北伐有望創造更大的戰果。而在岳飛之後,南宋還進行了開禧北伐。那麼,問題來了,南宋的開禧北伐,初期形勢一片大好,為何宋軍最終還是兵敗呢?

首先,就開禧北伐的歷史背景來說,宋寧宗這位皇帝在位時,在與金朝的關係上,又逐漸趨於緊張。宋寧宗因為不滿金朝蠻橫要求按舊時的禮儀行事,對自己受屈辱的地位感到不滿,因此他也支援韓侂冑對金朝採取強硬的措施。當然,這也是因為金國和南宋對峙之後,前者的戰鬥力也呈現出相對下滑的趨勢,這讓南宋認為具有了和金國展開較量的條件。開禧元年(1205年)四月,宋寧宗採納韓侂冑的建議,崇岳飛貶秦檜,追封岳飛為鄂王,削去秦檜死後所封的申王,改諡“謬醜”,下詔追究秦檜誤國之罪。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些行為,顯然是在北伐金國奠定聲勢,並且鼓舞了南宋主戰派的信心。不久之後,也即同年五月,宋寧宗下詔北伐金朝,史稱“開禧北伐”。就“開禧北伐”來說,氣勢正盛的南宋大軍,確實在一開始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比如收復了泗州等地,但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宋軍還是失敗了。對此,在筆者看來,南宋的開禧北伐,初期形勢一片大好,最終卻是宋軍失敗,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南宋一方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這是其最終敗給金國的重要原因。

開禧二年(1206年),南宋大臣韓侂冑未作充分準備,便貿然發動北伐。眾所周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充分的準備就和金國展開一場大戰,顯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對於開禧北伐來說,方案是在公元1205年才剛剛透過的。不到一年之後,也即公元1206年,南宋就派出大軍進攻金國了。與此相對應的是,在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公元225年平定了南中地區的叛亂,然後準備了三年時間,才在公元228年正式北伐曹魏。對於千古名相諸葛亮,都需要數年時間的準備,才敢發動北伐,而就才能遠遠不如孔明的韓侂冑,顯然在開禧北伐上比較倉促和急躁了。

另一方面,在開禧北伐初期,宋軍紛紛出擊,山東京東招撫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屬安徽),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都統制李爽率部攻壽州(今安徽鳳台),江陵府(今屬湖北)副都統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統制王大節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對此,在筆者看來,南宋大軍兵分多路,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兵力過於分散,這無疑給金國大軍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機會。

對於開禧北伐來說,多路大軍的進攻策略,促使各路兵馬在數量上都難以佔據優勢。而這,自然難以給金國帶來非常大的威脅。換而言之,開禧北伐雖然聲勢浩大,實際上卻是外強中乾。在此基礎上,在開禧北伐中,金軍方面早有準備,故上述宋軍進攻皆以失敗告終,只有鎮江副都統制畢再遇連戰皆捷,但也無法轉變敗局。對此,在筆者看來,兵法中非常注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但是,在開禧北伐中,南宋大軍的進攻,基本上已經被金國提前獲悉了,這意味著南宋大軍出動之前,已經有人提前洩露了訊息,這讓金朝在應對上比較遊刃有餘。

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樣是北伐中原,諸葛亮在公元228年發起的第一次北伐曹魏之戰,就讓曹魏一方感到非常驚訝,也即幾乎沒有什麼準備。如果不是馬謖失守街亭的話,那麼,諸葛亮完全有機會在第一次北伐中原時攻佔曹魏的隴右地區。對於開禧北伐來說,一方倉促出擊,另一方則早有準備,所以,在筆者看來,這場戰役的結果,自然是沒有什麼懸念的事情了。

最後,在開禧北伐中,金軍乘勝分路南下。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割讓關外四郡,金封吳曦為蜀王。面臨這種不利局勢,韓侂冑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斬韓侂冑等人而未果。對此,在筆者看來,四川宣撫副使吳曦的背叛,顯然也是宋軍失敗的原因之一。開禧二年(1206年)四月二十六日,吳曦與他堂弟吳晛及徐景望、趙富、米修之、董鎮共同謀反,暗中派門客姚淮源把關外階、成、和、鳳四州獻給金國,請求金國封吳曦為蜀王。韓侂冑日夜盼望吳曦進兵,吳曦表面上持重,在河池按兵不動,暗中幫金兵圍困宋軍,韓侂冑沒察覺。

由此,對於割據一方的吳曦,不僅沒有對開禧北伐做出了什麼貢獻,反而和金朝裡應外合,從而讓韓侂冑蒙在了鼓裡,乃至於錯失戰機。值得注意的是,開禧三年(1207年),吳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勢也漸平穩,金國大將僕散揆又病死軍中,形勢對宋有利。也即雖然宋朝大軍吃到了敗仗,不過,金國也沒能趁勢取得多大的戰果。當然,因為開禧北伐的失敗,宋朝朝廷內的主和派開始陰謀活動,禮部侍郎史彌遠與楊皇后、楊次山等勾結,殺死韓侂冑,宋、金罷兵議和。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訂立嘉定和議。所以,對於開禧北伐來說,因為最終結果是以失敗收場,這無疑嚴重打擊了辛棄疾等一批主張對金用兵的大臣。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