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喪葬改革如何做到既重情又明理?

又是一年清明至,折菊寄思正當時。最近全國多地發出文明祭掃號召,提倡鮮花祭奠、植樹追思、網路祭祀。但有報道反映,個別地區鄉村白事大辦的勢頭依然不減——一場喪葬花費,僅壽衣、壽材和擺宴這“三大件”加起來,最少也要2到3萬元,個別家庭甚至超過20萬元。如此沉重的喪葬費用,給生活本不寬裕的老鄉帶來不小負擔,增加了農民返貧致貧的風險。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喪葬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我們應該從更理性的視角,看待農村喪葬問題。

既要從文化傳承視角,認識農村喪葬的內在情理;也要從現代文明視角,反思農村喪葬的弊端陋習。

首先要肯定的是,農村喪葬確實為農民緬懷先祖、傳遞孝道提供了一個情感出口。

從歷史看,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中國農民素來敬天地、奉祖先,自古以來形成了一整套從入殮、請廚到居喪的複雜喪葬禮制,崇尚厚葬的價值導向深入鄉土社會內在肌理。

從現實看,農村厚葬之風盛行,某種程度上也是農民對養老愛親不足的一種“報復性補償”。

在城鎮化加速發展的今天,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受時空限制,把老人留在村中“薄養”是一種無奈選擇。因此,一些人會透過厚葬的形式,尋求盡孝的心理安慰。這在感情上可以理解。

但凡事不宜走向極端。如果不在老人生前儘可能地盡到孝心,只待老人去世後大辦喪事、大興墳墓,讓老人走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無異於本末倒置,也容易引起旁人質疑:這到底是在為逝者盡孝,還是在給活人作秀?

其實,厚葬陋習早已為鄉民所惱。

不少農民是滿肚子苦水:“宴席一擺好幾天,花費吃不消。”“不大辦吧,鄰里說你不孝順,大家都這樣。”儘管老鄉們盼著改變,但不少人還是選擇了要面子、隨大流。

喪葬問題看似是家庭私事,但過度厚葬之風一旦刮起來,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盲目攀比導致心理失衡、大操大辦浪費社會資源、土葬引起死人與活人“搶”地和環境汙染等,其中每個問題在特定條件激發下,都可能誘發負面連鎖反應。

若長此以往,還會損害社會風氣,影響移風易俗和鄉村治理工作開展,不利於激發鄉村振興的精神動能。

因此,殯葬改革工作看似“軟”、實則“硬”,是事關農民安居樂業、農村和諧穩定、綠水青山常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必須抓好。

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力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帶動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但也有個別地方操之過急,出現了“禁止一切棺木及殯葬用品買賣”甚至簡單粗暴、強行“挖墳砸棺”的案例。本想好心辦好事,最終卻既沒完成好工作,又傷了農民的心。究其原因,是沒有看清農村喪葬的情理性一面。

對厚葬,不是越薄越好,還要充分照顧到農民孝老的心理,保障基本儀式和情感所需,讓農民有體面、有尊嚴。

抓殯葬改革工作,重點是創新工作方法,“虛事”實做、軟體硬抓。

管仲破除齊國厚葬之風時,曾對齊桓公說:“夫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我們倡導殯葬改革,不能僅停留在說教層面,更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讓農民感受到榮譽、享受到利益。因此,各地在制定指導辦法和村規民約時,可以嘗試將喪葬行為與獎懲政策掛鉤,達到“花小錢辦大事”和“少花錢也有面兒”的效果。例如,有些農村地區出臺了紅白喜事指導標準,帶頭踐行厚養薄葬的家庭,可享受榮譽稱號、實物獎勵、免息貸款、免費體檢等優惠政策,反之則無法享受相關政策。

還要注意,加強殯葬改革宣傳、營造厚養薄葬的社會氛圍也很重要。

我國農村是熟人社會,村民間人情往來頻繁,群體性特徵明顯。因此,把黨的聲音用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出去,文明新風也能很快傳播開來。

古諺有云:“日敬雙親一杯羹,勝過祭祀三牲貢”,孝順不在葬禮的大操大辦、闊氣排場,而在平時的噓寒問暖、細水長流。要講明孝道內涵,用好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農村“輿情中心”,巧用文化牆、順口溜、“大喇叭”等農村特色載體,態度鮮明地宣傳殯葬改革,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厚養薄葬觀念深入人心。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老人所期盼的,是有生之年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因而,厚養才是子女盡孝的最好方式。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老人所樂見的,是兒孫儉以養德、勤儉持家,因而薄葬才是對逝者最貼心的告慰。願厚養薄葬的清正之風勁吹鄉土大地,讓逝者好好安息,生者更好生活。

作者:李鵬

農民日報

圖片:

新華社

監製:黃慧

【來源:農民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