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遊記|濟南有座峨嵋山

濟南有座峨嵋山

文/姜苗林

山的名字就充滿了誘惑。按照導航,車子從山的北面繞到山的西面。從小金莊南邊的治黃路上看那山的樣子,山頂平緩,山體被新綠覆蓋著。山頂矗立著訊號塔。山並不高,五六十米的樣子。倒是那座訊號塔格外的醒目。沒有看到山門,有建築工地圍擋在山的周圍。詢問在地裡幹農活的老鄉:“從什麼地方上山啊?”老鄉說:“什麼地方都可以上山,就是路不太好走。走南面的碧霞元君祠才是正道。”

就從南面的碧霞元君祠上山。遠遠看元君祠,白牆灰瓦,門前的臺階寬闊整潔,門面不大。門卻是緊閉的,有些神秘。走近想要扒著門縫往裡面瞧一瞧,那門關的實在是太嚴了,沒有縫隙。問上山閒逛的老鄉:“這碧霞元君祠有多少年的歷史了?”老鄉說:“歷史可久遠了。跟泰山的碧霞元君祠是一個時期的。”

“祠裡面還有老物件嗎?”

“哪裡還有什麼老物件呀!原來的老佛像都沒有了。裡面還有兩座大殿,大殿也是新修的,是在原來的根基上建起來的。”

還有原來大殿的根基已經不錯了。藉助了原先的根基,就應該算是老殿了。道場只要在,仙氣也就在。

折返回來有一條林蔭小道通向山的西側。氣溫的飆升感覺這條小路格外的涼爽。連日來居家憋悶的心情得以舒緩和釋放。身旁的這座山就是充滿魅力的大自然,腳下的這條路就是詩意盎然的遠方。峨嵋山不必巍峨挺拔,峨冠博帶,自有一番仙風道骨的模樣。

沒有走正道,那條有著圍欄的石階步道直通山頂,走得快,不過三五分鐘的事情,毫無興致可言。走了一段略顯峭拔、需要努力攀爬的陡坡,長度也不過一二十米。就是再往返個三兩趟也花費不了多少力氣。對於在家裡憋悶著爬個樓梯都是奢侈的人們,此時此地舒展一下腰身是那麼的幸福和滿足。

山頂有一座四四方方的亭子。環顧四周,遠處有拔地而起的居民小區,高聳的訊號塔就在眼前,塔頂端敞開的空隙當中,鳥已經築好了巢穴。山腳下正在平整土地,用不了多久,山體的面貌還會大為改觀的。

山頭東側的平地修建了一方冬青花壇,松柏環繞。正中是看似同根生的七顆挺拔的朴樹,拳頭粗細,新芽吐翠。假如真的是同根相生,七顆樹幹必定是老根新枝,很是稀罕。山路旁一人多高的小桃樹,花開的正豔。春天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那些深鎖在城市當中的人們,踏出家門成了一種奢望,遊春賞花的衝動只能與時空相伴了。

碧霞元君祠北端的圍牆與花壇幾乎持平,站在花壇前可以俯瞰祠的全貌。大殿勾心鬥角,頗有氣勢。一座殘存大殿的山牆如同大三巴牌坊一樣,屹立不倒。依稀可以看得到曾經的棟樑嵌入山牆之中遺留下來的痕跡。青磚白石坦露著,風雨剝蝕之後依然保留有它們的本色。圍牆新開了一扇小門,同樣也是關閉著的。門是松木的原色還沒有刷漆,散發著濃濃的松香味道。

搭車西去意鬆弛,

滿目桃花鬧暖枝。

朴樹松林廊架路,

青磚黛瓦碧霞祠。

登山往返舒腰日,

振臂呼吸喧肺時。

久在家中春已遠,

長風吹過遠方詩。

4。11

壹點號 暢敘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