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祖孫三代娶同一個妻子,本以為只是故事,沒想到居然是真實存在的

古代說起美女,都用沉魚落雁來形容,而落雁的典故,就是來自一個叫王昭君的女子。

讓人想不到,這樣一個讓大雁都驚豔的女子,卻在後來嫁給了匈奴的祖孫三代,本來以為這是後人所杜撰的故事,卻沒想到居然是真實存在的。

昭君其人

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父親老來無女,於是在屈原廟相求,果然得了一女。

對她可謂寵愛有加,為她取名嬙,字昭君,乳名更是好聽,叫皓月,不僅是父親,連兄嫂對她也很好。

王昭君本來聰慧美麗,更在和諧的家庭之中長大,琴棋書畫的造詣都很深,在當時是遠近聞名的才貌雙全的女子。

到王昭君十幾歲的時候,漢元帝選妃,廣招天下美女入宮,而王昭君這樣的美女自然不能倖免,被選進了皇宮。

一入皇宮深似海,古代的女子到了皇宮,一邊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畢竟有可能得到皇帝的恩寵。一邊也可以說是不見天日,如果不是皇家開恩,這一輩子都不要想見到爹孃了,從這一點來說,皇宮也是她們的牢獄。

所有進入皇宮的女子,都盡其所能地往上爬,漢元帝當時選妃不用面見所有的秀女,而是讓畫工把女子的形貌畫下了,然後看圖選人。

這就給了這些女子機會,她們傾其所有的行賄畫工,希望他們筆下生花,把自己畫得漂亮些。而這些畫工也心照不宣,一時之間,行賄畫工蔚然成風。

給王昭君畫像的人叫毛延壽,他見王昭君美顏異常,本來也覺得這個女子大有前途,但這個女子似乎不懂規矩。

於是他不停暗示她,但王昭君一方面不屑於這些歪門邪道,一方面自己就是平民家庭,哪裡拿得出錢去打點畫工,於是裝聾作啞,沒有接毛延壽的茬。

毛延壽眼見畫都做完了,也沒看見銀子,心下作惱,又懶得再畫,就在王昭君畫像的臉頰上點了一下,一下子就把王昭君由美女點成了醜女。

結果可想而知,美女眾多,如何能選中一個臉上有痣的人,迎接王昭君的,就只有無數個漫漫長夜。

主動出塞為家國

這樣的歲月王昭君過了好幾年,本來以為一輩子就這樣了,因為沒有被皇上選中的女子都是這個命運。

但突然一天,宮女們都惶恐起來,議論著皇上選一個宮女出嫁的事情。

原來,匈奴王呼韓邪來覲見天子,要求漢元帝嫁一個女兒給他,以固漢匈和平,漢元帝答應了,但哪裡捨得真的嫁一個女兒給他,無非是在宮女中選一個,臨時認作女兒,給他了事。

宮女們都生怕選到自己頭上,因為在傳言中,匈奴之地非常不堪,吃的都是牛羊的生肉,住的根本就不是房子,就是搭了個帳篷。遍地黃沙,哪裡像這裡的青山秀水,總之,去了就是一個死。

王昭君聽說這件事後,平靜的內心起了波瀾,她早已厭倦了枯燥的宮廷生活,這種生活一眼可以望到頭,自己的結局就是紅顏老死,北地雖然苦寒,但也是人類生活的地方。

更何況,不管願不願意,總要一個人去,與其看著一個心不甘情不願的姐妹哭哭啼啼的走,不如自己主動出來,自己好歹也讀書識理,把漢族文化傳遞給匈奴,說不定,以後真的雙方就不打仗了。

就這樣,帶著對現實的改變和未來的憧憬,王昭君主動要求出嫁匈奴。

出塞為後留佳話

王昭君的主動請嫁,卻讓很多人歡喜,漢元帝和管理宮廷的人都覺得少了挑選的麻煩,最歡喜的是這些宮女,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安全了,不用離開故土。

意外的是漢元帝,他以為王昭君應該是一個姿色平凡的女子,因為出眾的都被自己選了,但他看見的盛妝麗人,遠超出他的想象,不僅如此,而且這個女子的舉止談吐,遠在自己眾妃之上。

漢元帝心生悔意,但所謂辭君,不過是一個形勢,這個時候的王昭君,已經是呼韓邪的妻子了,漢元帝沒有任何理由留住她。

辭君就是辭國,王昭君自此踏上了出嫁之路,眼見青山漸稀,綠水難見,想到此去可能永無歸期,王昭君心中傷感,於是彈起了琵琶,一抒心懷。

但也許的王昭君太過漂亮,也許是因為琵琶的聲音太過傷感,天上的大雁也受到了感動,居然忘記了扇動翅膀,紛紛掉落下來,王昭君的落雁之名就此傳開。成為以後無數文章中美人的代名詞。

求歸不得從胡俗

整整走了一年,終於到了目的地,呼韓邪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他在王昭君身上寄託了兩個民族的和平希望。

但胡漢兩個民族的差異還是存在的,雖然沒有宮女說的那麼誇張,但也讓王昭君適應了很久。

但就在她剛剛適應大漠的生活不久,一個重大的打擊及來了——呼韓邪病死了。

哀痛是難免的,但讓王昭君覺得更加艱難的是,根據匈奴的婚俗,她即將嫁給呼韓邪的兒子,也就是新任的單于。

晚輩娶長輩這種事情。漢人是很難接受的,但這在匈奴,卻是理所當然的習俗,他們的父親死了,除了親生兒子之外,每個兒子都可以娶母親為妻。

王昭君無法改變匈奴的風俗,只能寄望於能夠回到大漢,只有這樣,她才能擺脫這種尷尬的命運。

於是她修書一封,言辭懇切,希望皇帝能夠接她回去,但這個時候漢元帝已經去世,皇帝已經是漢成帝了,他的回答只有三個字:從胡俗。

君命難違,今生故國家園是回不去了,王昭君安心的與新單于生活,繼續著自己和平使者的使命。

但王昭君的噩運並沒有結束,在十一年之後,他的第二任丈夫也病逝了,按照匈奴的婚俗,他將和呼韓邪的孫子成婚。

這對王昭君來說又是一次打擊,她這次沒有向大漢求援,因為她知道沒有用,她非常平靜的接受了第三代單于的婚姻。

只是自此以後,王昭君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終於在兩年之後病故了,年僅33歲。

結語

其實在匈奴,壽命長一點的女子都會接受幾代人的婚姻,這是她們的習俗,會習以為常,但對接受了漢文化薰陶的王昭君而言,是非常難接受的,因為在漢朝,這是特別不堪的事情。

王昭君的墓被稱為青冢,墳頭朝著大漢,就好像她對故國家園永遠的凝望。

值得安慰的是,王莽當政期間,她的大女兒被接回了漢朝,也許這是對九泉之下的王昭君最大的安慰。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