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餓死父親殺死兄長,趙惠文王為何還能被稱為“一代明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為了王位兄弟相殘、父子反目的情況時有發生。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會痛批那個不擇手段的上位者,但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卻是個例外。他餓死父親,殺死兄長,結果卻被稱為“一代明君”,後世好評如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故事的主人公是戰國時期的趙惠文王。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帶領趙國真正崛起的一位君主。趙惠文王本名趙何,是趙武靈王的次子。按說他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但因為他的母親,他擁有了這一資格。趙何的母親是趙武靈王寵愛的王后吳娃,吳娃臨終前跟趙武靈王提了一個要求,希望能立自己的兒子趙何為太子。趙武靈王當時沉浸於即將失去愛人的悲痛中,便答應了下來。

後來趙武靈王廢除了長子公子章的太子之位,改立趙何為太子,並於周赧王十六年傳位於趙何,自稱主父。當時趙何年僅十歲,但在相國肥義的輔佐下,很快便進入了“王”的角色。失去權力的趙武靈王很快就不滿於這種局面,同時因高大的長子拜倒在年幼的次子腳下而心有不忍。趙王靈王回想起來:“公子章其實也是個不錯的太子,不僅容貌秉性更像自己,而且在太子之位上也沒有犯過大錯。但自己卻因為寵幸吳娃而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實在太不應該了。”為了彌補公子章,趙武靈王於公元前295年封他於代地,稱安陽君。

後期為了重掌政權,趙武靈王慫恿長子公子章與趙何爭奪王位。公元前295年,公子章和輔相田不禮反對趙惠文王,殺死了肥義,兵敗後逃到了趙武靈王所住的沙丘宮。公子章原以為有父親在,趙惠文王不敢輕舉妄動。沒想到,趙惠文王不僅派人殺了他和田不禮,而且還以“窩藏罪犯”為由,餓死了自己的父親趙武靈王。

原本這等不孝的行徑是被後人唾棄的,為何趙惠文王卻被稱為“一代明君”呢?主要是因為他打造了趙國的盛世時期。趙惠文王執政期間,不僅選賢任能,而且虛心納諫,優秀的文臣武將輩出。像大家所熟知的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名人,都出自他統治時期。而且他先是與燕、韓、魏、齊五國聯兵抗秦,迫使秦王廢除帝號,收回之前被秦奪走的王公、符逾。然後又聯合秦、燕、韓、魏四國舉兵伐齊,使趙國躍居山東六國之首。正是因為他從諫如流、賞罰分明,所以才使趙國在與強秦的抗衡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後人才稱他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