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真實的古代贅婿,比電視劇中演繹的更悲慘

討論古代贅婿的地位如何,這個問題有一點大,因為早在先秦時期贅婿這一特殊群體便已經出現,並且每個朝代贅婿的地位都不盡相同。根據漢代著名文學家賈誼所說,贅婿是在商鞅變法之後產生的,是遺棄禮儀、拋棄仁恩的風俗異變的產物,看看這幾個詞就可以想象當時人們對於贅婿的態度。

“商君遺禮義,棄仁恩,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

在秦朝時期,贅婿的社會地位與最低等的奴婢是一樣的,僅僅排在“吏有罪”和“亡命”之上。入贅在人們的眼中就是一種利益交換,女方付出金錢,得到男方成為家中的勞動力,並且負責延續女方子嗣宗族,他們還要將自己的姓氏改成女方的姓氏,讓自己的子女跟隨母姓。

這在那個以夫權、父權為核心構築起來的父系社會中,贅婿無疑是等於背叛了他的長輩,放棄了他所在宗族的責任,這在提倡“百善孝為先”的中國古代社會是非常讓人唾棄的。甚至會將贅婿列入“倡優隸卒”之類的賤民名單,他們在社會權利方面也會受到種種限制。

著名經學家、史學家顏師古提出,贅婿是多餘出來的人,他們是女方家中的贅疣,是由於自己家中貧困,而抵押或者說直接賣給女方家中的賤民奴婢。與賣身為奴實質上是一樣的。

這種偏見直到元朝之後,才稍微有了些好轉,在很多的元雜劇和明清小說之中,贅婿的身份逐漸的高於了奴僕,但他們仍然是“貪財”的代表,他們的性格任然都是負面為主,刻薄、奸詐等等,在小說中他們來到妻家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金錢,奪家產成了他們人生的主要追求,比如著名《三言兩拍》之中,塑造了很多這樣的形象。

在《張廷秀逃生救父》裡,王員外招贅的女婿趙昂為人“奸狡險惡”,在《佔家財狠婿妒侄,廷親脈孝女藏兒》中,贅婿張郎是“極是貪小好利刻剝之人”。甚至在《警世恆言》中還寫了一首《贅婿詩》來諷刺贅婿。

人家贅婿一何痴! 異種如何紹本枝? 二老未曾沽孝養,一心只想奪傢俬。愁深祗為防甥舅,積恨兼之妒小姨。半子虛名空受氣,不如安命沒孩兒。

就連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和《水滸傳》只要出現贅婿,也都是反面角色,只能給妻家帶來災禍,比如高老莊的豬八戒讓高太公和女兒整年不能相見,碧波潭的九頭蟲讓妻子一家家敗人亡,段太公為女兒找的王慶讓妻家滿門抄斬。

還有田虎的國舅鄔梨為自己義女招的贅婿全羽,方臘為金芝公主招贅的駙馬柯引,都直接導致了田虎和方臘最終的失敗。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之所以在這些文學作品中贅婿的形象如此不堪,主要原因還是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贅婿就是伴有很多負面評價的群體,這些形象都是現實中贅婿所受歧視的投影,是他們在現實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中的真實處境。